黃岐半島

黃岐半島

黃岐半島位於在福建省東部海岸,面積約135平方公里。黃岐鎮是黃岐半島的重要的旅遊城市,重要的旅遊景點為望鄉亭、觀音閣、雞母壇和仙人招手岩等景點。該島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岐半島
  • 所屬地區:福州市連江縣
  • 電話區號:0591
  • 地理位置:福建省東部海岸
  • 面積:135平方公里
  • 方言:福州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望鄉亭、觀音閣、仙人招手岩
  • 火車站連江站
  • 車牌代碼:閩A
  • 郵編:350516
地理位置,旅遊資源,

地理位置

黃岐半島 (Huánɡqí Bàndǎo) 在福建省東部海岸。向東北伸入羅源灣與定海灣、黃岐灣間,北有東洛島,東南遙對馬祖列島,西以鶯頭、官嶺一線與官坂、筆架山毗連。屬連江縣。因島上黃岐鎮得名。長19公里,寬3~11公里,面積約135平方公里。由燕山期花崗岩和流紋質凝灰熔岩組成。
黃岐半島
以丘陵地形為主,海拔多在400米以下,最高峰大帽山海拔599米。濱岸有坑園、筱埕等平原,為農作物分布區。松皋—北茭—定海間為基岩海岸,多岬角,有海蝕崖、海蝕穴、海蝕洞等。有北茭、筱埕等半島。養殖對蝦、竹蟶、石斑魚等。有黃岐、可門、筱埕等碼頭。福北公路橫穿半島。
黃岐半島是祖國大陸距離馬祖島最近的地區,黃岐與馬祖列島最近處僅8000米。歷來是商貿繁華的漁區,海域遼闊,山水相依,風光宜人,顯現漁鄉風采,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飲食文化獨具特色,為旅遊休閒好去處。

旅遊資源

黃岐鎮是黃岐半島的重鎮,遠近聞名,歷來是商貿繁華的漁區。海域遼闊,山水相依,風光宜人,顯現漁鄉風采,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飲食文化也獨具特色,成了旅遊休閒的好地方。
“後沙”衝浪
在黃岐鎮北面一處長約三百米的沙灘上。這裡沙灘坡度小,沙質柔軟,海水清澈,是一處天然的游泳衝浪勝地。若在清晨,在沙灘觀看日出,只見一輪紅日似一團火球從海面冉冉升起,水天相連,染紅一片,別有一番情趣。
望鄉亭
位於黃岐鎮西南方,是台胞捐資建造的。亭背山臨海,亭下浪濤翻滾,人在亭內,憑窗眺望東海,馬祖列島盡收眼底。台胞為了表達思鄉的情懷,把亭名叫“望鄉亭”。該亭系仿古建築,琉璃瓦,紅柱,雕棵畫棟,在陽光映照下,金碧輝煌。周圍林木郁蔥,清靜幽雅,是懷古思鄉好地方。
觀音閣
原叫觀音堂,始建於明朝,位於黃岐鳳穴的“鳳心”地段,倚山面海,幾經滄桑,至今仍壯觀肅穆。閣樓居高臨下,三進古建築,飛檐翹角,金色的琉璃瓦迎著陽光似金色佛光閃爍。相傳黃岐原來是鳳穴,古稱鳳岐。後有人在鳳胃處開鑿茅坑,挖破鳳胃,致黃土濁水流淌,染成黃色,改名黃岐觀音菩薩在蓮花峰普陀岩上見黃水橫流,危害生靈,拂塵一揮止住黃水,並把淨瓶內的淨水灑下,沖走黃泥濁水,拯救了全鄉百姓。人們為了報答觀音菩薩恩典,在鳳穴的鳳心地段建造觀音堂,日日燒香點燭,頂禮膜拜。
雞母壇
在黃岐碼頭西北角山頂上,兩塊大石相疊而成的景觀一一“金雞轉向”,又稱雞母壇。它的形狀恰似一隻伏窩母雞正在下蛋,石旁的草木好像雞尾的羽毛,南風拂吹,輕輕飄動。雞母壇,從前雞頭向南,蛋下北邊,黃岐北富南貧。後因南北道人鬥法,南道得勝,從此雞頭向北了,蛋也下到南邊了,黃岐變成南富北貧了。現在黃岐的現狀,似乎印證了“金雞轉向”的傳說,全鎮南北經濟是有一定懸殊。
仙人招手岩
黃岐山前的公路左側有一塊酷似手掌,高約15米,寬5米的巨石,四方無依,上大下小,懸立在一塊盤石上,好像一個仙人的巨掌在向您打招呼,這就是仙人招手岩。有人稱它“企石”、“提刀石”,形狀十分奇特。
煙囪山
在黃岐鎮東臨海的一座山上。明朝嘉靖年同,倭寇侵擾我沿海,戚繼光揮師南下,招募漁工擴大抗倭陣容。黃岐半島百姓也自發組織自衛團體,由於經驗不足,設防不嚴,倭寇勾結海盜300餘人持長矛、火槍,氣勢洶洶燒殺搶奪,鄉民各自逃命,在煙囪山石洞避難,被倭寇發現,用草、穀殼阻塞洞口兩邊,點火熏煙,100多人活活被煙燻死,慘狀目不忍睹,“煙囪山”因慘案而得名。血教訓了鄉民著於構築抗寇城牆,並在山頂設罟瞭望台和報警點,一旦發現敵情,立即點火冒煙,發出救急信號。從此“煙囪山”出名了。
抗倭城牆遺址
始建於公元1558-1563年,歷時5年,總長3500米,牆體最寬為3米,最狹為1.5?2米。高度 2.5?3米,由現在海豐街豪豬嶺起到車站設一個城門,再由車站到文明路又設一個大城門,從大城門一直到煙囪山的半山腰止。整個城牆成月牙形,兩個城門至今基本完好,部分城牆也比較完整。
仙人掌與仙人洞
傳說很久以前,南海仙人受東海仙翁邀請,於清晨騰雲駕霧經黃岐上空,突然有道奇光異彩從側面反射過來,甚感稀奇,於是緩緩下降煙囪山頂上,用右腳著石後轉45度,只見一輪紅日從東海冉冉升起,金光萬道,仙人讚不絕口。現在煙囪山的巨石上還有明顯仙人腳掌印,石旁山洞稱“仙人洞”。史載,黃岐鎮每年大年初一,少男少女和孩童都成群結隊清晨出發登上煙囪山,攀巨石觀仙人腳掌,以求護佑,再迎著東升的旭日,穿仙人洞,祈求去邪免災,年年平安,歲歲歡樂。這種習俗流傳至今,長盛不衰。
星座里(又名新駕里)
位於黃岐鎮北面,山高約280米,風景如畫,山上林木茂盛,環境幽靜。登山頂遠眺,東見苔菜,南對馬祖列島,西看筱埕,北望羅源灣,東西南北海域廣闊,帆船點點,海天一體,別有一番情趣。
海神燈
農曆正月初四,漁家稱“開彩”,從那天起大家就忙於選購各種色紙,劈竹筒、削竹籤、剪色紙,細心扎糊各種彩燈。農曆初九日,漁家稱“天辰日”,大人們就著手扎糊海神燈,一般先用直徑13厘米左右的毛竹,均劈八瓣,用竹圈套其中以固定,紮成海神頭像燈,高逾5尺,寬逾2尺,面部裹以光紙、眉、眼、鼻、口、耳或以剪紙或以工筆描畫,頭冕部大多以各色透明的玻璃紙配鑲上浮龍、絲絨彩球,點綴赤橙黃綠青藍紫七彩乾電小燈泡,嘴上貼一大綹剪得均細的墨紙條為美須,面殼內插若干支燃著的大紅燭,整個頭像在柔和的燭光、電燈光的映襯下,顯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
經過3個日夜的扎糊,正月十一日晚,是“海神”上岸入境之夜,漁家稱“上紙夜”,黃岐半島家家戶戶都煮備葷素盤菜,焚香點燭放鞭炮,以示恭迎。爾後6天,每天天剛擦黑,在道士的相撲之後,“海神”出境了,隊伍最前面是一對“國泰民安”大紅字的圓柱形油彩燈,依次是兩位吹長號的,號聲低沉雄渾,隨著是牌燈隊、彩燈隊。每盞牌燈上都寫著吉祥的字詞。彩燈中有象徵漁民生活的魚燈、龍蝦燈、寶蓮燈等。燈隊之後是高亢的鑼鼓隊,“十番”樂隊,“海神”在“娘傘”遮掩下由二三人扛著,隨簇擁的眾燈搖搖擺擺地巡視著大街小巷。海神所到之處,家家戶戶都徹夜狂歡,此起彼落地鞭炮串在空中飛舞爆響,繽紛璀璨的煙花,沖天綻放,瀰漫著整個漁港,歡呼聲、鼓鑼鑼聲交匯成海嘯般的聲浪,似“火樹銀花不夜天”,全鄉漁民沉浸在歡樂之中,這一儀式一直延續至正月十七日。正月十七日中午是海神返天宮的時辰,漁民們抬著“海神”來到海灘上,在笙歌鼓樂聲中,由鄉老舉火把點焚,海風吹過,海神燈立刻噼噼啪啪地燃燒起來,紙灰隨著旋風漫天飛舞,紛紛揚揚撒向大海。
黃岐半島這種習俗,源於一個古老的傳說:很久以前,天上玉皇三太子,因打抱不平而觸犯天規,被貶下凡間,投生於黃岐半島的一漁家,在東海岸邊與討海人同甘共苦。他樂善好施,扶困濟貧,並以自己的智慧、法力,為漁家驅邪消禍,玉帝聞知盛怒,派天兵對他處以分屍三段的酷刑,頭部被扔在黃岐半島與馬祖列島之間的“馬祖澳”。正月十一日被黃岐半島漁民撈著,抱回岸上,設壇祭奠,尊為海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