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8月份,玉樹草原牧草茂盛,一片碧綠,到處盛開著一束束、一簇簇奼紫嫣紅、燦若雲霞般和各種野花,宛如一幅盡善盡美的大型歌舞表演、騫馬和物資交流為主要內容的康巴藝術節拉開了帷幕。屆時,會場周圍幾公里搭滿了各種各樣五彩繽紛的帳篷,遠遠望去,如同一座獨具風情的帳篷城。
簡介,帳篷類型,格毛切(大帳),喇格(喇嘛帳),它格(灶帳),“達格”,“索格”,
簡介
帳篷既是藏胞遮風避雨的家,也是他們聰明才智的體現。藏胞稱搭帳篷為下帳篷,由於無論遊牧轉場還是節日出行都少不了要下帳篷,所以帳篷的支撐與拆卸都極為方便。支帳篷首先將篷布攤開,平鋪在較平整的草地上,先用大木桿將中間支起來,再量好帳篷的半徑,釘在地上一圈木頭或金屬橛子,然後幾個人分別將帳篷的下角扯開、拉直,用繩子緊緊地綑紮在橛子上,四周用石頭或草皮將縫隙壓實,一個家就算安裝就緒了。
帳篷類型
帳篷按質地可分為牛毛帳篷和布料帳篷。
牛毛帳篷是用黑牛毛絨手工縫製而成,所以多為黑色,是常見的家居帳篷。帳內用兩根立柱頂起穿中的橫樑,從中央拉出八根氂牛繩綁到周圍的八個木橛上,然後用圓木桿撐起。帳頂設有可隨意啟閉的長方形天窗,開則通風采光,閉則防止雨雪灌入。帳內兩根立柱之間的中心線是築灶之處,灶形為長方體。入帳以灶為界,男左女右,右側既是家庭主婦操持家務的廚房又是居處。背水、盛奶、打酥油的桶、鍋、水壺等灶具和乾牛糞堆放在這一邊。左側既是客廳,又是男人的居處。灶後立柱至帳幕後圍之間正中為家庭供奉佛像的位置,通常都是在藏式木箱上設有佛龕,內供銅質佛像,龕前一字排供酥油燈和銅質淨水盅以示敬神。酥油燈每天添油一次,晝夜通明。進餐時以男左女右為序,按序入座。帳外立桿高懸經幡,驅疫避邪。
玉樹的帳篷較其他康巴藏地區的帳篷更具藝術性和文化內涵,這裡的帳篷類型大致分為:格毛切(大帳)、喇格(喇嘛帳)、班格(官帳)、本更吉布(老僧行帳)、它格(灶帳)、達格(斧形帳)、和索格(蒙式帳)七種。
格毛切(大帳)
可容幾百人的“格毛切”,堪稱帳中之王。它是一種長方形特大帳篷,多用於部落集體議事或接待多位賓客,有時純牧業區的寺院把它用作大經堂。傳說格薩爾王就曾在“格毛切”中舌戰群雄,讓敵方理屈詞窮而取得了談判的勝利。“班格”過去是部落頭人和貴族的專用品,因此用料考究,造型獨特,圖案華貴,色彩艷麗。“班格”多為雙頂層,遮陽擋雨的功能很強,而且通風好、散熱快。有的“班格”帳前還圍有一塊空地,幃幔作牆,供人飲酒娛樂用。“班格”的裝飾花紋通常由七珍寶(即金輪、神珠、玉女、主藏臣、白象、紺馬、將軍)和各種福祿花卉組成。如今“班格”已不再只為少數人服務,而成為藏胞的一個良好娛樂場所。每逢賽馬會或耍壩子(藏族人的郊外娛樂),人們便選一方嫩綠的草甸,搭起“班格”,鋪上精美的藏式地毯,擺好豐盛食品,盡情享樂。
喇格(喇嘛帳)
“喇格”無疑是僧侶專用的了,它造型莊重,圖案為八瑞徽(金魚、寶瓶、勝利幢、法輪、吉祥結、右旋海螺、妙蓮和寶傘)、祥麟法輪和十相自在等組成。這些圖案寓意著世道昇平、如意祥和、祈福消災。藏族牧民在日常的遊牧遷居生活中,無論婚喪嫁娶、逢年過節都要請僧侶誦經和做法事,“喇格”便是這種情況之下的產物。
它格(灶帳)
“它格”無需詳述,是帳篷中的廚房。
“達格”
既像斧頭又像馬脊
“索格”
與蒙古包類似,二者都屬微型帳房,一柱頂一梁,結構緊湊,便於馱運,多為野外生產和長途跋涉住宿之用。
總之,雖然玉樹的帳篷各司其職,但帷沿的裝飾圖案則始終如一,下部為較長的藍色褶沿,中部是紅、黃、綠的三色紋條,最上部則是黑底白色的車渠念珠圖案。無論是這精美和諧的帳篷,或是漫山遍野的嘛呢經石,還是香菸燎繞的藏教寺院,玉樹就是以這樣淳樸真實的狀態存在著,千百年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