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3日,中國佛教協會在北京廣濟寺舉辦“文明互鑒·弘揚玄奘精神座談會”。會上,提出擬在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設立“玄奘研究中心”,開展玄奘研究及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玄奘研究中心
- 所屬機構: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2015年5月13日,中國佛教協會在北京廣濟寺舉辦“文明互鑒·弘揚玄奘精神座談會”。會上,提出擬在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設立“玄奘研究中心”,開展玄奘研究及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研究。
三秦出版社,1994年4月版)、銀川地方志資料叢書之一《銅川舊志拾遺》(二十萬字,中國社會出版社,1997年7月版)、銅川地方志資料叢書之二《柳公權與范競》(十三萬字,中國社會出版社,1997年7月版)、玄奘類研究叢書之二《玄奘...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五台山研究》名譽主編,玄奘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國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五台山風景名勝區人民政府申報“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專家,五台山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三晉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
校內的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中東研究所、西北歷史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絲綢之路研究院、關學研究院、玄奘研究院、漢唐文學研究院等人文類研究機構,以及文學院、歷史學院、文化遺產學院、外國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與社會學學院)...
與會學者主要有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黃心川教授。黃教授的學術觀點主要體現在《玄奘與一路一帶》等論文中;華東師範大學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教授李向平主任;魯東大學政法學院王公偉教授,他的發表論文主要有《玄奘西行求法與絲綢之路...
民國以來的僑務與僑教研究(1912-2005)《民國以來的僑務與僑教研究(1912-2005)》是玄奘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誠華
136.《玄奘:從僧人到形象大使》(與楊天奇合作),同上書,第33-62頁;第309-336頁。137.《溯源》(與黃璜、李學龍合作),呂建福主編《白傳密教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12月,第103-131頁。138.《新見佛教敘錄》...
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宗教學會顧問、中國南亞學會顧問、玄奘研究中心主任、國際印度哲學研究會執委等。獨著有《印度近代哲學家辨喜研究》、《沙俄利用宗教侵華史》、《東洋思想 現代意義》、東方佛教論...
劉培育,是中國社科院老專家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玄奘研究中心副主任,金岳霖學術基金會秘書長,北京創新研究所名譽所長,北京地區民辦高校教育教學綜合評估專家,教育部“十五”規劃重點課題成果評審專家。曾任中國邏輯學會副會長、中國民辦高等...
1992年7 月,中國大陸成立了玄奘研究中心,一批從事唯識宗研究的學者都參加到這個學會裡,唯識學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著名學者黃心川、方立天、樓宇烈等人的博士生徐紹強、魏德東、程恭讓、張自強等人畢業論文都是以唯識學為內容而撰寫的,...
中國玄奘研究中心研究員。學術成果 主要專著 (1) 《佛教與中國文化》 (華僑出版社1995初版,崑崙出版社2006修訂版)(2) 《中國與南亞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3)《中印文學比較研究》(崑崙出版社2003)(4)《中國...
圓明法師2006年被聘為玄奘研究中心副主任。2007年擔任香港玄奘法師研究中心會長。現為中國玉華寺籌建處法人 、中國玄奘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市長論壇文化顧問、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清華大學塞諾科生物基因工程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曾應邀先後在中國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 、日本東京淨土宗綜合研究所、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荷蘭萊頓大學哲學系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進行專題學術報告。身兼國際佛教學會(IABS)、英國佛教學會(UKABS)、中國宗教學會、日本...
在國內外學術機構和刊物中的任職情況:中國南亞學會常務理事,《南亞研究》編委,《南亞研究季刊》顧問 中國玄奘研究會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所職稱評審委員 2001年1月以來參加的國際國內學術會議:2001年12月去日本二松學社大學講學和...
主要研究領域為佛教哲學與佛教文獻,特別是唯識學和因明學的研究。 [1] 學術成果 編輯 語音 出版專著 1、《玄奘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獲第六屆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