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鹿絲弦

毗鄰河北省會西部太行山下的千年古城—鹿泉市古稱石邑、獲鹿,其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物華天寶,蘊藏了豐富的藝術珍寶,獲鹿絲弦就是在其深厚的文化底蘊下孕育出的一朵藝術奇葩。

簡介,

簡介

獲鹿絲弦起源於元末明初,又名弦索腔、四弦、女兒紅,聲腔為元、明流行於燕趙的小令,是流傳於石家莊、鹿泉、平山、正定、趙縣等地區的地方傳統戲劇劇種,分為東路、南路、西路、北路和中路五大派支脈,獲鹿絲弦屬於中路絲弦,是牌腔與板腔共存的綜合體,官調與越調各成體系,其劇目主要是以越調為主。
獲鹿絲弦唱腔流暢優美,字音清晰,激越悠揚,時而如怒濤翻滾,時而如瀑布急瀉直下,極具燕趙慷慨奔放的人文地方氣息。獲鹿絲弦通過歷代絲弦藝人的演出實踐,不斷吸收與創新,形成了自成體系、豐富而又生動的獨特唱腔。其以真聲唱字,旋律向上大跳翻高,再用假聲拖腔,旋律順級下行,全部音域是兩個八度,下方八度用真音,上方八度用假音。唱詞最後一字,以六至十二度向上大跳後,用假聲下行,級進甩腔,這種尾腔翻高的唱法,“為獲鹿絲弦所獨有,達到其他劇種不能達到的高度,”俗稱“炸音”,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獲鹿絲弦的表演風格追求熱烈、奔放,各行當都有不同於其他劇種的程式動作。除甩髮、水袖與各種台步外,絲弦還有一些特殊技巧,如抖髯口、靴子功、耍帽翅、耍手帕、耍鞭等。生角與旦角崇尚技巧,表演細緻;花臉動作富有張力,粗獷豪放;丑角表演詼諧、幽默。
絲弦的樂器古稱“弦索”,就是一種比柳葉琴大、比琵琶小的板胡樂器,俗稱“土琵琶”,其粗弦高聲,為老藝人手工製作,是絲弦獨有的演奏樂器。
根據獲鹿縣誌記載,獲鹿是絲弦的發源地之一。在新中國成立前,從事絲弦表演的民間藝人靠撂地兒“唱飯兒”謀求生計。七七事變前,絲弦藝人劉魁顯、王振全創辦了“玉順班”,戲班曾在石門鎮西花園戲棚演出。1937年,班社更名為“隆順合劇社”。 1947年,石家莊解放,獲鹿絲弦得到了保護和發展,演員開始在戲園劇場演出。劉魁顯任絲弦劇團第一任團長。1957年,劇團進京演出,享譽京城。著名演員王永春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1959年,獲鹿絲弦劇團的前身石家莊市絲弦二團劃歸獲鹿縣。1960年《空印盒》一劇在長影拍成電影在全國放映,出國演出拍電影在當時引起全國轟動,絲弦劇種享譽全國。
1988年以來,劇團受到市場經濟的衝擊,流失了大批演員。但仍有部分追求絲弦藝術的藝人孜孜以求、不斷探索。1995年獲鹿絲弦劇團以清裝故事劇《回頭記》參加市戲劇匯演,榮獲十一項大獎。1996年在文化部舉辦的兒童劇展演中,劇目《假小子與胖墩》、《趙州橋新傳》、《山娃與狗熊》榮獲文化部頒發的三等獎。1998年劇團表演的《回頭記》在河北省第五屆戲劇節上,榮獲編劇、導演、音樂等七項大獎。
近年來,年老的絲弦藝人逐漸退出舞台,年輕演員流失嚴重,後備力量不足,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現象。
為保護和繼承這一傳統劇種,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門多次對其音樂、劇目、歷史資料進行搶救性整理存檔並制定了一系列保護計畫。1全面普查獲鹿絲弦,對有關的資料進行全面的錄音、錄像、建檔和收藏。2深入挖掘獲鹿絲弦相關資料,對獲鹿絲弦的唱詞曲目進行蒐集、深入研究3定期舉辦以獲鹿絲弦為主題的民眾演唱活動4 劇團排演出一台代表劇目,進行專場演出,增強民眾認可度。5通過媒體與網路,廣泛宣傳獲鹿絲弦,擴大影響力。
雖然獲鹿絲弦處於後繼乏人,面臨失傳的困境,但是我們堅信只要有黨和政府的大力扶助,加上地方文化部門的深入工作和藝人們的辛勤努力,獲鹿絲弦這一中華文化的瑰寶就一定能夠繼續發展,並閃爍出更加奪目的藝術光彩。
獲鹿絲弦
獲鹿絲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