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詩蔡正孫《詩林廣記》題為《過邵康節居》。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導讀,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名稱】《獨步至洛濱》
【年代】宋代
【作者】司馬光
【體裁】七言詩
作品原文
獨步至洛濱??[1]
草軟波清沙徑微,手攜筇竹著深衣[2]。
白鷗不信忘機久,見我猶穿岸柳飛[3]。
作品注釋
[1]洛濱:洛水之濱。洛水,亦稱洛河,源出陝西洛南縣西北,東入河南,流經洛陽,至鞏縣洛口入黃河。
[2]筇竹:竹杖。深衣:古代士大夫家居便服。上下相連,前後深長,故曰深衣。
[3]“白鷗”二句是說白鷗不信詩人早已忘機,見到他仍驚飛。語出《列子·黃帝》:傳說海上有人好鷗鳥,鷗鳥成群與之嬉遊。其父命他捉一隻玩玩,他去海上,鷗鳥就飛翔不下,不再親近他了。其寓意是人有機詐之心,外物則不敢親近。
作品導讀
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卷十八載:“公一日著深衣,自崇德寺書局散步洛水堤上,因過康節天津之居,謁曰程秀才雲。既見,溫公也。問其故,公笑曰:‘司馬出程伯休父,故曰程。’”且載當時司馬光留詩二首,而邵雍亦次韻二首。這首詩敘寫了洛水之濱的清新景色及詩人退居洛陽的閒適生活和恬淡心境。然而,白鷗驚飛,似乎又在詩人平靜的心湖裡激起一片漣漪:自己退隱多時,不參世事已久,白鷗卻還不知道,物我相契實為不易。這也不禁讓我們懷疑,司馬光真正毫無“機心”嗎?他真是想自此終老江湖嗎?也許他還在等待時機,因此,洞若觀火的白鷗還是不與之親近。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實,號迂夫,晚號迂叟,陝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自幼聰慧,七歲時,以石破瓮搶救墜水兒童,傳為佳話。1038年(宋仁宗寶元元年),中進士甲科。四十歲前歷任蘇州、武成軍、鄆州、并州判官等職。四十歲召還為開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誥、天章閣侍制、知諫院。神宗即位,擢為翰林學士,力辭曰“臣不能為四六”,不獲辭。神宗任用王安石實施變法,司馬光因與變法派政見不合而又無力抗拒,力求外補。1071年(熙寧四年),以西京留守退居洛陽,築獨樂園,專意編著《資治通鑑》。哲宗即位,高太后垂簾聽政,召還主國政,將新法廢除殆盡。1086年(元祐元年),拜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是年九月,卒於位,當政僅一年多。贈溫國公,諡文正。
司馬光在政治上,始終與變法派對立。在為人方面,他正直磊落,務實敢言,律己嚴謹,正如其自稱:“吾無過人者,但平生所為,未嘗有不可對人言耳!”(《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十八)
司馬光著述宏富,有《資治通鑑》二百九十四卷,《續詩話》一卷,筆記《涑水紀聞》十六卷等等。其詩文集名《傳家集》,有八十卷。司馬光自謂:“光素無文,於詩尤拙”(《答齊州司法張秘校正彥書》)。這其實是他的自謙之辭。其集中存詩十四卷,共一千一百多首,其中律詩近九百首。他的詩質樸充實,不事華藻,卻又能寓情於辭,言盡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