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頭菇高產栽培

猴頭菇高產栽培

很像小猴子的頭,故稱猴頭。猴頭菇生長周期短,從接種到採收約50天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猴頭菇真菌栽培
  • :植物界
  • 實體:呈球形
  • 採收:約50天左右
  • 所屬:大型真菌
  • 狀態:針狀菌刺
真菌栽培,採收,

真菌栽培

猴頭菇是一種大型真菌。猴頭子實體呈球形,上面布滿像頭髮一樣針狀菌刺(又稱菌發)。現將栽培猴頭菇高產經驗介紹如下:
1配製培養基
配方1闊葉樹木糠78%、白糖和石膏各1%。
1.2豆秸粉或玉米稈粉80%、麥麩18%、石膏和白糖各1%。
1.3甜菜渣或甘蔗渣80%。
1.4棉籽殼98%、石膏和白糖各1%。
2裝瓶滅菌 用罐頭瓶、菌種廣口瓶、酒瓶均可,但以用廣口瓶種菌較好。如用酒瓶先將酒瓶頸部截去5-7厘米,將瓶刷淨。然後裝滿培養料,塞好棉花球塞、棉塞
上再包一層牛皮紙、高壓滅菌一小時或用高壓鍋蒸6-8小時,取出送接種室降溫後接種。
3接種 在接種箱酒精燈火焰下接種,每瓶接人指甲大小猴頭三級原種2小塊,及時塞好棉花塞送至培養室培養。
4培養菌絲 培養室培養架每層架30-40厘米。室內事先用30%的來蘇兒噴灑、或用高錳酸鉀和甲醛熏蒸。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高錳酸鉀6克,混合後產生蒸氣關閉門窗,將已接種的瓶、菌條擺在架上,室內保持20-30℃,空氣相對濕度保持70%左右。約30天左右菌絲長滿全瓶、全裝。培養菌絲時要遮光、室內有弱光即可。
5培養發菌 當菌絲長滿瓶袋後要移到17-21℃的溫度下培養10天左右長出菌蕾。猴頭菇子實體即可由瓶口長出,瓶子豎放時每瓶距離3厘米,菌條可立式排放,瓶栽瓶子臥放依次疊起,每層瓶口方向要正反顛倒放置,因猴頭菇出瓶以後,比瓶子粗得多。瓶口在一個方向會造成互相擠壓,影響質量。室內溫度如超過21℃,要採取降溫措施,如通風。灑水。置冰塊等。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85%-90%,每天用噴霧器在室內噴3-4次,室內要遮光,同時要有良好的通風。
長菇階段管理
1.調節溫度 菌袋下田後應
從原來發菌期溫度,降到出菇期最佳溫度16℃~20℃條件下進行催蕾。在適溫環境下,從小蕾到發育成菇,一般10~12天即可採收。氣溫超過23℃時,子實體發育緩慢,會導致菌柄不斷增生,菇體散發成花菜狀畸形菇,或不長刺毛的光頭菇。超過25℃還會出現菇體萎縮。因此出菇階段,要特別注意控制溫度,若超過規定溫度,可採取4條措施:①空間增噴霧化水。②畦溝灌水增濕。③陰棚遮蓋物加厚。④錯開通風時間,實行早晚揭膜通風。中午打開罩膜兩頭,使氣流通順。創造適合溫度,促進幼蕾順利長大。
2.加強通風 猴頭菇是好氣性菌類,如果通風不良,二氧化碳沉積過多,刺激菌柄不斷分枝,抑制中心部位的發育,就會出現珊瑚狀的畸形菇。在這種飽和濕度和靜止空氣之下,更易變成畸形菇體,或雜菌繁殖污染。為此野外畦栽,每天上午8時應揭膜通風30分鐘,子實體長大時每天早晚通風,適當延長通風時間。但切忌風向直吹菇體,以免萎縮。
3.控制濕度 子實體生長發育期必須科學管理水分,根據菇體大小、表面色澤、氣候晴朗等不同條件,進行不同用量噴水。菇小勿噴,特別是穴口向下擺袋或地面擺袋的,利用地濕就足夠,一般不噴水。若氣候乾燥時,可在畦溝淺度蓄水,讓水分蒸發在菇體上即可。檢測濕度是否適當,可從刺毛觀察,若刺毛鮮白,彈性強,表明濕度適合;若菇體萎黃,刺毛不明顯,長速緩慢,則為濕度不足,就要噴水增濕。噴水必須結合通風,使空氣新鮮,子實體茁壯成長。但要嚴防盲目過量噴水,造成子實體霉爛。栽培場地必須創造適合85%~90%的空氣相對濕度。幼菇對空間濕度反應敏感,若低於70%時,已分化的子實體停止生長。即使以後增濕恢復生長,但菇體表面仍留永久斑痕。如果高於95%,加之通風不良,易引起雜菌污染。創造適宜濕度可採取:①畦溝灌水,增加地濕。②噴頭朝天,空間噴霧。③蓋緊畦床上塑膠薄膜保濕。④幼蕾期架層栽培的,可在表面加蓋濕紗布或報紙增加濕度。
4.適度光照 長菇期要有散射光,一般300~600勒克斯光照度。野外陰棚掌握“三分陽七分陰,花花陽光照得進”,以滿足子實體生長需要。
5.適期採收,巧管再生菇
猴頭菇從菌蕾出現,到子實體成熟,在環境條件適宜的情況下,一般10~12天。有的還可8~10天提前成熟。成熟標誌:菇體白色,菌刺粗糙,並開始彈射孢子,在菌袋錶面堆積一層稀薄的白色粉狀物。根據猴頭菇市場的要求,採收的成熟度略有差別。作為菜餚保鮮應市或鹽漬加工的猴頭菇,最好在菌刺尚未延伸,或已形成但長度不超0.5厘米,尚未大量釋放孢子時採收。此時色澤潔白,風味鮮美純正,沒有苦味或極微苦味。若是作為藥用的猴頭菇,以脫水烘乾為商品,子實體成熟度可以延長些,以菌刺1厘米左右採收為好。
猴頭菇一般可採收3批,有的還可收4批,但以頭1~2批產量高,品位高,一般占總產量的80%。再生菇培育是在第一批菇採收後,停止噴水3天;並揭膜通風12小時,讓採收後菇根表面收縮,防止發霉;再把溫度調整到23℃~25℃,使菌絲體積累養分。5天左右原基出現,10天左右幼蕾形成,此時把溫度降到16℃~20℃,空氣濕度提高到90%左右,子實體即健康成長。整個生產周期正常氣溫條件下60~70天結束,生物轉化率一般90%~100%。

採收

當子實體開始散發孢子,顏色清白,直徑達7-10厘米時要及時採收。用小刀從瓶口內切下,蒂不要留得太長,以免引起雜菌感染。採收後保鮮不可超過12小時,也可曬乾或60℃烘乾,再用雙層塑膠袋貯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