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三)

狼(三)

聊齋志異中短文一篇。描寫一屠夫被狼追趕躲入草棚之中,然後設法將狼制住得以回家的故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狼(三)
  • 作者:蒲松齡
  • 作品出處《聊齋志異》
  • 文學體裁:文言短篇小說
原文,解釋,翻譯,作者,作品簡介,
一屠暮行,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所遺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但思無計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之法吹之。極力吹移時,覺狼不甚動,方縛以帶。出視,則狼脹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張不得合。遂負之以歸。非屠,烏能作此謀也?
暮:傍晚
為:被
旁:旁邊
遺:留下
自:從
計:方法
可:可以
以:把
之:(代詞)狼
死:殺死
盈:滿
遂:於是就
豕 :豬
方:才
如 :好像
股:大腿
屈:彎曲
負:背
有一個屠夫,傍晚走在路上,被狼緊緊地追趕著。路旁有個農民留下的草棚,他就跑進去趴在裡面。兇惡的狼從苫房的草簾中伸進一隻爪子,於是屠夫急忙捉住狼爪,不讓它離開。但是沒有辦法可以殺死它,只有一把不滿一寸長的小刀,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豬的方法往裡吹氣。(屠夫)用力吹了一陣兒,覺得狼不怎么動了,才用繩子把狼腿捆起來。出去一看,只見狼渾身膨脹,就像一頭牛。四條腿直挺挺地不能彎曲,張著嘴也無法閉上。屠夫就把它背回去了。(如果)不是屠夫,誰有這個辦法呢?
蒲松齡,字留仙,又字劍臣,號柳泉,清代文學家
蒲松齡一生熱衷科舉,卻始終不得志,72歲時才補了一個歲貢生,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觸。他畢生精力完成《聊齋志異》8卷、491篇,約40餘萬字。內容豐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間傳說和野史軼聞,將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會化,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愛憎感情和美好理想。作品繼承和發展了我國文學中志怪傳奇文學的優秀傳統和表現手法,情節幻異曲折,跌宕多變,文筆簡練,敘次井然,被譽為我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此書是“專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為蒲氏故居題聯,贊蒲氏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評價過蒲氏“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聊齋“為蒲松齡書房的名字,志為記錄,異為異事。《聊齋志異》連起來就是在一個叫聊齋的書齋里寫下奇異有趣的故事。
《聊齋志異》,清代短篇小說集,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全書共有短篇小說520篇。題材非常廣泛,內容極其豐富。多數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社會的腐敗、黑暗進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願望。但其中也夾雜著一些封建倫理觀念和因果報應宿命論思想。《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很高。它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短篇小說之巔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