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的時刻

狼的時刻

《狼的時刻》的作者中文名是英格瑪·伯格曼Ingmar Bergman,編劇是英格瑪 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主要演員有馬克斯·馮·賽多、莉芙·厄爾曼、厄蘭 約瑟夫森,1969美國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導演、1968國家評論協會獎(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女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狼的時刻
  • 製片地區:美國
  • 編劇:英格瑪 伯格曼
  • 主演:馬克斯·馮·賽多、莉芙·厄爾曼
作者簡介,評論,影片資料,

作者簡介

中文名: 英格瑪·伯格曼
狼的時刻
1944年,寫出了第一個電影劇本《折磨》(Hets,1944),尖銳地抨擊了瑞典的學校教育制度對學生的粗暴、專制和殘酷壓迫,由 Alf Sjoberg 拍成影片。
1946年,執導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危機》(Kris,1946)。(1948)、《渴》和《監獄》(Fangelse,1949)等片。
中期創作
50年代初,在電影藝術上開始逐漸成熟起來。
50年代中後期,隨著《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Sjunde inseglet, Det,1957)、《野草莓》(Smultronstallet,1957)、《面孔》(Ansiktet,1958)等影片的拍攝完成,伯格曼躋身於世界著名導演的行列。六七十年代,大多數作品都是在用攝影機窺視人的靈魂,如“沉默三部曲”,即《猶在鏡中》(1961)、《冬日之光》(1962)和《沉默》(1963),以及《假面》(1966)、《恥辱》(1968)、《呼喊與細語》(1972)等等。這些影片排除了戲劇衝突、故事敘事,以隱喻、象徵的手法探討現代西方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困難和生命的孤獨痛苦。這一時期,多採用室內心理劇的結構形式,在看似狹小的空間裡展示人的內心無比廣闊的時空變幻。
成熟期的創作
1977年拍攝了反法西斯影片 <蛇蛋> (The Serpent's Egg,1977)。
1978年拍攝了他的最舞台化的影片《秋天奏鳴曲》(Hostsonaten,1978),描寫事業與家庭的矛盾、母親與女兒之間的隔膜,以及她們之間又愛又恨的相互關係。影片由 Ingrid Bergman 主演。
1982年,伯格曼著手拍攝他自稱為“最後一部影片”《芳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1982)。這是他人物最多、情節最複雜、規模最大、視野最廣闊、拍攝費用最昂貴、放映時間長達三個多小時的影片。這部影片有六十個有台詞的角色,一千二百個民眾演員,是一部把喜劇、悲劇、滑稽劇和恐怖片熔於一爐的家庭紀事。伯格曼過去影片中的主題和人物,以及一切他所迷戀的事物都重複出現在這部影片裡,他自稱這部影片是他“作為導演一生的總結”,是“一曲熱愛生活的輕鬆的讚美詩”。
80年代退休
自1983年完成《芬尼和亞歷山大》之後宣布不再拍片,但實際上,他通過自己的劇本仍在對瑞典電影產生著決定性的影響。
1992年,著名丹麥-瑞典導演比爾·奧古斯特執導了伯格曼編劇的影片《最美好的願望》(Goda viljan, Den,1992)。這部描寫伯格曼父母感情生活的電影在當年坎城電影節上榮獲了金棕櫚獎和最佳女演員獎。同年,伯格曼的兒子丹尼爾·伯格曼也把父親的小說《星期天的孩子》(Sondagsbarn,1992)搬上了銀幕。
1996年,伯格曼的另一個劇本《私人的談話》(Enskilda samtal,1996)又被與他長期合作的女演員、導演麗芙·烏爾曼拍成了電視劇。
2003年,為瑞典國家電視台製作的電視電影《薩拉邦德》(Saraband,2003),這是自《芬尼與亞歷山大》以後20多年來惟一在電影院裡與觀眾見面的伯格曼長片。影片在法國著名女演員讓娜·莫羅的建議下,參加了昂熱首映電影節組織策劃的瑞典電影大師觀摩展。
伯格曼的舞台生涯
幼時伯格曼的父親經常用腳踏車帶著他去厄普蘭地區的鄉村教堂布道。當他開始布道後,小伯格曼就沉浸在教堂內部的象徵世界之中,壁畫、木刻生動而通俗地描繪了聖經故事。多年以後,伯格曼將其中一些早年記憶改造為一則名為<木刻畫> 的舞台劇之中。後來又成了電影《第七封印》的基本母題。其中有幾個場景直接來自這些聖像畫與宗教寓意畫,例如騎士與黑衣死神對弈、苦修者的自我鞭笞遊行、死亡之人在死神的率領下跳著輪舞翻過山崗……這些震撼人心的畫面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創舉,然而,它們卻源於這位藝術家的童年記憶。
伯格曼很早就對舞台與銀幕表現出強烈的興趣。當他得到他最珍愛的一套玩具,一盞魔燈與一套木偶劇場玩具時,他才只有10歲。他為這些木偶演員們設計布景與道具,還為它們編寫劇本。伯格曼對幻覺世界的愛好已經不是一個孩子對玩耍的一般熱衷了。在他的整個成長歲月里,他把自己積蓄下來的大部錢都花在了為他的魔燈和放映機買“電影”上了。這種所謂“電影”不過是用於投影的透明畫片罷了。正是這些畫片,給了伯格曼無窮無盡的遐思與幻想。《芬妮與亞歷山大》開片第一個正面鏡頭就是:小小的帷幕拉起,出現小亞歷山大的身影,他在擺弄那些木偶演員,好像向觀眾宣布“我的戲開始了!”而在影片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又好幾次看到亞歷山大在擺弄他的“魔燈”。
伯格曼很早就開始了他舞台劇導演的生涯。在他早期執導過的舞台劇中,有斯特林堡的《幸運兒佩爾的旅程》以及莎士比亞的《麥克白》。不久,作為一個帶有神奇手法的導演,以及一個具有爆炸性性格的人,他已在學生中獲得盛名。
1944年,伯格曼離開大學,在哈爾斯林堡城市劇院成為一名職業導演。劇院正處於藝術與經濟的雙重倒閉的邊緣,但是在兩年時間裡,伯格曼就將它轉變成為一所非常成功的劇院。此後,他轉移到了歌德堡城市劇院),在那裡,他的影響同樣深厚。1952年,他開始了在馬爾莫城市劇院長達6年的導演生涯。那是現代歐洲最著名的劇院之一,他在那裡創造了一個輝煌的“伯格曼時代”。以其精湛的室內劇演出及其從《浮士德》到《風流寡婦》的高度平衡的保留劇目而名聲大噪。馬爾莫劇院的許多演員後來都成了伯格曼電影的最受歡迎的詮釋者:哈麗葉·安德森(Harriet Andersson)、碧比·安德森(Bibi Andersson)、英格麗·圖林(Ingrid Thulin),以及麥克斯·馮·席多(Max von Sydow)。
伯格曼的舞台劇導演生涯在1963-1966的三年中達到了頂點,那時,他是瑞典國家劇院,斯德哥爾摩皇家戲劇院院長。如果從1938年他學生時代執導的第一部舞台劇算起,直到他於1966年辭去皇家戲劇院院長之職,伯格曼在27年中,一共執導了大約75部戲,還有大量電視劇與廣播劇(不算1946年起執導第一部電影以來的大量電影作品)。這個數量的確是驚人的。他所執導的作品包括了莫里哀、歌德、易伯生、斯特林堡、契訶夫、皮蘭德婁、布萊希特、加繆、阿諾爾、田納西·威廉斯,以及愛德華·阿爾比等。
1966年,伯格曼辭去皇家劇院院長之職。他當然還會作為客座導演在劇院工作,但是,很顯然,他辭職的理由之一是想更多地投入到電影創作中來。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在電影領域的成就,比起他對戲劇的貢獻來,還要大得多。伯格曼作為一個劇作家與戲劇導演的名聲,主要限於瑞典本國,可是,他的電影,幾乎從一開始就獲得了國際聲望,並且一下子擠身世界一流電影導演行列,甚至深刻地改變了世界電影史的面貌和電影媒介本身在眾多藝術媒介中的地位。
【作品】
1、導演作品
薩拉邦德Saraband (2003)
Larmar och gör sig till (1997)
Efter repetitionen (1984)
芬妮與亞力山大 Fanny och Alexander (1982)
傀儡生命 Aus dem Leben der Marionetten (1980)
秋日奏鳴曲 Höstsonaten (1978)
噩兆 Serpent's Egg, The (1977)
面對面 Ansikte mot ansikte (1976)
魔笛 Trollflöjten (1975)
婚姻生活 Scener ur ett äktenskap (1973)
哭泣與耳語 Viskningar och rop (1972)
安娜的情慾 Passion, En (1969)
羞恥 Skammen (1968)
狼之時刻 Vargtimmen (1968)
假面 Persona (1966)
這些女人 För att inte tala om alla dessa kvinnor (1964)
冬日之光 Nattvardsgästerna (1963)
沉默 Tystnaden (1963)
穿過黑暗的玻璃 Såsom i en spegel (1961)
魔鬼的眼睛 Djävulens öga (1960)
處女泉 Jungfrukällan (1960)
面孔 Ansiktet (1958)
Nära livet (1958)
野草莓 Smultronstället (1957)
第七封印 Sjunde inseglet, Det (1957)
夢 Kvinnodröm (1955)
夏夜的微笑 Sommarnattens leende (1955)
戀愛課程 Lektion i kärlek, En (1954)
不良少女莫妮卡 Sommaren med Monika (1953)
小丑之夜 Gycklarnas afton (1953)
女人的期待 Kvinnors väntan (1952)
2、編劇作品
薩拉邦德 Saraband (2003)
不忠 Trolösa (2000)
Larmar och gör sig till (1997)
Enskilda samtal (1996)
善意的背叛 Goda viljan, Den (1992)
Efter repetitionen (1984)
芬妮與亞力山大 Fanny och Alexander (1982)
傀儡生命 Aus dem Leben der Marionetten (1980)
小夜曲 Little Night Music, A (1978)
秋日奏鳴曲 Höstsonaten (1978)
噩兆 Serpent's Egg, The (1977)
面對面 Ansikte mot ansikte (1976)
魔笛 Trollflöjten (1975)
婚姻生活 Scener ur ett äktenskap (1973)
哭泣與耳語 Viskningar och rop (1972)
安娜的情慾 Passion, En (1969)
狼之時刻 Vargtimmen (1968)
羞恥 Skammen (1968)
假面 Persona (1966)
這些女人 För att inte tala om alla dessa kvinnor (1964)
沉默 Tystnaden (1963)
冬日之光 Nattvardsgästerna (1963)
穿過黑暗的玻璃 Såsom i en spegel (1961)
魔鬼的眼睛 Djävulens öga (1960)
面孔 Ansiktet (1958)
Nära livet (1958)
野草莓 Smultronstället (1957)
第七封印 Sjunde inseglet, Det (1957)
夢 Kvinnodröm (1955)
夏夜的微笑 Sommarnattens leende (1955)
戀愛課程 Lektion i kärlek, En (1954)
小丑之夜 Gycklarnas afton (1953)
不良少女莫妮卡 Sommaren med Monika (1953)
女人的期待 Kvinnors väntan (1952)
Eva (1948)
考驗 Hets (1944)
3、演員作品
Light Keeps Me Company (2000)
4、作品詳單
1944年:《折磨》(編劇伯格曼,由阿爾夫·斯約堡導演)。
1945年:《危機》(伯格曼編導,根據萊克·菲休的原著改編)。
1946年:《雨中情侶》(由伯格曼和H.格列沃紐斯根據奧斯卡·勃拉森的話劇改編)。
1947年:《開往印度的船》(又名《永恆的幻影》,由伯格曼根據馬丁·索台爾耶姆的話劇改編)。
1947年:《地獄中的音樂》(由伯格曼根據達格瑪爾·埃德克維斯特的話劇改編,主要演員:海伊·塞斯特林,B.馬爾姆斯登)。
1948年:《港口城市》(由伯格曼根據奧爾·朗斯堡的短篇小說改編,攝影:根那爾·菲休,主要演員:N.—C.強森,本格特·艾克隆特等),《監獄》(伯格曼編劇,攝影:戈蘭·斯登堡,主要演員:D.斯維爾斯倫德,B.馬爾姆斯登)。
1948年:《夏娃》(編劇:R.古斯塔夫·莫蘭德爾)。
1949年:《渴望》(編劇:H.格列沃紐斯根據比爾吉特·騰格羅特的小說改編,攝影:根那爾·菲休,主要演員:埃娃·亨寧,B.馬爾姆斯登,比爾吉特·騰格羅特)。
1949年:《走向快樂》(伯格曼編劇,主要演員:M.尼爾森,B.馬爾姆斯台姆)。
1950年:《夏日遊戲》(由伯格曼和格列沃紐斯編劇,攝影:根那爾·菲休,主要演員:M.B.尼爾森,B.馬爾姆斯白姆,阿爾夫·克捷林)。
1950年:《這兒不會發生這種事》(編劇:格列沃紐斯,主要演員:阿爾夫·克捷林,西格納·哈索,烏爾夫·帕爾姆)。
1952年:《婦女們的期待》(伯格曼編劇,攝影:根那爾·菲休,主要演員:阿尼塔·勃約爾克,埃娃·達爾貝克,B.馬爾姆斯登,B.尼爾森)。
1952年:《和莫尼卡在一起的夏天》(編劇:P.A.福格爾斯特洛姆,攝影:根那爾·菲休,主要演員:哈里特·安德松,拉爾斯·艾克堡)。
1953年:《市集商人之夜》(伯格曼編劇,主要演員:阿克·格隆堡,H.安德松,安德斯·艾克,古德倫·布羅斯特)。
1954年:《戀愛的一課》(伯格曼編劇,主要演員:埃娃·達爾貝克,H.安德松)。
1955年:《婦女們的夢》(伯格曼編劇,主要演員:埃娃·達爾貝克)。
1955年:《夏夜的微笑》(伯格曼編劇,攝影:根那爾·菲休和阿克·尼爾松,主要演員:烏拉·約科爾松,根那爾·布約翰斯特蘭德,埃娃·達爾貝克,H.安德松)。
1956年:《第七封印》(伯格曼編劇,攝影:根那爾·菲休,主要演員:馬克斯·馮·西多夫,尼爾斯·波潑,碧比·安德松)。
1958年:《野草莓》(伯格曼編劇,攝影:根那爾·菲休,主要演員:維克多·斯約史特洛姆,英格麗·圖林,碧比·安德松)。
1958年:《生命的開始》(編劇:烏拉·伊沙克松和伯格曼,攝影:馬克斯·維倫,主要演員:埃娃·達爾貝克,英格麗·圖林,碧比·安德松)。
1959年:《面孔》。1960年:《處女泉》,《魔鬼的眼睛》。
1961年:《猶在鏡中》(主要演員:馬克斯·馮·西多夫,哈利特·安德松)。
1962年:《領聖體者》。
1963年:《沉默》。
1964年:《所有這些婦女》。
1966年:《假面》。
1968年:《狼的時刻》。
1969年:《恥辱》。
1969年:《宗教儀式》(電視片)。
1970年:《情慾》。
1971年:《接觸》(主要演員:碧比·安德松,艾略特·古爾德)。
【言論】
●評價奧遜·威爾斯
對於我來說,他的存在就是個玩笑。我從來不覺得威爾斯能配得上演員這項職業,我覺得他的表演既空虛又無趣。《公民凱恩》只是一部浪得虛名的無聊電影,主要就是因為表演方面毫無價值。在好萊塢對於演員有兩個評價標準:演技和人品,不可否認他人品還不錯,但是他的表演太差勁。
●評價戈達爾
我從他的電影裡看不出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他們都是那種讓人思維混亂,假正經並且死氣沉沉的電影。他的那部叫《男性女性》的狗屁電影是最沒趣的一部,虧得還有那么大的名氣。
●評價安東尼奧尼
他只有兩部傑作———看了這兩部之後,你就不用看他的其他作品了。一部是我反覆欣賞過很多次的《放大》;另一部是《夜》,雖然這部電影好就好在女主演讓娜·莫羅的精彩表演上。我還看過他的另一部電影《呼喊》,但是讓我失望的是這部電影完全沒有前兩部的水平,非常平庸。安東尼奧尼只會集中在一個畫面上拍攝,他從來沒有意識到電影應該是許多畫面的有節律的流動。
●評價好萊塢導演
在世的導演中我覺得比較好的是史蒂文·史匹柏、馬丁·斯科西斯以及科波拉。他們都是那種言之有物的導演,而且充滿了激情。他們幾個都有著現實主義的態度,而且拍攝的電影一直在進步。史蒂文·索德伯格的《毒品網路》也很贊。另外兩個我覺得不錯的美國電影是《美國美人》和《木蘭花》。

評論

從影片的表現形式來看,《狼的時刻》更像是一篇有關精神問題的診斷報告而非通常意義上的情節劇,也因此充斥影片中不明意義的象徵也令本片成為伯格曼所有影片中最晦澀的一部。根據女主人公的倒敘細節來看,影片事件發生順序已經不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而是按照她心理的順序重新組合生成,也使得對於本片的觀看有些像在做拼貼遊戲。
通過女主人公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男主人公的行為很大程度來自於其自身的想像的投射,事件也許並未真正發生,只是他內心滋生的魔鬼,其對於“不明之惡”的敏銳觸感化為一種無以明狀的焦慮,使得他每天陷於某種無法擺脫的痛苦之中,三次詭異的“犯罪”場景(與人私通,毆打他人,殺死少年),兩次遭遇攻訐和侮辱的聚會,使得他痛苦的根源問題變得漸漸清晰起來,痛苦來自於其所建立的藝術家形象與社會輿論的矛盾性,被藝術家誇張的想像力放大了的矛盾,這種想像力最終竟成為摧毀生活的恐怖力量!
但是,片尾妻子的總結性陳述不僅沒能使得我們找到影片矛盾的根源問題,反而令我們感覺到其妻子的精神狀態同樣充滿了問題,影片臨近結尾處以撕下自己臉孔留下空洞的女人暗示,用言語來表達影象,與其說在某種程度達到目的,不如說是只是在變形和扭曲事件的真實性。
也因此我們似乎可以斷定,從其由第三人稱敘述者到“事件中心”的參與者這一點來看,妻子很有可能從精神上認同並繼承了他的行為。幾次明顯的鐘擺聲中,第一次丈夫與妻子相聚尚為正確的時間;但到了第二次,丈夫回到家裡妻子藏起日記時,時間已經被導演無效化了。而從導演的鏡頭闡述方式來看,以上內容或許只是妻子通過此種方式認同丈夫精神行為而虛構出來的,接下來發生的一切是真是假便越發無從推斷,“長期生活在一起的夫妻會因為試圖去理解對方的精神而變得越發相象”到此刻有了結論。
“狼的時刻”指人生最黑暗的一刻,“這是許多人永遠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刻,是噩夢最真實的時刻,是失眠的人無法擺脫最強大焦慮的時刻,幽靈和魔鬼最肆虐的時刻,是很多孩子出生的時刻”。所有人都會面對這樣的時刻,至於“狼的時刻”何時才會過去,內心的魔鬼何時才能驅除,導演並未給出任何答案。
影片的結論於是變得更加混淆不明。在這部影片中,伯格曼更多地是分析和結論而非提供解決方法,也許對這種未明“惡感”的恐懼正是導演本人內心深處想法的流露。
選段
</strong>題記:謝謝你,鏡子碎了,碎片映照出什麼?―――劇中約翰台詞
黑暗裡傳來木工做活的聲音、錘子的敲擊聲、電刨的聲效,一切的音效如同戲劇大幕拉開前的嘈雜,導演運用的間離的手法,讓我們在劇情和幻覺里奔走。
一聲:開麥拉,導演引導我們進入了電影的場景,這樣的開頭是獨特的,表明了博格曼一生對戲劇的痴迷。
艾爾瑪喃喃自語地面對鏡頭,講述著在島上的往事。猶如戲劇舞台上的獨白,凝重而憂傷,電影讓我們介入了女人對往事的回憶。
多年前,她和丈夫來到了這個怪石嶙峋的孤島,簡單、快樂的生活著,丈夫喜歡在陽光下畫著妻子恬靜的模樣。
不久,妻子發現外出寫生的丈夫有些怪異和憂鬱,到了晚上總是給她看一些夢魘里的圖景,而賢淑的妻子則總是描繪著兩人未來的相守和親密,直到丈夫不知何故地昏昏地睡去。
一日,艾爾瑪遭遇了一個神情古怪的老婆婆,老婆婆告訴了她一些匪夷所思的話,好奇的艾爾瑪聽從了婆婆的話打開了床下丈夫的日記本。
日記里丈夫詳盡記載著他和島上城堡主人梅堪的相識以及和昔日戀人邂逅和維羅尼卡講的咒語。
博格曼以幾個鏡頭表現了約翰為色慾控制和個體在欲望里的必然沉落。而在約翰參加城堡聚會時快速的搖移鏡頭讓我們看見了那些面目古怪的城堡成員,妻子艾爾瑪驚魂未定注視著這些言談舉止怪誕的人們。
晚餐後城堡里的木偶戲莫扎特《魔笛》的表演具著象徵意義,它表現了生命在黑暗和光明里的掙扎和追尋,也同時告訴我們人形世界和沒有生命力木偶(上帝指引和撒旦誘惑)的本質差別。試圖以這樣的方式呼喚生命看清自己的處境。而對於莫扎特主題的對話其實是導演對此的自我識辨,大量的特寫和戲劇式的布光烘托著環境氣氛,有著戲劇式的雕琢和凝重。
約翰夫婦回家的路上,妻子的表白是暗示著人性的擁抱是戰勝撒旦誘惑唯一可能,但是,人心往往是無根的浮萍,在慾海里沉落。丈夫已經將心給了色魔,妻子的規勸,他沒有任何表示。博格曼以大雨將至前的呼嘯風聲的自然音效來表達人性的自我爭鬥,這樣的表現方法是導演一貫的內心外延的手法,增加了衝突和對抗性。
也深了,孤獨在心裡泛濫,火柴的光斑無法照透心靈的全部,約翰告訴了妻子在懸崖上殺人的事,這個段落許多讀解都是以同性戀話題入手的,可是,我認為博格曼在此更想表現的是生命本性的殘忍和不可預測性。而這段經過處理的高反差鏡頭充滿夢魘的感覺和絕望。
而現實在這個午夜被隔離了,早上,城堡里的訪客帶來了一把槍,這柄槍讓約翰做出了選擇,影片走向了神秘主義…
約翰再度回到城堡後發生的一切博格曼想表現的是生命在肉慾里的沉淪,那個親吻老婦腳的鏡頭充滿著色情的意味,也將生命難以抵抗誘惑的窘迫表現出來了,在這個方面,博格曼顯然是悲觀的。
當約翰背叛髮妻而和去城堡找尋舊情人維羅尼卡幽會時,他的靈魂就被心魔控制著,色慾使人忘乎所以,不計後果,最終將生命引向悲劇。約翰沒有向神靠攏,而是向魔鬼的誘惑投懷送抱,這是人性軟弱和人性墮落的體現,也讓他自食其果,留下孤獨的妻子承擔他的過錯造成的結局。
約翰讓心在慾海里沉落,城堡的鬼魂們將此當成了約翰加入他們的儀式,當我們放棄自己的約守和操行時,魔鬼必然帶著美麗的面具將我們附錄,自己,只有自己才能選擇命運的將來。
城堡里的一切,博格曼在其回憶里表明他只是在探索和實驗,有些無的放矢,男爵走上天花板和老婦撕下臉皮以及將眼球扔進酒杯的戲連導演自己都無法理清(可以參考《博格曼論電影中《狼的時刻》一節》)。
艾爾瑪對著鏡頭的發問是那么的悲涼:在愛的世界裡怎樣才是恰到好處?!
電影自始至終是一種心靈的設問,有著對人類墮落本質的思索,而博格曼作品裡傑出的女演員莉芙·厄爾曼出色演出了內心世界的波動和彷徨,大量的特寫鏡頭是十分考驗演員功力的。
2004年7月7日 星期三 22時20分於七七事變紀念日 寒鴉精舍蒼茫夜色

影片資料

《狼之時刻(Hour of the wolf)》 1968瑞典
導演:英格瑪 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編劇:英格瑪 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演員:馬克斯·馮·賽多、莉芙·厄爾曼、厄蘭 約瑟夫森
獎項:1969美國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導演、1968國家評論協會獎(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女演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