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培理

狄培理

狄培理(舊譯為“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 ,1919年8月9日—2017年7月14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教授,海外研究中國思想的著名學者。主要著作有:《高貴與文明》(2004),《亞洲價值與人權》(1998),《為己之學》(1991),《東亞文明:五個階段的對話》(1988),《中國的自由傳統》(1983),編寫了影響廣泛的《中國傳統資料選編》。

2016年6月20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榮譽教授、中國思想史泰斗狄百瑞(Willi m Theodore de Bary)憑藉在儒學研究領域的“開創性貢獻”,獲得第二屆唐獎“漢學獎”。

2017年7月14日,美國著名漢學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榮譽教授狄百瑞在位於紐約的家中去世,享年98歲。

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譯名變更,學術成就,出版圖書,研究興趣,獲得榮譽,出版論著,

人物生平

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1919年8月9日—2017年7月14日)教授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梅森榮休講座教授及榮休副校長 。狄百瑞教授生於1919 年,1941年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1948和1951年在同校分別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1942—1946年間,狄百瑞教授在美國海軍後備(情報)部隊服役,官至少校
狄百瑞教授於 1949 年在哥倫比亞大學開始他的教學事業,負責發展東亞研究的本科通識教育課程。他為此而編制的閱讀資料選材來自印、中、日、韓等亞洲文明的主要傳統。這套資料在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大專都廣受歡迎,後更配上超過140篇文章,以供亞洲地區的通識教育之用。1960—1966 年間出任東亞語言及文化系系主任,並擔任國防語言及地區研究中心的首位主任。在他帶領下,中、日、韓語的課程都有相當大的擴展。1990 年開始,狄百瑞教授還以特任教授的身份在東亞語言及文化系講學。
狄培理
狄培理
狄百瑞教授是1969—1970年的亞洲研究學會主席,也在1969—1971年間擔任哥倫比亞大學校務會議理事會的首任主席,並於1971—1978年間出任副校長,期間狄百瑞教授推動東亞圖書館的翻新及擴充工程,建立人文研究中心,以及這中心轄下的人權研究中心。1978—1986年間,任美國學術團體理事會的主席。
1982年,狄百瑞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主講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
2017年7月14日,美國著名漢學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榮譽教授狄百瑞在位於紐約的家中去世,享年98歲。

譯名變更

國際漢學權威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透過唐獎基金會,正式將其中文名改正為“狄培理”。中央社訪問到狄培理的學術好友、清大榮休講座教授李弘祺,說明當初翻成“狄百瑞”的始末。
狄培理在華文圈以“狄百瑞”之名為人熟悉,他一生出版30多本專書,參與編撰的教材,至今仍是歐美大專生認識儒家文化所必讀。
狄培理2016年6月獲得第二屆唐獎漢學獎,在與唐獎基金會聯繫時,特別表達希望藉此機會,向華人社會“正名”。原來“培理”二字,是他年輕時造訪燕京大學(今北京大學前身)時,由國學大師錢穆所取,具有深刻的意涵。 清大榮休講座教授李弘祺,是“正名”事件的關鍵推手。他接受中央社採訪時解釋,1982年時,他還是年輕教員,因和狄培理有過幾次信件來往,香港新亞書院邀請狄培理擔任“錢穆講座”,院長金耀基便請教他如何翻譯de Bary的中文名字。
李弘祺表示,他當時不知道狄培理有沒有專用的中文名,於是採用一位台大學者的翻譯,此人專門研究儒學,就這樣把名字定下來了,並沒有特別去確認。
後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狄培理的演講集《中國的自由傳統》,由李弘祺掛名翻譯,就是使用“狄百瑞”這個名字。這本書在學界非常有名,卻也因此加強了“狄百瑞”的流傳。
直到1991年,李弘祺從香港應聘到美國紐約市立大學任教,離哥倫比亞大學很近,狄培理邀請他參加研討課,才從本人口中得知,狄百瑞其實應是“狄培理”,且是出自錢穆的手筆。
李弘祺表示,“狄百瑞”之名當然也很好,富有長壽百命的意思,但“狄培理”意義更為深遠。狄培理當初到北京時,已對明末思想家黃宗羲有高度興趣,錢穆用de Bary譯音取名,選擇宋明理學中的重要觀念“理”和“培”,正是對狄培理的鼓勵和嘉勉。
李弘祺知道翻譯上的錯失後,寫文章時都會使用“狄培理”,並多次跟人私下談起這個名字,卻一直沒有在正式場合來訂正。這次唐獎的機會非常難得,心想一定要說明清楚,才聯絡狄培理的代表、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鄭義靜,以及中央大學教授楊自平等人,一同和唐獎基金會說分明。

學術成就

除了在教育行政上的貢獻外,狄百瑞教授的學術成就亦廣被承認。他先後在1974年和1999年獲選為美國文理學院和美國哲學會院士,並獲得聖勞倫斯大學芝加哥羅耀拉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榮譽博士學位,而他所獲得的獎項,則包括美國歷史協會華圖莫爾獎、教育出版社聯會費斯本獎、哥倫比亞大學傑出教師獎、哥倫比亞學院約翰·傑伊獎、哥倫比亞大學萊納·屈林書籍獎和范多倫獎、譚能邦紀念獎、漢密爾頓獎(兩屆)以及旭日三等勳章等。
狄培理
中國的自由傳統

出版圖書

  • 沒有更多了
作者名稱:狄培理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1996年8月1日
狄百瑞教授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梅森榮休講座教授及榮休 副校長 。狄百瑞教授生於 1919 年,在 1941 年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再在 1948 和 1951 年在同校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在 1942 至 46 年間,狄百瑞教授在美國海軍後備(情報)部隊服役,官至少校。 狄百瑞教授於 1949...
展開

研究興趣

狄百瑞教授的研究興趣是東亞宗教和思想傳統,尤其是中國日本韓國儒學。他把新儒學研究引入美國,提倡一種對亞洲在通識和核心課程中的位置的全新構想。他撰寫和編輯的超過二十五部著作里,主要處理中國的民間社會等問題。

獲得榮譽

2016年6月20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榮譽教授、中國思想史泰斗狄百瑞(Willi m Theodore de Bary)憑藉在儒學研究領域的“開創性貢獻”,獲得第二屆唐獎“漢學獎”。

出版論著

中國的自由傳統》,狄培理著,李弘祺譯,聯經出版公司,2016年11月;
東亞文明》,[美] 狄百瑞著,何兆武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
亞洲價值與人權》,[美] 狄百瑞著,尹鈦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9月;
儒家的困境》,狄百瑞著,黃水嬰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傳統儒學的現代詮釋》,狄百瑞等著,周博裕主編,文津出版社,1994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