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悖,亦作“狂誖”,漢語辭彙。
拼音:kuáng bèi
釋義:1、狂妄悖逆。2.指瘋癲。3.叛逆。 4.狂妄悖理,狂悖無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狂悖
- 拼音:kuáng bèi
- 釋義:狂妄背理
- 語出:《晉書·王彬傳》
詞目
拼音
出處與詳解
《國語·周語下》:“若視聽不和,而有震眩,則味入不精,不精則氣佚,氣佚則不和。於是乎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
《晉書·王彬傳》:“爾狂悖乃可至此,為吾不能殺汝邪!”
明 宋濂 《故賢母熊夫人碣》:“是虜狂悖不知有仁義,其敗可立而待也。”
《續資治通鑑·宋太祖開寶六年》:“國主疑佑之狂誖,由平激之,忌者因中以淫祀鬼神事,乃先收平下大理獄,後收佑。”
郭希仁 《從戎紀略》:“﹝彥彪﹞作書與雲山,語言甚狂悖。”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五回:“茅焦對曰:‘夫忠臣不進阿順之言,明主不蹈狂悖之行。主有悖行而臣不言,是臣負其君也;臣有忠言而君不聽,是君負其臣也。大王有逆天之悖行,而大王不自知,微臣有逆耳之忠言,而大王又不欲聞,臣恐秦國從此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