犢吞刀

《犢吞刀》是一篇古文作品,出自清代徐謙所著的《物猶如此》孝友鑒第一(二十四案)。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犢吞刀
  • 作者:徐謙
  • 創作年代:清代
  • 出處:《物猶如此
作品原文,白話譯文,相關詩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犢吞刀(《柳崖外編》)
沭陽縣王屠,鼓刀解牛為業。買子母牛二,先擬縛宰其母,磨厲以須。適有叩門者,置刀而出。犢乘間銜刀,至鄰舍孫老家,觸門以角。孫故業農,出見犢口有刀,吞之猶余其半,須臾吞畢,對之哀號。方驚異間,屠以不見犢與刀,尾之來。孫問之,乃知犢之吞刀,蓋不忍其母之就死也。問原值,加倍買之,解母牛縛,牽以來。犢見而號,號而跪,母牛亦臥而舐其首至尾。孫意謂犢無生理矣,數日竟無恙。後牸牛力田數年,犢亦力田二十餘年,至孫老之子而後死。死後有聞吞刀之異者,剖腹視之,屠刀在腹胃間,有厚皮包之,如新鋩之括於囊橐焉。
柳崖子曰:傳有犢為其母潛埋屠刀事,近世吾鄉王雅村,亦聞有之。此之吞刀,其情更慘。依依孫老家,力田至死,可謂母子不孤恩矣。
鶴子曰:驚天動地事,僅見此犢。我讀此案,始而咋舌,既而斂容,既而墮淚,既而起舞。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沭陽縣有位姓王的屠夫,以殺牛為業。一次,他買下母子兩頭牛,打算先殺母牛,就把它捆起來,磨刀準備宰殺。此時有人敲門,他便放下刀出去。牛犢趁著這個時候銜著刀來到鄰舍孫老漢家門前,用牛角頂門。孫家以種地為業,孫老漢聽到聲音出門一看,見牛犢口裡有一把刀,正在往下吞,還剩下一半,不一會兒就全吞了下去,朝著他哀號。
孫老漢正為此感到驚異,這時王屠夫因找不到牛犢和刀,也跟了過來。孫老漢問明情況,才知道牛犢之所以吞刀,是不願母牛遭到宰殺。於是他問明這兩頭牛的價錢,用雙倍的錢買下,然後過去解開母牛,把它牽了過來。牛犢見到母牛便叫起來,一邊叫一邊跪在地上。母牛也在它的旁邊臥下,從頭至尾舔著牛犢。孫老漢原以為牛犢肯定活不了,沒想到過了幾天,竟然沒什麼事。
後來,母牛為孫家奮力耕田多年,那頭牛犢則繼續耕種了二十多年,直到孫老漢的兒子那一輩才死。當這頭牛犢死後,有聽說過吞刀奇聞的人剖開它的肚子查看,發現那把刀在腹胃之間,被一層厚皮包著,就像新刀裝在鞘里一樣。
柳崖子說:相傳有牛犢為母牛潛埋屠刀,我聽說前些年在家鄉王雅村也發生過類似的事。而這頭牛犢卻為母吞刀,令人倍感酸楚。帶著感恩和依戀,兩頭牛在孫老漢家耕田力作一直到死,可以說母子都沒有辜負救命的深恩。
鶴子點評說:像這樣驚天動地的壯舉,我僅聽說過這么一例。當我在閱讀這個故事時,起初是感到震驚,接著是充滿敬意,接著感動得落淚,接著欣喜地起舞相慶。

相關詩詞

詩曰:吞刀鑿鑿莫疑虛,叩角獨尋孫老廬。子母乍逢仰天慟,一時狂喜更何如。

作者簡介

徐謙,字白舫,別號鶴子,江西廣豐人。學識淵博,三十多歲即入翰林院,曾任職主持官立書院。因厭於仕途,不久即退隱於家,教學著述,導人為善,及門弟子甚多。畢生好善信佛,壽九十六歲,其著述除《物猶如此》外,還有《海南一勺》等行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