犒勞三軍

犒勞三軍多指軍隊戰爭取得大捷而對軍士進行的一種獎勵,獎賞行為。犒:以財物或食物慰勞、鼓勵。三軍:春秋時稱中軍、左軍、右宮為三軍;後統稱軍隊。近代概念理解為陸軍、海軍、空軍三軍。其與近代陸、海、空三軍實質意義已相差甚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犒勞三軍
  • 外文名:To feast the army
  • 類型:人物
  • 屬於:軍事
歷史背景,發展演變,引證解釋,

歷史背景

古代所說的三軍是指前、中、後三軍。前軍一般是先鋒營負責開路(架橋、修路)、偵察、應付小規么的戰鬥,帶部分軍需物資。中軍就是統帥所處的大軍有當時作戰的大部分作戰兵種(騎兵 步兵)。後軍主要就是全軍的主要軍用物資、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當時負責軍隊的一切雜務都是民工,當兵員不夠時民工也要打仗的)。

發展演變

三軍一詞已於周朝有初步的軍隊建制,於春秋戰國時期有較為完善的建制並套用于軍隊中,唐宋後正式套用于軍隊建制中,今天,前軍、中軍、後軍編制已完全消亡,而被現代的陸、海、空三軍所替代。
按照周朝規定,各諸侯國依照分封時的定例,可以擁有1個軍或2個軍,那個時候1個軍大概是22500人(不包括戰車兵),每軍轄3師,每師7500人,師下轄3旅,每旅500人,旅下轄10隊,每隊50人;後來晉文公,也就是流亡19年的公子重耳,在歸國坐上國君後,為了對外用兵,首先打破祖制,將軍隊擴充到3個軍,從那以後,在提到軍隊時,就會說“三軍將士”。先前的太尉、司空、兵部尚書等在魏晉以前稱為大將軍,南北朝時改稱大元帥,明清時又改叫做大將軍 。 周朝軍制,天子建六軍、諸侯大國設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每軍為一萬二千五百人,由元師統率、又設司馬作管理和監軍一職以節制。
春秋時,大國通常都設三軍,但各國稱謂有所區別,如晉國稱中軍、上軍、下軍;楚國稱中軍、左軍、右軍;齊國、魯國和吳國都稱上、中、下三軍。三軍各設將、佐等軍銜,而中軍將則是三軍統帥。隨著時代演進,上、下、中軍漸漸被前軍、中軍、後軍所代替。
唐、宋代以後,這樣的編制已成為軍隊的固定建制。這時三軍的主要標誌是擔任不同作戰任務的各種部隊。前軍是先鋒部隊;中軍是主將統率的部隊,也是主力;後軍主要擔任掩護和警戒任務。在中國古代的軍隊中,最大的編制單位就是軍。軍的編制,歷代沿襲,但人數多少不一樣。漢代實行5人一伍,2伍為火,5火為隊,2 隊為官,2官為曲,2曲為部,2部為校,2校為裨,2 裨為軍的編制。

引證解釋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四十九回:“再命戶部頒發糧草彩緞,……,差出內臣田思忠,解往潭州岳爺軍前,犒賞三軍。”
呂氏春秋·悔遇》:“使人臣犒勞以璧,膳以十二牛”。
三國志·魏志·明帝紀》:“遣使者持節犒勞合肥 、 壽春 諸軍”。
唐·趙元一 《奉天錄》卷三:“昔 左慈 術士也,尚巵酒升脯,犒勞三軍醉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