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錄》共四卷,唐趙元一撰。是記載德宗避難奉天時期的第一手資料。 此為現今僅存的唐人記載“奉天之難”的專書。大體按日紀事,錄功臣勳業及逆臣言行等,敘述詳盡,可與正史相參或備史之闕,是了解奉天之變的第一手文獻。 《新輯玉泉子》,唐佚名撰《玉泉子》,多記晚唐士人言行,兼及政治制度、社會風俗、科舉婚嫁等軼聞。間或誇飾命定之說,雜錄談噱之語。 《中朝故事》二卷,南唐尉遲偓撰。載晚唐宣、懿、僖、昭諸朝舊聞。
上卷多君臣事跡及朝廷制度,下卷多神異怪幻之事。 《金華子雜編》二卷,南唐劉崇遠撰。雜記晚唐以來門閥積習、科場舊聞、士人軼事等,亦頗涉神怪靈異之事。其敘事記言往往較正史詳盡可信,可據以考訂事實真相,雖間有失實之處,不足為病。
基本介紹
- 書名:奉天錄
- 又名:唐宋史料筆記叢刊
- 作者:[唐]趙元一 / [唐]佚名 / [南唐]尉遲偓 / [南唐]劉崇遠
- 譯者: 夏婧
- ISBN:9787101094213
- 頁數:336
- 定價:36
- 出版社:中華書局
簡介,選載,
簡介
《奉天錄》共四卷。唐趙元一撰。包括唐五代筆記四種。本書是記載德宗避難奉天時期的第一手資料。此為現今僅存的唐人記載“奉天之難”的專書。大體按日紀事,錄功臣勳業及逆臣言行等。體例是按日敘事,多記功臣勳業及逆臣言行,以示懲勸,並常作簡短評論。其敘事記言往往較正史詳盡可信,可據以考訂事實真相,雖間有失實之處,不足為病。
選載
卷一
建中四祀,先是,襄陽節度使檢校右僕射梁崇義自阻兵不朝二十年矣。上在 春宮,情深憤惋,及登寶位,有誅四凶之志焉,詔劍南節度檢校工部尚書張延賞、 東川節度御史大夫王邕、梁洋節度御史大夫賈耽、江陵節度檢校工部尚書張伯儀、淮揚節度司徒陳少游、淮寧節度同平章事漢南漢北招討使李希烈,充都統諸軍平 襄大總管。王命頒行,分路齊進,獸奮龍驤,謀臣盈幕,武族雲萃,旗鼓才施, 兇徒瓦解。乘勝逐北,如巨海之沃螢光;漢水浮屍,似秋風之吹落葉。崇義之首懸於朝矣。世祖昆陽,謝安淝水,各一時也。《詩》云:“無拳無勇,職為亂階”,斯之謂矣。
都統李希烈自謂有克敵之功名,居然有都襄之志。有詔勒歸本鎮,然生不 譓之心,乃劫其郡,席捲而歸淮寧。凡掠良家子姓,悉為賤隸;六畜資財,掃 地而盡。昔太武瓜步,回師六州,無雞犬之響;遊子望舍,不識舊廬。元兇之拔襄陽,甚於斯酷。遂縱師陷我汝州,河南尹鄭叔則表奏之。上命工商尚書兼右仆 射哥舒曜,總禁兵五萬而討之。師謀士銳,所向莫敢有爭衡者,長驅築壘於襄城 縣焉。
詔涇原節度姚令言赴援,總師五千,東至滻水。時京兆尹王翃屬吏置頓,牛 酒儉薄,將士色厲,遂傳箭而回。十月三日巳時也。令言尚在紫宸殿,授以樞密,並賜齎金帛。時御史壺左巡奏云:“涇原士馬, 違命回戈。”令言星馳至長樂坂,逢之。有引弓射令言者,遂擁令言而回。上又 使使勞問,賊已列方陣於通化門,門衛欲拒使者,強之而未及。宣旨言加不順。上又詔普王及諸王侍書等宣尉勞之,許以重賞。又載金銀帛繡等二十餘車,普王 才出禁城門,賊已至於丹鳳門。詔召六軍,久無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