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為文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始建於北宋,重建於明代洪武四年,迄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座落於縣城玉津鎮南街297號,占地24000平方米,規模宏大,富麗堂皇,在全國現存文廟中,規模居全國第四,四川第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犍為文廟
- 外文名稱:Qianwei Confucius Temple
- 地理位置: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24000㎡
- 開放時間:9:00—17:00
- 景點級別:國家AAA級景區
- 門票價格:30元
- 著名景點:文廟
魁星閣
節孝總坊
簡要介紹,建築布局,
簡要介紹
犍為文廟始建於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公元1008—1016年),歷經宋、元、明、清四朝和民國時期1000餘年風雨,三次重建,三次搬遷,十二次大型維修。現占地36畝,規模宏大,富麗堂皇,在全國現存文廟中,規模位居全國第四,四川第一。
犍為文廟建築布局座北向南構成一條中軸線,自南端始,萬仞宮牆,靈星門、泮池、大成門、燎台、大成殿 、啟聖宮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賢關、聖域、禮門、義路、東廡、西廡等左右對稱布局。緊傍文廟東南側,有建於清代的節孝坊和奎閣,如眾星拱月,構成了一廟、一坊、一閣富有傳統地方文化特色的古建築群。
文廟雄視四野八荒,琉璃滴翠,金碧輝煌,御路浮雕,燎台蝙蝠,柱礎石刻,工藝精美,巧奪天工。龍鳳木雕,撐弓斗拱,圖象八面玲瓏,結構壯美傳神,被稱為“犍為故宮”。在國內1500餘座文廟中,犍為文廟大成門屋面“天開文運”匾下的飛角三重檐是全國獨有的,是我國古代建築史上絕無僅有的奇葩,受到中外建築專家的喜愛。孔子及其弟子的塑像栩栩如生,木石雕刻獨放異彩。
犍為文廟結構完整,規模氣勢宏大,特別是石刻、雕刻技藝十分精美,很有特色,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成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現為國家AAA級景區。
建築布局
犍為文廟為三進院落,呈長方形,坐北朝南,對稱布局,南北構成一條長200米的中軸線。第一進為萬仞宮牆到大成門,第二進為大成門到大成殿,第三進為大成殿到啟聖宮。東西對稱,層次分明。
第一院落最南端的萬仞宮牆如文廟的一道屏風,上蓋碧瓦。顯得莊嚴凝重。“萬仞宮牆”四個楷書繁體大字,高約1.7米,雄渾有力。刻在高約3米長約15米的紅牆之中,十分醒目。
宮牆兩邊有空格弧形牆各15米與東門“賢關”、西門“聖域”相連,現東門已關。只開西門出入。在東西兩門之間,有牌坊式的靈星門(圖一),四柱三門,高約10米,龍盤獅繞。造型雄偉。石坊刻有“道冠古今,德參天地,金聲玉振。江漢秋陽”,頌揚孔子道德至善至美。
靈星門北邊為半月形的泮池,有石欄圍護。常年水深半池,不見消漲。門外奎閣倒影映在池中,被譽為“玉筆點舟池”,成為文廟一景。泮池,是古代官學的標誌,科舉時代士子初入學宮讀書,即稱入泮。
在泮池北邊是建立在兩米多高的台基之上的大成門。因“孔子之謂集大成”句而得名。其三梯九級,塔柏對峙,藍瓦紅柱白石欄桿,色彩斑斕;寶頂高聳,鰲角飛檐,臥脊盤龍,鐵鏈鎖獸,更顯造型豐富,氣勢恢宏。最奇特的是在藍瓦正中有黃瓦三重檐,上大下小,左右對稱,為其他廟宇所未見,堪稱犍為文廟一大奇觀。
大成門的兩邊耳房為兵器庫和禮樂庫,是舉行盛大祭孔典禮時用的。進入大成門,就進入犍為文廟的第二進院落。即由大成門、大成殿、東廡、西廡組成的閉合的中央四合大院。
東蕪、西蕪外面長廊各立16根紅色圓柱方形石座。與紅色木板牆雕花窗,相互映襯,渾然一體。廡殿內供奉著配享孔子的72位先賢先儒的彩色站立塑像。
在東、西廡之間的廣場中心,有一個占地二百多平方米的平台,稱為拜台,又名燎台。其三面由高約一米的石欄圍護,欄上雕刻有4隻蝙蝠夾著圓形圖案飛舞,動靜結合。造型生動。三面20根方形石柱上面。蹲立著20隻形態各異的石獅,前面石欄兩角,各塑張開巨口的龍頭一尊,俱神態威嚴。突出了拜台的莊嚴和神聖。
跨過九級台階和石欄圍護的拜台。就登上了金瓦紅牆、氣勢磅礴的祭孔正殿——大成殿。正中為孔子彩色塑象,端然正坐。頭戴皇帝才能享用的冕旒。身穿黃袍紫衣,雙手執笏。目光炯炯,黑須濃密,神態莊嚴。
在孔子兩側,是他的四位最傑出弟子的佇立塑像。他們是:安貧樂道、修養最好的顏回,侍親至孝、一代名儒曾參,孔門嫡傳、著書《中庸》的孔圾,宣揚“仁政”、號稱“亞聖”的孟子。他們四人在文廟配祭孔子。被稱為“四配”。這是陪祭孔子的第一個等級。
在大成殿的兩邊是陪祭孔子的第二個等級,十二哲人。他們是:閔損、冉雍、端木賜、仲由、卜商、有岩、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顓孫師、朱熹。
從大成殿到啟聖宮是第三進院落。啟聖宮主祀孔子之父叔梁紇,另外還配祀孔鯉等10位先賢先儒。
與文廟相關的建築有廟南的奎文閣和廟東的節孝坊。
奎文閣共三層,為六角形建築,高約12米,每層均覆蓋綠色琉璃瓦,飛檐凌空,頗為壯麗。其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
廟東的節孝總坊建於清代鹹豐八年(1858年),是一座三重檐四方柱石牌坊,高約15米。雕刻精細。正中橫額為“桑梓松筠”。兩邊弧形匾額分別刻寫“勁節”、“堅貞”字樣。坊上刻有明清兩代節孝貞烈婦女407人的氏號。
奎文閣與節孝坊護衛文廟,如眾星拱月,構成了“一廟、一閣、一坊”的地方特色,氣勢恢宏,使文廟遂有“犍為的故宮”之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