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提要
以“吃硬寨、打死仗”著稱的曾國藩不喜歡說“大言”的人,認為誇誇其談、浮誇虛假、於事無補。然而就遊說來說有時就不能不說大話。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作品譯文,作品評析,作品出處,
作品原文
犀首、田盼欲得齊、魏之兵以伐趙,梁君與田侯不欲。犀首曰:“請國出五萬人,不過五月而趙破。”田盼曰:“夫輕用其兵者,其國易危;易用其計者,其身易窮。公今言破趙大易,恐有後咎。”犀首曰:“公之不慧也。夫二君者,固已不欲矣,今公又言有難以懼之,是趙不伐,而二士之謀困也。且公直言易,而事已去矣。夫難構而兵結,田侯、梁君見其危,又安敢釋卒不我予乎?”田盼曰:“善。”遂勸兩君聽犀首。犀首、田盼遂得齊、魏之兵。兵未出境,梁君、田侯恐其至而戰敗也,悉起兵從之,大敗趙氏。
作品譯文
犀首和田盼想率領齊、魏兩國的軍隊去攻打趙國,魏王和齊王不同意。犀首說:“請兩國各出五萬兵力,不超過五個月就能攻下趙國。”田盼卻說:“輕易動用軍隊,這樣的國家容易出現危險;輕易使用計謀,這樣的人也容易陷入困境。您現在對攻下趙國說得也太容易了,恐有後患。”犀首說:“您太糊塗了。那二位君主,本來就已經不想出兵。今天您又說出困難來嚇唬他們,這樣不但趙國不能攻打,而且我們兩人的圖謀也要破產了。如果您乾脆就說很容易,那么兩國君王的顧慮就消除了。等到雙方交戰,短兵相接,齊王和魏王看到形勢危險,又怎么敢放著軍隊不給我們用呢?”田盼說:“對。”於是就合力勸說兩國君主聽從犀首的意見。犀首、田盼於是得到齊、魏兩軍的指揮權。軍隊還沒有開出國境,魏王和齊王擔心他們到了趙國要吃敗仗,就調集全部軍隊緊跟而來,結果徹底擊敗了趙國。
作品評析
犀首敢說大話在於他掌握對方的心理,如果是平實、客觀的論說,怎么能激發起對方的興趣、打動對事不明、尚在猶豫不決中的對方呢?所以論辯時有時就要加重力度、極力渲染,這樣才能收到謀求的效果。這樣做也不是不誠實,而是能夠進一步施展計謀,最後達成自己所許諾的事項。“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等事情成了這種狀況的時候,對方與你會一致努力成全事功的。
作品出處
《犀首田盼欲得齊魏之兵》出自《戰國策》
《戰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學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是第一部)又稱《國策》。是戰國時期遊說之士的著作。主要記載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bǎi hé)的鬥爭。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約12萬字。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滅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漸離以築擊秦始皇。是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