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六十年代紀事》是2010年2月新星出版社出版的中譯圖書,作者是法國的喬治·佩雷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物:六十年代紀事
- 作者:[法]喬治·佩雷克
- 類別:小說
- 原作品:Les choses: Une histoire des années soixante
- 譯者:龔覓
-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02月
- 頁數:155 頁
- 定價:20.00
- 開本:1/16
- 裝幀:平裝
- ISBN:9787802258228
《物:六十年代紀事》是2010年2月新星出版社出版的中譯圖書,作者是法國的喬治·佩雷克。
《物:六十年代紀事》是2010年2月新星出版社出版的中譯圖書,作者是法國的喬治·佩雷克。內容簡介佩雷克的《物:六十年代紀事》是法國戰後最優秀的“社會學”小說之一。1965年一經出版,便獲得了當年的雷諾文學獎。這本書是對物...
《六十年代紀事》是連載於落塵文學的婚戀類型網路小說,作者是妃卜詩。內容簡介 秦晚八十壽終正寢,本以為就該喝那孟婆湯重頭來過,卻回到了十四歲那年。第一個小目標:吃飽穿暖。第二個小目標:鹹魚翻身。第三個……PS:掃雷:本文因設定問題,前兩章略毒,且無法修改,想吐槽的親希望你能看到30章。PPS:...
六十年代中國的記憶(1VCD)《六十年代中國的記憶(1VCD)》是中國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翻開歷史的畫卷,回首共和國的難忘記憶,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帶著歡笑和淚水的記憶,都無法不令我們感動。
《紅西廟紀事》是1996年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盧凌。內容介紹 這是一部自傳體長篇小說。作品用輕鬆的筆調,描繪了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那個特殊的環境裡,位於我國南部一個縣城小鎮的縣委大院內的一群少年兒童的學習、生活,再現了那種特定年代中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著重描寫了幾位不同政治地位的:幹部家庭中子女...
喬治·佩雷克(Georges Perec,1936-1982)是波蘭猶太人後裔,在二戰中失去雙親。作為當代最具世界聲譽的法語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集敏銳的觀察、睿智的分析、悠遠的情感和非凡的形式感於一身。除小說《人生拼圖版》以外,其代表作還包括自傳《W或童年的記憶》、小說《消失》、《物:六十年代紀事》等。目錄 目錄 Ⅰ…...
除小說《W或童年回憶》以外,其代表作還包括自傳《物:六十年代紀事》(1965)、小說《消失》(1969,是一部沒有字母e的小說)、《生活使用說明》(1978,中譯名《人生拼圖版》)等。他的作品極其多變、新穎,使敘事與詩學創作的要點呈現出新的樣式。佩雷克是我們文學界的探索家,他將語言變成遊戲與創造的狂喜之地...
1965年,佩雷克終於被慧眼識珠的作家兼文學批評家莫里斯·納多發現,納多將佩雷克的小說《物—六十年代紀事》首次發表在由他本人親自編撰的文集《新文學》上。從純文學角度上說,此書並不是一部小說,而只是講述了一個故事。二戰結束後,整個法國百廢待興,然而正待經濟起飛之際,卻又遭遇政局不穩以及阿爾及利亞...
卡達萊的《石頭城紀事》打破了小說要有主要人物和圍繞主要人物編織全部情節和故事的舊觀念。小說中沒有主要人物,有的是集體英雄。作者還吸收了現代主義電影的許多表現手法和藝術技巧。獲獎記錄 參考資料 人物評價 伊斯梅爾·卡達萊描繪出了完整的文化——包括它的歷史,它的熱情,它的傳說,它的政治和它的災難。他...
⑧ 以前流行的《神秘的陌生人》原名《小撒旦紀事》,未完,經佩因編刪而成。六十年代初,芝加哥教授W.M.吉伯孫在馬克·吐溫手稿中發現並審定出一份完稿,題名《第四十四號,神秘的陌生人》,於一九六九年出版。⑨ 見奈德編《馬克·吐溫與俄國人》,紐約希爾與王出版公司出版,一九六○年。⑩ 此處僅指“批判...
”柏敬塘說,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在黃河北的王保保城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就可以充分證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先民們就利用這裡土質肥沃、日照充裕、汲水方便、氣候適宜的有利自然地理條件,定居下來繁衍生息。《甘肅文物事業60年紀事》對此有記載:1965年9月,甘肅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發掘蘭州市王保保城遺址,首次...
向一民,生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北京人,祖籍貴州。策劃、編劇,導演。經歷 1985至1995在出版社和文學雜誌社做編輯記者、文字編輯、美術編輯。1995年至1996年在北京電視台《第三隻眼睛》紀錄片工作室任紀錄片導演兼攝像。1997年後,進入中央電視台新聞評論部《東方時空》、《生活空間》《紀事》、《天網》欄目,任導演...
六十年代初,五口通商大臣一職一度由江蘇巡撫充任,駐上海,其後例由兩江總督兼領。鹹豐十一年以後,五口通商大臣成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下設職務,其職權也發生變化,雖仍沿用舊稱,實已成為“南洋通商大臣”。《上海地皮章程》訂立 在中國境內劃定租界,是歷史上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國的一項重要手段,英國是第一個向...
內容提要:《賣梨》是一個短篇集,共收小說五篇,散記一篇,都是反映六十年代初期農村鬥爭生活的。《歸家》是部未完成的長篇小說,它寫農村姑娘李菊英為了實現科學種田這一遠大目標,重回闊別五年多的家鄉。離家時,由於父輩在合作化道路上的分歧,竟把眼她要好朋友朱彥訂的婚約給解除了。後來農村實現人民公社化,...
在里斯本(六十年代末) 6 起始8 列數幽魂9 葡萄牙11 南方12 畫像13 哲學14 影像15 童年紀事17 愛情19 製作藍色顏料的配方20 飛鳥22 雨弦23 編故事的人24 ………棋局72 新文學理論74 為寫一首詩76 動物學:豬78 動物學:烏鶇80 階級鬥爭81 在火車的座椅上83 有馬克思的靜物畫85 動詞87 美的奧秘89 準...
嬉皮士(英語Hippie或Hippy的音意譯)本來被用來描寫西方國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習俗和當時政治的年輕人。嬉皮士這個名稱是通過《舊金山紀事》的記者赫柏·凱恩普及的。嬉皮士不是一個文化運動,它沒有宣言或領導人物。嬉皮士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來反映出他們對民族主義和越南戰爭的反對,他們提倡非傳統的宗教...
1954年他以詩集《青春的熱忱》初登文壇,此後創作了《群山為何沉思》《山鷹高高飛翔》《六十年代》等,在詩壇獨領風騷。1963年,他的首部小說《亡軍的將領》問世,在法國名聲大振。之後創作了《雨鼓》《石頭城紀事》《破碎的四月》《夢幻宮殿》《阿伽門農的女兒》《金字塔》等代表作。迄今為止,他的作品共被翻譯成...
在摩天嶺風電場 110 伐木者 112 在靈渠的下午 114 山 口 116 山風將寂靜吹出聲音 118 風吹過 ……作者簡介 鄧學雲,男,六十年代生,廣西作家協會會員,在《詩刊》《星星》《草堂》《詩潮》《廣西文學》等刊物上發表過詩歌,偶有詩歌獲獎,有作品被收錄於一些詩歌選本,已出版詩集《如果沒有風》。
據說有皇帝親筆書匾"育香樓",直到六十年代初還在,村里許多人清楚地記得。《永明縣誌》記載:"宋元符年間,進士胡先和,官文華閣學士,有姊玉秀,才學冠時,名達宮掖,蒙賜御書,給大夫祿,因建樓里第以藏御書。"流傳女書作品中有《玉秀探親書》。村中還有所謂皇妃、國舅回鄉省親留下的圓型石制工藝品,已...
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五帝廟歷經興廢,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幾成廢墟。一九八二年冬晉江占頭村老華僑柯賢浞先生回國並帶村民來廟進香認祖,他們為拯救文物、保護五帝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廟大門前“福隨晉江度重洋。蔭庇蘭溪澤萬民”的對聯就是為了表彰他們而特地撰寫的。五帝廟與一九八四年被定為仙遊縣文物保護...
為了貼切環境中的人物,筆者看到帥氣的任泉不惜犧牲形象,將髮型修剪成六十年代的“蘑菇頭”。而對此,任泉卻不以為意.他認為每個時期都有該做的事,而角色的選擇和塑造也要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發生改變。劉鈞從拿到劇本後就細心研究“陳競一”,從他前後變化的對比、對人接物的神態,到後來處心積慮設計陷害兩個...
楊群江,男,侗族,出生於六十年代,廣西柳州市三江縣人。國中畢業後回鄉當過農民,當過代課教師,當過鄉幹部。主要作品有小說《那年十六歲》、《世事》、《黃牌警告》等,作品散見於《廣西文學》、《紅豆》、《麒麟》等文學刊物,有作品入選《山鄉紀事》、《廣西侗族小說選》等文學選本。著有中篇小說集《我們鄉...
閻長林在六十年代初就曾撰寫革命回憶錄,並編寫成《胸中自有雄兵百萬》一書,於1982年出版發行,將他所了解的黨中央、毛主席和其他一些領導同志在中國革命人轉折時期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展現出來。1985年離休後,在身體健康狀態非常不好的情況下,完成了又一本革命回憶錄《在大決的日子裡》,謳歌了毛澤東主席,朱德...
由於發行有限,年代頗久,現已不易訪求。這部譴責小說反映的,主要是晚清時期湖南、兩廣和福建等地區官場的黑暗現實。同時加上一些議論對當時官場現狀的高度概括,具有警時省世的作用。就小說的寫作手法而言,作者採用的純是寫真紀事。他把自己在當時官場的所見所聞,如實地記載下來,並用《儒林外史》的構篇方式,把...
16.《六十年代國民經濟調整?內蒙古卷》,中共黨史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17.《中國共產黨內蒙古地區史大事記》(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18.《挺起民族的脊樑》,內蒙古自治區新聞出版局批准,2005年9月。19.《駿馬騰飛——內蒙古社會主義建設史圖集》,內蒙古教育出版社,...
譬如六十年代初,北大遵照上頭的旨意,組織批判馮定的兩本書:《共產主義人生觀》、《平凡的真理》。這種場合,與會者不管心裡如何想,都是緊跟上邊的調子,上綱上線,狠揭猛批。大家都發完言,只剩下季羨林,主持人要他也講幾句。季羨林怎么表態?他說,他居然說:“我同意馮定同志的觀點,所以我沒有什麼好講。
二十世紀五十、六十年代撰寫中國與朝鮮等亞洲國家關係史文章多篇,對發展中國和亞洲各國友好關係起了積極作用;對中日文化關係史上的問題,以及兩國文化的異同及其原因也有深入探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主編了《中外文化交流史》,首次提出狹義、廣義和深義文化的論點,使文化問題的討論達到了新的高度。周一良曾多次到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