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綜合性物理化學實用手冊,涵蓋了物理化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實驗操作技術、部分相關大型儀器的使用方法以及部分較實用的物理化學常用數據資料。其特點在於實用性和速查功能,同時簡要介紹了一些新的熱點知識。本手冊理論與實踐兼備,內容豐富,將物理化學工作者日常工作中真正需要查詢的知識儘可能地收納其中。
本手冊不僅可供理工科院校化學及相關專業師生使用,對廣大科學研究、工程技術人員和化學工作者均有參考查閱使用的價值。
目錄
第一篇基本原理
第1章熱力學1
1.1熱力學基本概念1
1.1.1熱力學的一般概念1
1.1.3熱化學基本概念6
1.1.5熱力學第三定律的基本概念11
1.2熱力學基本定律與基本關係式14
1.2.2熱力學第一定律14
1.2.3熱力學第二定律14
1.2.5焦耳定律16
1.2.6赫斯(蓋斯)定律16
1.2.7反應熱與溫度的關係——基爾霍夫(G.R.Kirchhoff)定律16
1.2.8卡諾定理17
1.2.10玻爾茲曼公式18
1.2.11等壓熱容與等容熱容的關係18
1.2.12理想氣體的ΔU和ΔH18
1.2.13理想氣體的絕熱過程方程18
1.2.14等壓熱效應與等容熱效應的關係19
1.2.15熱力學函式之間的關係式19
1.2.16熱力學基本方程19
1.2.17特徵微分方程式和特徵函式19
1.2.18對應係數關係式20
1.2.19麥克斯韋關係式20
1.2.20熱力學判據20
1.2.21化學反應等溫式21
1.2.22吉布斯自由能與溫度的關係式——吉布斯
亥姆霍茲方程22
1.2.23ΔG與壓力的關係22
1.2.24非平衡態熱力學基本關係式22
1.3熱力學量與熱力學狀態函式的計算25
1.3.1不同過程的體積功We25
1.3.2不同過程的熱Q26
1.3.3不同過程的熱力學能變ΔU27
1.3.4不同過程的焓變ΔH28
1.3.5不同過程的熵變ΔS28
1.3.6不同過程的吉布斯自由能變ΔG30
1.3.7不同過程的亥姆霍茲自由能變ΔA31
1.3.8絕熱反應系統極值溫度的計算31
第2章熱力學的套用32
2.1基本概念32
2.1.1多組分系統熱力學的基本概念32
2.1.2多組分系統的組成表示法32
2.1.3氣體混合物熱力學的基本概念33
2.1.4溶液熱力學的基本概念34
2.1.5稀溶液的依數性34
2.1.6真實溶液(非理想溶液)35
2.1.7相平衡的基本概念36
2.1.8典型相圖分析和套用39
2.1.9化學平衡的基本概念53
2.2基本定律與關係式54
2.2.1多組分體系熱力學的基本公式54
2.2.2溶液熱力學的基本定律與關係式55
2.2.3相平衡中的基本定律與關係式58
2.2.4化學平衡的基本定律與關係式59
第3章化學動力學61
3.1動力學的基本概念61
3.1.1動力學的一般概念61
3.1.2複雜反應的基本概念62
3.1.3鏈反應的基本概念63
3.1.5催化反應的基本概念66
3.1.6在溶液中進行的反應69
3.1.7快速反應的研究方法70
3.2.2不同級數反應的速率方程72
3.2.3幾種典型複雜反應的速率方程74
3.2.4反應級數的測定方法75
3.2.5范特霍夫規則77
3.2.6阿倫尼烏斯原理77
3.2.8活化能的計算方法78
3.2.9處理複雜反應的近似方法79
3.2.10基元反應速率理論80
3.2.11光化學基本定律83
3.2.12光化學反應的速率方程83
3.2.13催化反應84
3.2.14快速反應的研究方法87
第4章電化學91
4.1電化學的基本概念91
4.1.1電解質溶液的基本概念91
4.1.2原電池的基本概念92
4.1.3電解池的基本概念95
4.2電化學的基本規律與公式97
4.2.1法拉第定律97
4.2.2電導率和濃度的關係98
4.2.3摩爾電導率與濃度的關係98
4.2.4離子獨立移動定律98
4.2.5強電解質溶液的離子互吸理論99
4.2.6德拜休克爾極限定律99
4.2.7德拜體克爾翁薩格電導理論100
4.2.8Ostwald稀釋定律101
4.2.9可逆電池的表示方法101
4.2.10熱力學與電化學的關係式102
4.2.11
能斯特方程——可逆電極電勢與各組分活度的關係103
4.2.12能斯特方程——可逆
電池電動勢與各組分活度的關係103
4.2.13金屬在電極上的析出規律103
4.2.14塔費爾方程式104
4.3電化學的套用104
4.3.1電導測定的套用104
4.3.2電動勢測定的套用107
4.3.3電解池電極反應的套用112
4.3.4金屬腐蝕與防腐117
4.3.5化學電源的種類122
4.3.6超級電容器130
4.3.7電化學感測器134
第5章界面化學136
5.1界面化學的基本概念136
5.1.1界面與表面136
5.1.2表面功、表面自由能、表面張力136
5.1.3彎曲表面下的附加壓力137
5.1.4彎曲表面上的蒸氣壓137
5.1.5毛細管現象138
5.1.6亞(介)穩狀態138
5.1.7溶液的表面吸附與表面超量139
5.1.8液-液界面的鋪展139
5.1.9表面膜與表面壓140
5.1.10液-固界面的潤濕作用141
5.1.11潤濕作用與接觸角142
5.1.13固體表面的吸附——化學吸附和物理吸附145
5.2界面化學的基本原理、方法與公式148
5.2.1界面的熱力學性質148
5.2.2表面張力與溫度的關係149
5.2.3溶液表面張力與濃度的關係149
5.2.4Young-Laplace公式-彎曲表面下的附加壓力150
5.2.5毛細管中液體升高或降低公式150
5.2.6Kelvin公式-彎曲表面上的蒸氣壓151
5.2.7Yung方程-接觸角與各界面張力的關係151
5.2.8潤濕方程151
5.2.9吉布斯(Gibbs)吸附等溫式152
5.2.10單分子截面積和單分子層厚度計算公式152
5.2.11表面壓與表面張力的關係152
5.2.12Langmuir吸附理論與等溫吸附方程式153
5.2.13Freundlich吸附理論與吸附方程153
5.2.14Temkin equation(焦姆金)吸附方程154
5.2.15BET吸附理論與BET多分子層吸附等溫式154
5.3表面活性劑155
5.3.1表面活性劑的作用155
5.3.2表面活性劑的套用157
第6章膠體和高分子分散系統159
6.1膠體和高分子系統基本概念159
6.1.1分散體系和膠體159
6.1.2溶膠的膠團結構159
6.1.3膠體的動力學性質160
6.1.4膠體的光學性質161
6.1.5膠體的電學性質162
6.1.6溶膠的穩定性162
6.1.8乳狀液與泡沫166
6.1.9牛頓流體與非牛頓流體167
6.1.10觸變性流體167
6.1.11黏彈性流體167
6.1.12凝膠167
6.1.13氣凝膠168
6.2膠體和高分子分散系統的基本理論,方法與公式168
6.2.1布朗運動的位移公式168
6.2.2擴散係數公式169
6.2.3沉降與沉降平衡169
6.2.4瑞利散射公式169
6.2.5電動電位計算公式169
6.2.6高分子的摩爾質量170
6.2.7DLVO溶膠穩定理論171
6.2.8膠體的流變性質173
6.2.9凝膠174
6.2.10乳狀液174
第二篇基本操作技術與儀器
第7章熱化學測試技術與儀器177
7.1熱化學測試技術基礎177
7.1.1溫標177
7.1.2溫度計的種類與適用範圍179
7.1.3常見的溫度計179
7.1.4溫度控制-恆溫槽的組裝與適用範圍196
7.2熱化學測量技術及儀器202
7.2.1量熱技術202
7.2.2量熱計及其測量技術204
7.2.3熱分析測量技術及儀器212
7.3相圖繪製232
7.3.1熱分析法(步冷曲線法)繪製二組分固-液相圖232
7.3.2沸點儀繪製雙液系氣液平衡相圖234
7.3.3溶解度法繪製二元水鹽相圖236
7.3.4溶解度法繪製三組分體系等溫相圖236
7.4.1凝固點降低法測定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239
7.4.2沸點升高法測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241
7.4.3滲透壓法測定聚合物分子量243
7.4.4光散射法測定聚合物的
重均分子量及分子尺寸247
7.4.5黏度法測定高聚物的黏均分子量252
7.4.6高聚物相對分子質量的其他測定方法簡介255
7.5液體飽和蒸氣壓和摩爾汽化熱的測定256
7.5.1實驗原理256
7.5.2測定方法257
7.6反應平衡常數的測定方法257
7.6.1液相反應平衡常數的測定257
7.6.2氣相反應或復相反應平衡常數的測定260
7.6.3藉助動力學研究得到化學反應平衡常數262
7.6.4碘和碘離子反應平衡常數的測定264
7.6.5分配係數的測定265
7.7活度係數測定方法266
7.7.1蒸氣壓法266
7.7.2凝固點降低法268
7.7.3滲透壓法268
7.7.4電化學法268
7.7.5利用鹽效應紫外分光法測定萘在硫酸銨水溶液中的活度係數270
7.7.6色譜法測定無限稀釋溶液的活度係數271
第8章動力學測試技術與儀器274
8.1反應速率測定274
8.1.1化學法274
8.1.2物理法275
8.2反應速率常數測定275
8.2.1一級反應速率常數測定275
8.2.2二級反應速率常數測定278
8.2.5弛豫法測定鉻酸根重鉻酸根離子反應的速率常數281
8.2.6分光光度法測定丙酮碘化反應的速率方程285
8.2.7BZ振盪反應288
8.2.8碘鐘反應289
8.3反應級數確定方法291
8.3.1積分法292
8.3.2微分法292
8.3.3半衰期法293
8.3.4改變物質數量比例法293
8.4活化能測定293
8.5催化反應技術294
8.5.1均相催化294
8.5.2多相催化294
8.5.3酶催化297
第9章電化學測試技術與儀器300
9.1電化學常用配套設備與技術300
9.1.1常用電極300
9.1.2鹽橋311
9.1.3標準電池312
9.1.4檢流計313
9.1.5萬用電錶314
9.1.6電解槽314
9.1.7導體焊接技術316
9.2離子遷移數的測定317
9.3電導及電導率的測量及儀器320
9.3.1電導的測定320
9.3.3電導率測定的套用324
9.4電池電動勢的測定328
9.4.1常用電位差計328
9.4.2原電池電動勢測定的套用332
9.5電鍍、電解和電池技術339
9.5.1電鍍339
9.5.2電解340
9.5.3電池製備技術341
9.5.4超級電容器的工藝流程347
9.5.5電化學工作站348
第10章光學測量技術與儀器375
10.1折射率的測定與套用375
10.1.1折射率375
10.1.2阿貝折射儀375
10.1.3折射率測定的套用 378
10.2旋光度的測定與套用378
10.2.1旋光現象和旋光度378
10.2.2旋光儀基本結構379
10.2.3旋光儀的測定與套用 383
10.3.1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383
10.3.2分光光度計384
10.3.3分光光度測定的套用385
10.4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儀385
10.4.1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法385
10.4.2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儀386
10.4.3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法的套用386
第11章壓力的測量與控制388
11.1大氣壓測定388
11.1.1福廷式氣壓計388
11.1.2定槽式氣壓計390
11.2常壓測量儀器391
11.2.1液柱式壓力計391
11.2.2彈性式壓力計391
11.3真空系統392
11.3.1真空度分類392
11.3.2真空的獲得與真空泵分類392
11.3.3真空的測量395
11.4高壓氣體鋼瓶及其使用399
11.4.1氣體鋼瓶的分類399
11.4.2氣體鋼瓶的使用400
11.4.3常用氣體鋼瓶的外部顏色標誌401
11.5液體飽和蒸氣壓的測定技術405
11.5.1靜態法405
11.5.2動態法406
11.5.3飽和氣流法407
11.5.4Knudsen隙透法409
11.5.5蒸發率法409
11.5.6現代蒸氣壓測量方法409
11.6分解壓的測定及其套用411
第12章界面化學測量技術與儀器414
12.1液體表面張力測定方法414
12.1.1靜態法414
12.1.2半靜態法415
12.1.3動態法416
12.2固體表面張力的測定方法417
12.2.1臨界表面張力測定法417
12.2.2熔融外推法417
12.2.3應力拉伸法417
12.2.4解理劈裂法417
12.2.5溶解熱法418
12.2.6估算法418
12.3接觸角測定技術418
12.3.1固體表面的接觸角測定方法418
12.3.2粉體表面接觸角測定方法419
12.4吸附量測定技術 420
12.4.1動態法421
12.4.2靜態法421
12.4.3液相吸附量的測量方法422
12.5吸附模型確定422
12.5.1繪製吸附等溫線422
12.5.2確定吸附模型 423
12.6固體比表面積測定方法——BET法 423
12.7多孔性物質孔徑、孔徑分布以及固體表面分維值測定424
12.7.1平均孔半徑r測定 424
12.7.2孔徑分布的簡單測定 424
12.7.3固體表面分維值測定 424
12.8表面壓測定及其套用426
12.8.1表面壓測定 426
12.8.2利用表面壓測物質的摩爾的質量426
12.9臨界膠束濃度的實驗測定427
12.9.1表面張力法 427
12.9.2電導法 427
12.9.3增溶法427
12.9.4光散射法427
12.10分子截面積測定427
12.11單分子膜厚度測定428
第13章膠體大分子體系測量技術與儀器429
13.1膠體的製備技術429
13.1.1分散法429
13.1.2凝聚法429
13.2溶膠的淨化430
13.3膠體電動電位測定430
13.3.1巨觀電泳法430
13.3.2微電泳法432
13.3.3電滲法432
13.4大分子溶液黏度測定技術432
13.4.1不同黏度計的介紹432
13.4.2黏度法測定水溶性高聚物相對分子質量437
13.5納米材料製備440
13.5.1液相法440
13.5.2氣相法441
13.5.3固相法441
13.5.4SPD法442
13.5.5超聲場中濕法442
13.5.6自組裝法443
第14章大型測試儀器簡介444
14.1.1紅外光區的劃分444
14.1.2紅外光譜及其譜圖特徵444
14.1.3紅外光譜的產生條件445
14.1.4基團特徵頻率和特徵吸收峰445
14.1.5頻率位移的影響因素449
14.1.6儀器的分類和基本構造451
14.1.7紅外光譜測定技術452
14.1.8紅外光譜圖解析步驟453
14.1.9儀器的使用與維護454
14.1.10典型例題圖譜分析454
14.2拉曼光譜儀459
14.2.1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459
14.2.2拉曼光譜的物理學原理459
14.2.3拉曼位移的定義460
14.2.4拉曼光譜圖460
14.2.5拉曼光譜的特徵譜帶及強度461
14.2.6拉曼光譜的一些基本特徵461
14.2.7紅外光譜與拉曼光譜比較462
14.2.8拉曼光譜的優缺點463
14.2.9拉曼光譜儀的介紹464
14.2.10拉曼光譜儀的操作465
14.2.11儀器的使用與維護465
14.2.12譜圖解析實例465
14.3螢光光譜儀469
14.3.1螢光與磷光的產生過程470
14.3.2螢光光譜類型471
14.3.3螢光光譜的特徵471
14.3.4螢光壽命471
14.3.5螢光量子產率Φ471
14.3.6螢光與物質分子結構的關係471
14.3.7影響螢光的環境因素472
14.3.8螢光光譜儀的主要構造473
14.3.9樣品的準備473
14.3.10測試步驟473
14.3.11濾光片以及光路狹縫和掃描速度的選擇474
14.3.13螢光光譜的套用475
14.4X射線粉末衍射儀476
14.4.1X射線衍射的原理477
14.4.2X射線的產生477
14.4.3儀器基本構造477
14.4.4實驗參數的選擇478
14.4.5X射線粉末衍射譜圖特徵480
14.4.6試樣的要求及製備481
14.4.7儀器操作步驟481
14.4.8X射線粉末衍射分析的套用482
14.4.9X射線粉末衍射儀的日常維護和使用487
14.5掃描電子顯微鏡487
14.5.1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工作原理488
14.5.2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基本結構488
14.5.4掃描電子顯微鏡的樣品製備489
14.5.5分析測試步驟490
14.5.6影響電子顯微鏡影像品質的因素491
14.5.7儀器的維護和使用491
14.5.8掃描電子顯微鏡套用實例491
14.6透射電子顯微鏡493
14.6.1成像原理493
14.6.2透射電鏡的基本結構493
14.6.3試樣的製備494
14.6.4透射掃描的一般操作步驟495
14.6.7透射電鏡操作注意事項497
14.6.8透射電鏡的套用497
14.7.1原子力顯微鏡的基本原理498
14.7.2儀器結構499
14.7.3原子力顯微鏡的基本工作模式500
14.7.4原子力顯微鏡的工作環境500
14.7.5原子力顯微鏡的主要特點501
14.7.6樣品的要求501
14.7.7實驗操作步驟502
14.7.8原子力顯微鏡的使用與維護502
14.7.9原理力顯微鏡的套用503
第三篇常用數據
第15章國際單位制507
15.2國際單位制的輔助單位及其定義508
15.3具有專門名稱和符號的國際制導出單位508
15.4可與國際制單位並用的其他單位509
15.5一些習慣使用單位與國際制單位的換算509
15.6構成倍數或分數的國際制詞冠510
第16章基本物理化學常數511
16.1物理化學常數511
16.2物理化學中主要物理量符號名稱(拉丁文)511
16.3物理化學中的物理量符號名稱(希臘文)513
16.4水在不同溫度下的密度,折射率,黏度,介電常數和離子積常數Kw513
16.5一些有機化合物的折射率(298.15 K)及溫度係數515
16.6一些常見液體的介電常數515
16.7一些有機物的黏度522
16.8常用流體材料的黏度值531
16.9常見氣體的液化溫度(沸點)Tb和固化溫度(熔點)Tm531
第17章熱化學數據533
17.1常見有機物、無機物的熱力學數據533
17.1.1常見無機化合物的標準生成焓、標準生成吉布斯自由能、標準熵和等壓摩爾熱容533
17.1.2常見有機化合物的標準生成焓、標準生成吉布斯自由能、標準熵556
17.2其他558
17.2.1一些無機物的等壓摩爾熱容與溫度的關係558
17.2.2一些有機物的等壓摩爾熱容與溫度的關係 564
17.2.4無機化合物在水中的標準摩爾溶解焓和標準溶解吉布斯自由能567
17.2.5一些離子在水中的
標準摩爾生成焓、標準摩爾生成吉布斯自由能、標準熵和等壓摩爾熱容568
17.2.6一些鍵能數據(298.15K)570
17.2.7常見物質的
飽和蒸氣壓與溫度的關係571
17.2.8純水的飽和蒸氣壓與溫度的關係572
第18章溶液熱力學和相平衡熱力學數據574
18.1溶液熱力學數據574
18.1.1不同溫度下氣體在水中的亨利常數574
18.1.2常用酸、鹼、鹽溶液的活度係數(298.15 K)580
18.1.3稀溶液的依數性常數583
18.2相平衡數據584
18.2.2一些溶劑與水形成的二元共沸物584
18.2.3某些水-鹽的最低共熔溫度585
18.2.5部分無機化合物的共熔586
18.2.6部分單質氣體的臨界常數586
18.2.7某些有機化合物的臨界常數588
18.2.8某些無機化合物的臨界常數592
第19章電化學數據594
19.1電解質溶液594
19.1.1常見離子水溶液中無限稀釋時的摩爾電導率594
19.1.2一些電解質水溶液在不同濃度時的摩爾電導率594
19.1.3不同濃度的KCl溶液在不同溫度下的電導率κ595
19.1.4常見有機液體的電導率596
19.1.5某些熔融電解質中陰陽離子的遷移數598
19.2金屬電阻率及其溫度係數598
19.3可逆電池的電極電勢599
19.3.1標準電極氫標還原電極電勢599
19.3.2常用參比電極的電極電勢及溫度係數611
19.3.3不同溫度下飽和甘汞電極(SCE)的電極電勢611
19.3.4甘汞電極的電極電勢與溫度的關係612
19.3.5韋斯頓(Weston)標準電池電動勢不同溫度的校正值612
19.4不可逆電極過程 612
19.4.1常見氣體在不同電極上的超電勢(過電位) 612
19.4.2水溶液中各種電極上氫的超電勢(過電位)——塔菲爾(Tafel)公式中的參數值a, b及
交換電流密度i0(i=1A·cm-2)614
第20章動力學數據615
20.1簡單級數反應的動力學參數615
20.1.1一些典型反應的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A的值615
20.1.2某些三分子反應的動力學參數616
20.2複雜
反應動力學若干平行反應的正向與逆向的反應速率常數616
20.3氣相反應動力學617
20.3.1某些物質
熱分解反應的活化能及其相應鍵的斷裂能617
20.3.2一些包括原子和自由基的雙分子置換反應的動力學參數618
20.3.3幾種混合氣體的爆炸極限618
20.4液相反應動力學619
20.4.1
五氧化二氮在不同溶劑中進行分解反應的動力學參數619
20.5酶催化動力學620
20.5.1某些酶的活性——轉換數620
20.5.2某些酶反應的米氏常數Km值620
20.6光化學反應620
20.6.1幾種常用光源的波長及強度值620
20.6.2同一反應在氣相和液相中的量子產率比較621
20.6.3某些溶液中光化學反應的量子產率621
第21章膠體和界面相關數據623
21.1界面化學常用數據623
21.1.1不同溫度下水的表面張力σ623
21.1.2常見無機物的表面張力623
21.1.3常見有機化合物的表面張力624
21.1.4水與某種液體(2)之間的兩相界面張力630
21.1.5汞與某種液體(2)之間的兩相界面張力630
21.1.6部分有機液體對金屬固體的接觸角631
21.1.7水對部分有機化合物的接觸角631
21.1.8作為吸附質分子的截面積632
21.2表面活性劑數據632
21.2.1某些表面活性劑在水溶液中的臨界膠束濃度cmc632
21.2.2臨界膠束濃度與碳氫鏈結構的關係633
21.2.3部分表面活性劑的膠束聚集數634
21.2.4部分表面活性劑在水溶液的飽和吸附量和分子最小截面積634
21.2.5部分表面活性劑的Kraff點635
21.2.6部分表面活性劑的HLB值635
21.3膠體化學常用數據641
第22章部分儀器常數642
22.1熱電偶熱電勢與溫度換算表642
22.1.1鉑銠-鉑熱電偶(分度號LB-3;新分度號S)642
22.1.2鎳鉻-鎳矽(鎳鉻-鎳鋁)熱電偶(分度號EU-2;新分度號K)648
22.1.3鎳鉻-考銅熱電偶(分度號EA-2;分度號E)653
22.2熱電阻與溫度換算658
22.2.1鉑熱電阻分度表(分度號:Pt100)658
22.2.2銅熱電阻分度表(分度號:Cu50)662
22.3恆溫槽常用加熱浴種類663
22.4常用冷卻劑663
22.4.1一種鹽、酸或鹼和水或冰組成的冷卻劑663
22.4.2兩種鹽和水組成的冷卻劑665
22.4.3兩種鹽和冰組成的冷卻劑665
22.4.4乾冰冷卻劑和氣體冷卻劑666
附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表668
參考文獻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