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健為

牟健為

牟健為,山東煙臺市人, 大學學歷 。中共黨員、著名航空攝影家,《中國航空報》首席攝影記者、建國五十年突出貢獻攝影工作者、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現為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學術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牟健為
  • 國籍:中國
  • 職業:攝影記者
  • 主要成就:著名航空攝影家《中國航空報》首席攝影記者
  • 性別:男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出版著作,

人物生平

歷任:解放軍報駐老山前線記者;海軍北海艦隊攝影記者;海軍航空兵攝影記者、宣傳科長副處長;人民海軍報主任記者(師職);中央電視台《軍事攝影縱橫》節目主持人;中國攝影函授學院副院長;華光攝影藝術學院教授、執行院長;《國際航空》《航空知識》《兵器知識》《環球飛行》《航空世界》雜誌編委;
經歷:多次參加重大軍事行動和突發事件採訪;數十次乘潛艇驅逐艦遠航,並隨艦艇編隊週遊世界;連續20年春節在採訪偏遠基層艱苦部隊過年;擔任老山前線攝影記者期間,4次通過“生死線”,多次隨偵察兵敵後撲俘;
從事航空攝影20餘載,乘幾十種軍用民用飛機升空航攝數千架次。其中挑戰生理極限,乘殲擊機航攝32架次。首次在萬米高空拍下殲擊機發射火箭、飛彈等照片。

主要成就

榮立:二等功1次 三等功7次;
曾獲:建國五十年突出貢獻的攝影工作者;全國航空航天攝影大賽綜合大獎;中國人全國攝影大賽特等獎;道路交通全國攝影大賽金獎;多次獲國際影展、全國影展、全國新聞攝影年賽金、銀、銅獎;多次獲解放軍攝影藝術獎等,攝影及論文獎200餘項;

出版著作

出版:出版攝影畫冊、攝影文集等著作8部
發表:攝影作品萬餘幅,攝影論文百餘篇,文稿百餘萬字。
在我的軍事攝影生涯中,經歷過許多次生生死死的艱險。許多次是在未知的情況下被推上死亡的邊緣,那樣的生死考驗並不可怕,在倉促間也無法去體味生命的寶貴。而在受命作為解放軍報駐雲南老山前線值班記者,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奔命,生死對我來講是可預知的,任何前往戰區的人都必須抱有必死的決心,而面對將要告別人生的現實,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
在進入老山戰區的前一個月,我並沒有置身於死亡的交火中心。在炮火和硝煙中,我體味著生死衝撞中人性的變化。我知道要從和平軍人走進戰爭,必須儘快適應戰爭的環境和心境。
清晨,我開始踏向通往生死線的道路。
離開戰車,我和兩位警衛員徒步走了兩個小時野戰戰壕,敵人的炮火在頭上和身邊炸響,因為有百分之二十以上是空爆彈,也就是在空中炸開的炮彈,所以,任何逃避動作都是無濟於事的。一發炮彈在當空炸開,我的鋼盔受到狠命一擊,我拾起了身邊那塊燙手的炸彈皮。我們在齊胸的泥漿中前行。我只帶了一台135相機、一台傻瓜相機、一把手槍。天氣熱得像把人烤焦,身上只穿了褲頭背心。那坑道泥漿中有死人的肢體和動物的腐肉,發出陣陣惡臭。
我們來到了“百米生死線”的跟前,到了這裡我才弄明白,本來可以挖出戰壕的土地,在這變成了一片硬石“植被”。這裡的石頭被炸成碎末,全被硝煙燻成了黑色,方圓百米所有的林木被炮火炸平,這片曠野無遮無攬。而對面就是敵占區,一片茂密的灌木叢林,敵人的直射武器可以控制這裡的通行。炮彈連續在這裡炸響,槍彈在石子堆里鑽個不停。這時對面幾個軍工戰士背著物資跑過去。忽然一聲炸響,一個戰士的頭部、肩部被掀掉了一半,黑色的血,白色的腦漿塗了一身,但他人沒死,一陣慘烈的嚎叫撕裂著我的心。他被一個戰士拖著從我身邊衝進戰壕。我有生第一次見到這種戰爭的恐怖,一下子震暈了。
只聽著那位擔任警衛的班長對我說:“這裡不能久呆,我先跑;敵人的武器會追著我打,你再跑,那時敵人槍口轉不回來,當他們轉過來打你的時候,我們後邊一個再跑出來吸引敵人火力。你會是絕對安全的。”說完,他轉身向槍林彈雨中衝去。這時我腦中一片空白,竟然一屁股坐在戰壕里,轉而意識中出現了一個清晰的想法:我沒有明天了,再見不到女兒了。“跑跑,快跑!”班長在前邊喊著,可我雙腿軟軟的,像失去了知覺不聽使喚。後邊的戰士狠狠地踢了我一腳:“晚了晚了!來不及了,我再跑出去,你跟著跑,你不跑就自個回去吧,我們倆要去前沿了。”這時我逐漸清醒過來,前面就有我的戰友,而留在這裡再也沒有人管我了,於是,我跟著戰士竄出戰壕,腳下是高低不平的碎石,鞋裡滿了泥水,我撞撞地向前跑去,突然腳下一滑,重重地摔在亂屍堆里,炮火在身邊爆炸,槍彈從耳邊呼嘯而過……前邊的戰士不顧危險端起衝鋒鎗向對面敵占區掃射,他在吸引敵人火力,先前跑入對面戰壕的班長也奮不顧身再次鑽出戰壕向敵人射擊,我爬起身來,連滾帶爬安全進入了戰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