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癬狀

牛皮癬狀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病,俗稱“牛皮癬”。多數患者在冬季加劇,夏季減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牛皮癬狀
  • 病種:皮膚病
  • 分類:真菌
  • 同義詞:銀屑病
簡介,治療,

簡介

牛皮癬狀的病因不明,可能與病毒和鏈球菌感染、遺傳、脂肪代謝障礙以及內分泌腺或胸腺機能障礙有關。季節改變、精神創傷、外傷、預防接種等能誘發本病。銀屑病分為尋常型和特殊型兩種。尋常型銀屑病最常見,初起為紅色丘疹,擴大後形成大小不等的斑片,上面有銀白色鱗屑,層層相疊如雲母狀;如將鱗屑颳去,基底露出鮮紅、平滑光亮的薄膜,再刮即有點狀出血現象。皮疹呈滴狀、錢幣狀、地圖狀等多種形態。好發於頭皮、四肢伸側,尤其膝關節伸側及其附近,常呈稱分布。除皮膚損害外,也可侵犯指甲和黏膜。自覺有不同瘙癢。特殊型銀屑病很少見,可有泛發的膿胞、關節損害及紅皮症等。

治療

本病病程較長,經久不愈,目前尚無特效治療。局部可用無刺激性軟膏外搽,如10%硼酸軟膏、10%尿素霜、5%白降汞、水楊酸軟膏等。搽藥前,先用熱水肥皂將鱗屑洗去。全身治療可用普魯卡因靜脈封或肌注維生素B12,內服維生素C葉酸等。也可採用中藥治療。用中成藥首烏片配合磁朱丸治療:內服首烏片,每次5片,每日2-3次,磁朱丸每次服6克,每日2次,開水送服,至愈為止。紫荊皮、生半夏各9克,斑蝥3克,共研細粉,白酒浸透調勻,用藥蘸搽患處。斑蝥10個,肉桂、高良姜、細辛各1.5克,白酒150毫升。共浸泡7天,再加甘油30毫升攪勻。用時先將患部先軟,再將藥酒輕輕塗上(注意不要塗在好皮膚上),每日或隔日1次。丁香5克,斑蝥7個,紅娘7個,廣木香3克,共研末,再用醋浸泡7日後,每日取適量塗擦患處1-2次即可。荊芥、花椒、龍膽草、地膚子各15克,防風12克,蟬蛻18克,白鮮皮、白花蛇舌草各26克,黃連8克,槐米16克,烏梢蛇13克,薏苡仁30克。每日一劑,連服10-20劑,主治頑固性牛皮癬。氣候適宜時也可用煎過的藥渣再煎後外洗,效果更佳。取鮮地椹子的果實適量,搗爛後摻入1/10的冰片,以減少疼痛。先將患處洗淨,再將藥塗患處,用布包紮,2-3小時後將藥除去。如患部大於10×10cm時,應分次塗藥,以防劇痛難忍。(地椹子又名野椹子、回回蒜,為毛茛科植物)取雞蛋一個,打一小孔,去清留黃。將蛋中灌滿醋,糊住洞口後放七天。用時先把患處用鹽水洗淨,把蛋黃和醋攪勻,塗於患部。早晚各一次。生苦杏仁(多少不限)搗成末,加食醋調成糊狀,攤在布上敷於患處(患處要先清洗乾淨)皮膚上,繃帶固定,24小時更換新的。輕者連續敷4-5次即愈,頑固性的可增敷數次。透骨草、艾、粗鹽各50克。先將粗鹽入鍋炒至發黃,再與前2味同入鐵盆中,倒入大半盆開水,置火上熬開。待水溫適宜後洗患處,每次15-20分鐘,每晚1次。每劑藥可連用3次。每次洗完後擦乾,將紅黴素軟膏或克霉唑軟膏塗於患處。用藥期間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患部勿接觸冷水。鮮貓眼草(又名澤漆)適量,擠出白汁塗患處,每日數次。斑蝥10克,藥用酒精150克,同入瓶內泡7天。用藥棉蘸藥液擦洗患處,一直到起水泡(千萬不要用針挑破,到一定程度水泡會自破,水即流出)。3天后水泡皮自行脫落,不留疤痕,不再復發。輕粉3克,槐米9克,黃丹0.9克。將槐米炒黃,壓細後與輕粉、黃丹混合均勻,再研為細粉。晚上用大米湯沖服,每隔五天服一劑。服前用金銀花煎水1-2碗服下為藥引(因輕粉為汞製劑,慎用)。(註:輕者用輕粉1.5克即可,重者用3克;服藥後身上可能出現水泡、脫皮等現象,一般5-7天即可消失;本方對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濕疹亦有療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