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癟是黔東南地區非常獨特的一種食品,深受侗族苗族同胞的喜愛,作為地道的特色菜,被黔東南少數民族視為待客上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牛癟菜
- 主要食材:牛肉
- 口味:鹹鮮味
- 工藝:燉
簡介,材料,牛癟菜的做法,菜品特色,
簡介
難度:初級入門
人數:2人份
準備時間:5分鐘
烹飪時間:<60分鐘
材料
牛肉1塊
牛癟200克
調料色拉油適量
蔥適量
姜適量
蒜適量
花椒適量
石菖蒲適量
藿香適量
川芎適量
紅辣椒適量
牛癟菜的做法
鍋中放蔥姜蒜爆香,放入新鮮的牛肉絲,爆炒五分鐘左右,然後將牛癟倒入牛肉中(如果做火鍋則至少放入現有牛肉的兩倍。如果是炒牛肉則放少些,拌後炒到半乾即可以了),煮上十來分鐘,最後放些五石菖蒲、藿香川芎等香料即可出鍋
倒入牛癟後,在鍋里煮一會牛肉即可。當地人一般是將做好的牛癟倒入火鍋中,一邊燉,一邊慢慢享用啦
這就是“牛癟”,好多外地人一下子可能不一定能接受。
菜品特色
牛癟是黔東南地區非常獨特的一種食品,深受侗族苗族同胞的喜愛,作為地道的特色菜,被黔東南少數民族視為待客上品。牛癟這個名字也很奇特,外鄉人可能從來就沒聽說過有這道菜品。我們在貴州從江縣城,看到大大小小的飯店招牌上的“牛癟”字樣,大家紛紛猜測,這個“牛癟”到底是什麼東西呢?有人猜啥牛雜牛內臟,有人猜牛鞭,有人猜牛肺,五花八門猜什麼都有,就是沒有人能猜到。
那么“牛癟”到底是什麼東西呢?牛癟實際上是一種液體。當地人將牛宰殺後,把牛胃及小腸里未完全消化的內容物拿出來,擠出其中的液體,加入牛膽汁及佐料花椒、生薑、陳皮、香草等,放入鍋內文火慢熬,煮沸後將液體表面的泡沫、雜質等用絲瓜咯多次過濾,去渣乾淨後的粘稠液體就是牛癟了。所以牛癟又被稱為“百草湯”。
食“牛癟”古已有之。據宋代朱鋪著《溪蠻叢笑》記載:“牛羊腸臟,略洗擺羹,以饗食客,臭不可近,食之則大喜。”因為牛食百草,其中許多是草藥,而且牛膽有消炎、牛黃有清火瀉熱的功效。所以,包含了牛的消化胃液的“牛癟”既是一味獨特的美食,還具有消炎解表、治療炎症和感冒等功用。
作為一名資深吃客,偶知道這種看上去髒兮兮的食材,既然能得到當地人的喜愛,必有其獨具魅力的地方。偶深深為自己是第一次知道“牛癟”這么獨特的食材而慚愧。所以,在飯店裡點了這道菜後,偶就溜到後廚,一定要親眼去見識一下,這種神秘食材的模樣。大廚見我好奇,也很配合偶,讓我拍下了製作牛癟的全過程。
我對牛癟總體感覺是:未煮之前,聞著有股腐草味,煮菜時鍋中飄出淡淡的牛糞味,仿佛把人帶到了鄉間田野,讓人感覺到原生態,非常的田園。做好後上桌,整道菜帶點淡淡的青草香,初入口,並沒有感覺到有什麼異樣,品後味,帶點微苦;但吃到後來,就感覺不到苦味,反而是越吃越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