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識讀本:考古學的過去與未來

牛津通識讀本:考古學的過去與未來

《牛津通識讀本:考古學的過去與未來》趣味橫生,折射出了考古學的持久魅力。考古作為一種消遣、一份事業和一門學科而獨具吸引力。它囊括了整個地球,求索二百五十萬年的歷史。從沙漠到叢林,從深穴到高峰,從石器到衛星照片,從現場挖掘到抽象理論,考古學與幾乎所有的學科相互交叉,試圖重建過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牛津通識讀本:考古學的過去與未來
  • 外文名:Archaeology: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 作者:保羅•巴恩 (Bahn P.)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英語
  • ISBN:7544732681
  • 品牌:江蘇譯林
  • 譯者:覃方明
  •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 頁數:108頁
  • 開本:16
  • 定價:25.0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名人推薦,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牛津通識讀本:考古學的過去與未來》由古物研究會會員、《考古學》雜誌(紐約)特約編輯保羅·巴恩撰寫,折射出了考古學的持久魅力。南京博物院前院長梁白泉作序推薦。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保羅·巴恩 譯者:覃方明

保羅·巴恩,古物研究會會員,《考古學》雜誌(紐約)的特約編輯。翻譯和編著過多本考古學方面的著作,同時還擔任電視台考古節目的主持人。

圖書目錄

前言
導言
1考古學的起源與發展
2確定年代
3技術
4人們怎樣生活?
5人們怎樣思想?
6居所與社會
7事物如何與為何改變?
8少數與女性
9將過去呈現給公眾
10過去的未來
索引
英文原文

序言

梁白泉
馬克思在講到一般意識形態和德國哲學時說:“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歷史可以從兩方面來考察,可以把它劃分為自然史和人類史。”說到歷史,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人類自身的歷史。
什麼是我們自身的歷史?一般將其理解為以文字記錄的歷史文獻。可是,無論中外,自古以來就有人對此持懷疑的態度。
“疑”字多義。《詩·大雅·桑柔》:“靡所止疑”,毛傳“疑,定也”;《儀禮·士相見禮》:“凡燕見於君,必辨君之南面,若不得,則正方不疑君”,注“疑,度也”;《逸周書·王佩解》:“時至而疑”,注“疑,猶豫不果也”;《說文解字》:“疑,惑也”,“惑,亂也”;宋《廣韻》:“疑,恐也”、“不定也”。
《後漢書·桓譚傳》:“數從劉歆,揚雄辨析疑異”;《曹褒傳》:“互生疑異,筆不得下”;《鄭玄傳》:“聞玄善算,乃召見於樓上,玄因從質諸疑義”;陶淵明《移居》中的名句:“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南宋朱熹在《近思錄·致知》中指出:“學者先要會疑”;近代胡適也提到,“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
在西方,17世紀的笛卡爾(René Descartes,1596—1650)認為以懷疑方法可以找到不容置疑的真理,對“懷疑論”(skepticism)的影響很大。
歷史是什麼?從認識論出發,當今的史學家如詹京斯(Keith Jenkins,1943— )等,大力鼓吹“後現代”(postmodern)史學。後現代史學家的觀點有:歷史是“一門科學或一門藝術”,“歷史可說是一種語言的虛構物”,“其內容為杜撰的與發現的參半”。人們因而要問:歷史在多大的程度上是可信的呢?
今天,我們歷史學的工作者習慣於把歷史學的組成分為三個基本部分:一是歷史文獻,如我們的《二十四史》、《二十五史》等等;二是民族學(ethnology)、民族志(ethnography),特別是15世紀以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等西方殖民國家在世界各地調查、記錄下來的那些原始土著居民的現狀和知識,如摩爾根(L.H.Morgan,1818—1881)的《古代社會》等等;三是18世紀中葉以來因發掘義大利龐貝古城、埃及陵墓、美索不達米亞和小亞細亞遺址而建立起來的考古學,其中著作很多,舉不勝舉,例如柴爾德(V.G.Childe,1892—1957)的《青銅時代》、《工具發展小史》等等。
關於歷史文獻,人們大多深信不疑。因為列強侵略,西方思潮湧入,學者反躬自省,對古文獻的價值產生懷疑。近代梁啓超指出:《二十四史》不過是一部“帝王家譜”,是帝王家族的“相斫書”。上世紀30年代,以胡適、顧頡剛、錢玄同等學者為首的“古史辨派”曾對我們的古史全面質疑。馮友蘭又提出“信古、疑古、釋古”三階段的歷史劃分。
西方16世紀啟蒙思想家、懷疑論研究者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1533—1592)告誡人們,不要“知之最少,信之彌篤”。
克羅齊(B. Croce,1866—1952)指出“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意思是說一切歷史都必須從當代出發,歷史總是後人或別人的論述,只反映了後人或別人的歷史觀。
英國古典學者、歷史學家伯里(J. B. Bury,1861—1927)提出了嚴厲而苛刻的要求:“歷史是一種科學——一點不多也一點不少。”
於是詹京斯在他的《歷史的再思考》一書中感嘆“我們永遠無法真正知道過去。”
民族學記錄的原始民族或處於母系或父系社會,或處於奴隸制或農奴制社會。民族學家說:他們或多或少地證明了今天先進民族曾經經歷過的歷史階段。但這只是推測,只是可能,只是“例子”,而不是“證據”。列寧(V. Lenin,1870—1924)說過:“例子不是證據”,例子只是類似的可資比較的東西,證據是事物的全體或局部。
看來,只有考古學,由於遺址、遺蹟、遺物的直觀性,具體性,原生性和生態性,才能比較好地幫助我們認識“歷史”。考古學並非萬能。第一,由於自然、人為的原因,先人的遺存已經大量消失,僅存者難以展示他們生存的全貌;第二,它需要多學科的專家參與進來,共同認識和解讀;第三,正如我們認識、解讀古代文獻一樣,存在著類似“六經注我”還是“我注六經”的問題,做到完全的客觀和準確仍是非常困難的。
我國的考古學從西方輸入,百年來成果輝煌,證明了我們的古史基本可信,我們仍然需要繼續引進西方的成果。
本書作者保羅·巴恩(Paul Bahn)是英國著名考古學家、翻譯家和考古節目主持人,1979年獲劍橋大學考古學博士學位,發表論著四百多篇,出版專著八部,其中部分被列入大學考古專業的參考書目。他善於把高深、艱澀的學術概念用通俗、活潑、有趣的文字表達出來。他說:“如果考古學不能給人們帶來快樂,那它就一錢不值。”在今天這個繁忙喧囂的社會中,這非常符合讀者的需要。不少諾貝爾獎的獲得者都強調學習要儘量與興趣相結合,且要持之以恆。本書為你打開了一扇古老的門,請你不要輕易將此門關上。
希望本書的閱讀過程能夠給你帶來快樂!

名人推薦

非常生動,絢爛無比,娓娓道來,細緻入微……帶你探訪考古學的珍奇世界。
——牛津大學歐洲考古學教授 巴里·康利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