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囊尾蚴病

牛囊尾蚴病

牛囊尾蚴病(Bovine cysticercosis)也叫做牛囊蟲病,是由牛囊尾坳,又稱牛帶絛蟲的幼蟲而引起、發生在牛身上的一種寄生蟲病。

牛囊尾蚴病主要是由於食入被蟲卵污染的飼草或者存在絛蟲蟲卵的糞便而出現發病。牛囊尾蚴病會使牛喪失食用的價值,而且發病率較高。

預防牛囊尾物病,必須要嚴格堅持“預防為主”的基本原則,避免病從口入,採用管、檢、疫等綜合治理措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牛囊尾蚴病
  • 外文名:Bovine cysticercosis
  • 別名:牛囊蟲病
  • 病 原:牛帶絛蟲
  • 為害物種:牛
病害學史,病原特徵,牛囊尾蚴,牛帶絛蟲,為害症狀,分布範圍,流行情況,診斷方法,防治措施,預防措施,控制措施,

病害學史

牛帶絛蟲感染早在公元前1500年就有記載,並被認為是最早的寄生蟲之一。

病原特徵

牛囊尾蚴與其他絛蟲區分的特點為孕卵子宮每側有15~30個分支,是隨著蟲體的生長,孕節可自動地排出體外。幼蟲是一半透亮的橢圓形囊泡,內有一乳白色小結。將牛囊尾蚴壓片鏡檢,可見頭節上有4個圓形吸盤,沒有頂突和小鉤。

牛囊尾蚴

牛囊尾蚴與其他絛蟲區分的特點為孕卵子宮每側有15~30個分支,是隨著蟲體的生長,孕節可自動地排出體外。幼蟲是一半透亮的橢圓形囊泡,內有一乳白色小結。將牛囊尾蚴壓片鏡檢,可見頭節上有4個圓形吸盤,沒有頂突和小鉤。
成熟的牛囊尾呈灰白色,為半透明的囊泡,直徑約1米。囊內充滿液體,囊壁一端有一內餡的粟粒大的頭節,直徑約有1.5~2.0毫米,上有4個吸盤無頂突和小鉤。

牛帶絛蟲

為乳白色,帶狀,節片長而肥寬,全蟲長有5~10米,最長可達25米以上。頭節略是方形,上有4個吸盤,但無頂突和小鉤。頭節後為短細的頸部。鏈體由1000~2000個節片組成從前向後分幼節、成節和孕節三種節片。每一成節具唯雄生殖器官各一套巢只分2葉,睪丸300~400個。孕節中子宮分支較整齊、每側約15~30個分支,內含蟲卵。
蟲卵:呈球形,黃禍色,外膜較厚,棕黃色,由許多稜柱體組成,在光鏡下呈放射狀的條紋大小為30~40微米x20~30微米,內六鉤。

為害症狀

  1. 初期症狀顯著,最初幾天體溫可上升到 40~41°C,慮弱腹瀉,甚至反烏消逝,長時光躺臥,有時可引起宿主死亡。
  2. 病牛在感染後 8~10 天,耐過這個時期後,囊尾呦到達肌肉後症狀即可消逝。

分布範圍

牛囊尾蚴病呈世界性分布,以亞洲較多。中國除西藏內蒙古、四川、廣西的若干地區因食用未熟的牛肉習慣而呈地方流行性外,其他各地均為散發。

流行情況

牛感染囊尾呦與人的排便及牛的飼養方式有關。凡患牛帶吻絛蟲的病人,所排糞便中必有孕節和蟲卵蟲卵在外界可存活8星期以上,如污染了牧地、飼料與飲水,被牛吞食後即感染。

診斷方法

牛感染囊尾呦後,初期體內主要是幼蟲移行,此時會表現出明顯的症狀,通常是體溫升高體質虛弱,反烏減弱或者完全消失,伴有腹瀉,有時甚至造成死亡,但如果囊尾暢寄生在肌肉內,在其發育後則基本上不會表現出任何臨床症狀。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牛囊尾暢主要在舌肌、咬肌、頸肌、肩脾肌以及臀肌等處寄生,通常在屠宰過程中才會被發現。

防治措施

預防措施

  • 防止牛感染囊尾呦病必須認真執行“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格防止病從口入,採取驅、檢、管綜合治理。
  • 牛群採取放牧飼養時,必須選擇到無污染的牧地和牧道進行。

控制措施

  • 大面積開展牛囊尾呦病的普查工作,對已經確認感染的病牛要及時使用藥物將體內蟲體驅除,儘可能不養貓、犬等動物,或者對其進行嚴格管理,必須飼養時也要定期進行驅蟲,常按體重使用50毫克/千克吡喹酮。
  • 驅除的蟲體和排出的類便要一起運至指定地點進行無害化處理,確保將病原體消滅,避免污染環境。
  • 對於病死牛屍體,不允許用其內臟餵犬,而是要繼續嚴格消毒,並使用滅蟲藥處理後採取深埋處理。
  • 按照國家標準《畜禽病害肉屍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規程》(GB16548-1996)的規定,無論感染何種程度的囊尾呦病,都要對其採取無害化處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