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皮瘺

牙源性皮瘺又稱牙齒竇道,是由慢性根尖周炎發生膿腫,膿液從皮膚開口排出,形成瘺孔或炎症性結節的疾病。發病初期常有牙痛史,數周后在牙根尖相應的部位有腫物形成。

基本介紹

  • 別稱:牙齒竇道
  • 英文名稱:odontogenic cutaneous  fistula
  • 就診科室:口腔頜面外科
  • 常見病因:多由與牙齒相關的化膿性感染引起
  • 常見症狀:紅色小丘疹或癤腫樣損害,逐漸增大,繼而表面糜爛、破潰、排膿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

病因

牙源性皮瘺多由與牙齒相關的化膿性感染引起,因牙齒齲壞等因素最終導致牙髓壞死,最後進展為慢性根尖周炎,可有膿液穿過根尖周骨質、骨膜、皮下結締組織等,並形成皮膚肉芽腫或瘺口。

臨床表現

牙源性皮瘺初始常為一紅色小丘疹或腫樣損害,逐漸增大,繼而表面糜爛、破潰、排膿,呈化膿性肉芽腫外觀,損害周圍軟組織,使之呈現大片紅腫,觸之有彈性及波動感。損害可出現於眼內眥至頸部的皮膚,但最常見於頦部、下頜部、頰部及鼻旁等處。口腔檢查可見頰黏膜糜爛,病牙中心發黑或有缺損,可搖動。局部淋巴結增大並有壓痛。

檢查

組織病理檢查顯示蜂窩織炎及肉芽腫樣改變。牙尖周X線顯示為根尖瀰漫的X線可透性區伴慢性尖周膿腫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皮損特點、X線檢查、組織病理學特徵即可診斷。

鑑別診斷

本病需與化膿性肉芽腫、放線菌病、鱗狀細胞癌、下頜骨的骨髓炎、先天性瘺管、深部真菌病等疾病鑑別。

治療

拔除病牙或行根尖周膿腫根管治療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