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牆頭堯峁
- 所屬地區:中國西北
- 地理位置:府谷縣城東北50公里處
- 面積:12平方公里
- 人口:1500多人
村名由來,村制沿革,家族淵源,遺址景觀,民居民俗,鄉村記事,代表人物,
村名由來
關於堯峁村名的由來,有三種說法。據清乾隆四十八年《府谷縣誌》記載:四里後馮家會,五里窯峁,黃河至此小折而北。古人在山樑峁掘窯洞居住,取名窯峁。
另一種流傳,顧名思義,應與歷史上的堯有關。相傳,堯主僕二人西行巡視天下百姓疾苦,治理黃河洪水泛濫,一日路經此地時已是黃昏時分,為不打擾百姓,堯便悄悄地住了下來,仁慈愛民的堯顧不上休息,天不亮就悄悄走了。人們為紀念堯的大恩大德,便將這個山村叫作堯民村。聽上輩說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村中有過關於“堯民”村捐糧建祠堂碑記,現不知去向。
第三種流傳,在兵荒馬亂年代,將軍怕地名。堯峁村北一小地名叫“史家溝”,有一年一夥軍隊途徑此地,便打問這是什麼地方,村民告訴這是“史家溝”,軍中首領再問,再往前走是什麼村子,村民告訴是“堯民”村,軍中首領把“堯民”錯聽為“要命”,軍中首領心想這裡是“死家溝” 再往前走是“要命”村,感到不吉利很晦氣,出師不利,於是命令眾軍調頭原路返回,村里因此免遭戰亂之苦。後人慢慢聽覺“堯民”與“要命”諧音不好聽,後改稱為堯峁。
村制沿革
明朝實行都甲制,縣下設定都,都下設定甲。清康熙元年前,府谷有6都,即大堡都、太平都、合河都、輯和都、豐衍都、寧鎮都,堯峁屬合河都。乾隆年間,府谷又以方位劃分為4鄉10地方227村,堯峁屬東鄉黃甫地方。民國二十二年(1933),國民黨為加強統治,實行保甲制,全縣編23聯保轄110保1600甲,堯峁屬麻地溝聯保。民國二十九年(1940),府谷劃8鎮,即榮貴鎮、君子鎮、鳳凰鎮、天平鎮、松翠鎮、花塢鎮、連城鎮、西津鎮,堯峁屬君子鎮四保。1948年府谷解放後,堯峁設為一鄉,屬麻鎮八區公所。1956年3月堯峁屬一區麻鎮。1958年12月堯峁組建星光大隊,屬麻鎮公社。1961年9月成立堯峁人民公社,公社所在地堯峁,後遷進牆頭村,改成為牆頭人民公社。撤銷星光大隊改為堯峁生產大隊,劃分6個生產小隊,屬牆頭公社。1984年5月堯峁生產大隊改稱為堯峁村民委員會,屬牆頭鄉。全村劃分6個村民小組,分前堯峁、後堯峁,有後沙坪、喬家溝、大灘溝、大溝堰、圍墕梁等小地名。2011年6月屬牆頭農業園區。
家族淵源
據《張氏家譜》記載,先祖張君治共生九子,於明永樂七年(1410)攜妻陳氏帶子威、子祜、子丸三子由陝西鄜州洛川樓房塬遷徙至堯峁,世系清河,區劃合河都九甲。先人奉詔遷徙至此,伐林拓荒、耕作漁獵、結繩記事、繁衍生息,數年後為名村望族。家族從四世分支五門,堯峁為大門,其他四門分別移居在海則廟的西峁、尖堡則、磁窯溝、柏林殿,系同宗同族。家族世系用字輩譜排列,從一世到一百世依次為:君子言志訓、茂立世大正、成法章興榮、振文建嘉敬、廣學才思敏、孝友傳宗本、富國維吉昌、仁智永安邦、乾坤行忠良、朝士懷福祿、賢惠尚培根、明令希公常、昭寒慶繁瑞、崇德宏東方、和樂肇久裕、鳳啟益煥炳、祖恩念澤遠、承運頌時康、彥繼萬代盛、欽紹守紀綱。瓷窯溝的張氏莊園鐫刻“九世遺謨”和“積善家風”八個大字,這八個大字既是張家的祖訓,也是張家的治家準則。還制定了家教、家規、家戒。在村東北的張旺坪,有古墓碑、墓樁、古老大榆樹,墓碑人名字與家譜吻合。
堯峁張氏族人和府穀人一樣也踏上了當年“走西口”的大隊伍中,舍親人、離故土、找出路、謀生計,憑藉勤勞憨實、不屈不撓的精神毅力硬闖天下。經過幾代人摸爬滾打、艱苦創業終於闖乾出一片新天地,被後世人所敬仰。走西口到了內蒙古河套一帶,租種蒙古人的土地,等到資金積累到一定數量後又逐步開辦了磨坊、碾坊、皮坊、油坊等作坊和旅館客棧。隨著農業規模和工場作坊的發展擴大,便開始和蒙古人做生意,用自己生產的糧食、布匹換取草原牧民的牲畜皮張。張家做生意堅持公平誠信,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從境內到境外。十四世張殿元、張中元、張定元、張正元在河套的生意越做越大,他們自己組建了駝隊,貨物運送不再依靠別人,其中最大的一支駝隊達到150頭駱駝,其規模可想而知。而且生意做到“大圐圙”(即今之蒙古國首府烏蘭巴托)甚至遠到通往蒙俄邊界。在府谷和內蒙古包頭、烏拉特前旗、五原等地還創辦了“廣生西”、“廣聖西”、“廣生玉”、“廣生祥”等商行字號,現在位於內蒙的“廣生西”、“四櫃”、“五櫃、“張油坊”等村名就是以張氏家族的字號和當年創業者而命名的(四櫃即當年四掌柜創業的地方,五櫃即當年五掌柜創業的地方)。在內蒙堯峁張家有良田萬傾,僅準格爾“黑界地”(即清代禁留地)一帶張家就有長60華里,寬16華里的租種地,租期為100年。從清水川黃河入口處出發,一直走到內蒙四櫃、五櫃,到處都是張家的地盤。扶貧濟困、樂施好善是張家家風,從府谷到內蒙有口皆碑,那就是張家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凡是“走西口”出來的府谷、河曲人路過張家的地盤子不用住店,管吃管住,來去自由。張家對僱工們,不僅生活上寬待,而且對其中家境貧寒而本人又特別能吃苦耐勞者,還資助其娶媳婦成家,這些至今傳為佳話。移居在口外張氏家族比口裡的人還多,分布在包頭、東勝等地。他們儘管走出四、五輩子,但始終沒有忘記老祖宗和故里,血脈相連,手足同根。每年七月十五張氏遊子攜妻帶子回鄉尋根祭祖,探親訪舊,兩地千里一家親。現在張氏輩份最小的已是第23代,距今已有600多年,堯峁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村,也是府谷張氏聚集第一大村。
遺址景觀
紫城砦 紫城砦築於明成化十年(1474),明長城東起府谷黃河岸牆頭堯峁村北,西至定邊花馬池1400餘里為延綏巡撫餘子俊歷時10月領築。從牆頭村與堯峁村北的紫城砦之間所修築的長城,使得長城跨越黃河形成的這個口子在河西有了十里之遙的防禦縱深。紫城砦以南即是宗常山的東坡,宗常山南側的黃河則不再結冰,算得是上天設之險。有了保河台至紫城砦的十里河防縱深,冬季黃河結冰後北方遊牧民族順河南下無法上岸,難以找到落腳之處,更無法越過現牆頭村西側的山樑進入皇甫川。紫城砦隨形就勢、懸崖峭壁、居高臨下,一人當關,萬夫莫開。依黃河天然屏障,抗戰時連日本鬼子都無法越過這道防線。
石窯泊 村北黃河回水灣形成了石窯泊,每年冬季小雪流凌,上游的凌片在此匯集,到了大雪節令,石窯泊上段黃河全部封凍,下段則流水依舊,人稱“小雪流凌,大雪凍河”。石窯泊被譽為萬里黃河第一卡,是一處奇觀。石窯泊山勢陡峭,峭壁山崖上有人工鑿擊的大石窯兩孔,內有石床、石凳、石餵馬槽等,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是距堯峁村北三里趙家山出生地,趙匡胤兒時在堯峁村讀過書,石窯泊是他年輕時習武和起兵初期隱身之所,真偽也無法考證。
烽火台 村子西北面最高處的小地名叫大梁墩、堯墩現仍遺存完好兩座烽火台,遙相對望,在此巍然屹立已有數百年,像一位飽嘗人間風風雨雨、酸甜苦辣的風燭殘年守望老人,記錄著人類歷史長河滄桑巨變。登臨此台,極目遠眺,滔滔黃河奔騰而來,村莊全貌盡收眼底,一覽無餘。這些既是古代黃河沿線的軍事防禦工事,也是明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烽火台全部為黃土夯築,周圍暴露物有陶片、磚瓦礫、石器等。
芝麻溝畔 村北的芝麻溝畔。相傳康熙皇帝微服私訪,途徑堯峁住了一晚,村民熱情接待,康熙十分感激,臨走時送給老百姓一把芝麻,從那時便開始有了種植芝麻。第二天人們發現拴馬樁石盤留有形似馬蹄印跡,村民為了感謝和紀念康熙,於是把住過的地方叫芝麻溝畔。
官亭 村東臨河畔小地名叫官亭,唯有這段河床石盤硬底平緩,平時河面風平浪靜,即使遇發大水時也形不成渦泬沙浪,且河岸口也澄不住淤泥,水漲水落船都能夠正常安全通航隨時靠岸,是處天然渡口,隔河對岸是河曲唐家會村,是連線秦晉水上要道。在古代給過往官吏提供食宿的處所,據說是京城特設批准的官渡,這就是叫官亭的緣由吧。上世紀五十年代農田基建發現磚瓦遺蹟。
二馬路 從河對岸唐家會村坐船過來在官亭渡口上岸,走陸地便是二馬路,二馬路道路比較寬闊,車馬通行,然後沿著堯峁-小字梁—藺莊--賈家灣切入金皇甫或銀麻鎮,是陸地交通要道。可見堯峁在歷史上是邊塞關口、水旱碼頭、軍事重地。
秦鏡台 村裡有一座在清代期建造的古戲台,戲台外磚內木、拱形斗角、設計精巧,氣勢宏狀。台中上方懸掛匾額“秦鏡台”,左右兩側各懸掛“龍吟”、“虎嘯”。戲台取名秦鏡(傳說秦始皇有一方鏡,能照見人心的善惡。後來用“秦鏡”指明鏡,能分辨是非,鑑別善惡。)台。戲台周圍參天大樹、枝繁葉茂,遮陰蔽日,七月的夏日戲場涼風習習,看戲的人們十分舒爽。古戲台的歷史是一部文化的發展史,也是豐富農村文化活動的載體,在這裡演繹人間的悲歡離合,世上的喜怒哀樂。農村有很多戲台,像堯峁戲台取名“秦鏡台”及這么好的看戲環境,在全縣絕無僅有。古戲台經歷上百年的風吹日曬,不能滿足發展需求,1982年拆除,在舊戲台的原址上建造了新戲台,仍叫“秦鏡台”。建造新戲台時邀請馬子亮老師拍攝匾額“秦鏡台”鐫刻在新戲台上。
祠堂 堯峁村第一次修建祠堂在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在河灣建成祠堂三間。後因黃河淘岸,河灣祠堂已成危房,難以保留。在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第二次修建祠堂五間,移建在戲台對面,文革期被毀。第三次修建祠堂在1997年建成,移建在戲台西側,背依大山,面朝黃河,占地350平方米,磚混結構七間,琉璃瓦鋪頂,蒼松翠柏,莊嚴肅穆。祠堂內正壁牆上繪先祖畫像,家族去世先人名字按輩份全部寫在正壁牆。祠堂內供奉張氏得姓始祖揮公金身塑像。旨在“三建祠堂孝先祖,五續家譜育後人”。此外還有私塾房、會議大禮堂、觀音廟、龍王廟等。
民居民俗
堯峁村有幾處古民居,保存較完好且規模較大的是樓院。此宅院座落在後村,秦鏡台西南的土台上方。推斷修建於清鹹豐年間,創始人是十五世張福如,莊戶人出身,土財主。他不僅在堯峁種地,更多的是在後套種地。當年口裡大旱,收成甚少。張福如口外種糧獲得豐收,他從河路裝回幾船茭子和高梁,用這些糧食來僱人,管飯沒工錢,很多饑民為了度荒,都來張家幹活,憑藉著這些廉價的勞動力,張家用一年多時間便建成了這座較為豪華的大院,其後逐步完善遂成規模。整個院落占地約二畝,座北向南。樓院分為前院和後院。前院正面三孔土坯窯,磚門面,圓洞口門窗,窯頂鋪磚。東西各三間平頂磚房,都是普通的木製門窗。南面一排土房,非常簡陋,是儲藏室,牲口圈棚等。院子磚鋪地面,夾以石籽圖案,在農村顯得較為華麗。後院較前院要豪華許多,後院是院主人住的地方,院內有三步台階,台階上是正房,正房是三孔石拱窯洞,圓洞門窗,門窗雕有各種花鳥圖案。窯門額刻“延德星”,窯窗額左刻“欣栽桂”、右刻“羨XX”九個字。窯頂有三間起脊磚瓦房,滿面木製門窗,雕有各種圖案,採光條件極好,是整個樓院的精品工程。因為有此一座樓,所以堯峁人習慣將大院稱為樓院。石窯略高於東西平房,彰顯院主人的身份地位。樓房現已無存,只剩下邊石窯。東西各三間平頂磚木房,圓洞門,普通圖案,兩側雕有“福”、“祿”二字。南面有一堵高約4米,寬約5米的影壁牆,牆壁雕刻麒麟送子圖案,麒麟雄壯威武、線條流暢、刀法細膩、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令人讚不絕口。圖案雖經風沐雨,幾近剝落、殘破,仍不失昔日的華麗與考究。麒麟有招財納福、鎮宅辟邪的作用,寓意著子孫綿延。麒麟送子圖上邊有“忠孝傳家”四個字。兩側磚雕“罄宜”、“馨有” 四個字。影壁後面是一排磚木結構的平房。大門磚木結構,圓洞門,大門頂修起二層眺樓,起脊瓦房,俗名叫望河樓。二門起脊房建築,門前有兩根直徑約20公分的明柱,俗稱廣梁門。二門對面影壁牆有一磚雕異體“壽”字。整個大院布局嚴謹,設計精巧,雄渾莊重,精雕細刻,構築精美,是一處典型的北方四合院民居,完整保留了清代建築風格,這在全縣亦為罕見,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土改時被分歸屬堯峁生產大隊集體,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被公社占用,後做學校,也曾是文革時教師集訓會改造教師的地方,再後來被供銷店占用。
村中梁圪台有座宅院,分上院、下院、東院、西院,大門是由一、二、三道門組成,建築構造巧治,布局合理,高台闊門,外磚內木。素有“金獅子把大門,銀獅子把二門,歪蹄老虎把三門”之說法。第一道大門已毀,只有殘牆,左右兩側保留著大青石門墩。走約二米即是第二道大門,二大門屋頂結構雙面坡起脊互頂,飛檐挑角,青瓦獸頭,磚雕刻“丹鳳朝陽”圖案,兩側外鑲磚雕倒垂牡丹,技藝超群、雕工精湛,精美倫比。兩扇大門由榆木製成,厚約二寸,寬四尺,高六尺,安裝在雕刻精細的大青石墩上。兩門墩間裝有一尺高的木製插板,大門上方木框內裝有一塊柏木製作牌匾,上面刻有“氣凌霄漢”四個楷書大字,字跡筆力遒勁。大門內外左右的脊牆上繪有四幅寓意各異的水墨畫,前後橫樑上都安裝做工精細的木雕開花斗拱,雕樑畫棟,巧奪天工,匠心獨具。走進大門迎面是堵影壁牆,影壁牆左是第三道大門,三大門現僅留極少舊痕。穿過三大門洞才可進入正院——四合院。整個大門莊嚴、氣派、美觀、大方。大門前立有一塊鎮宅之寶“泰山石敢當” 青白石碑。石碑通高60厘米,寬35厘米,厚15厘米,呈長方圓形,重約一百多斤,整體圓潤光滑,正中字型為陰刻楷體,字跡清晰,莊重蒼勁,視作書法之上品,無落款,不知其產生的年代和書法作者姓名,如此碩大,完好無損,實屬罕見,是當地一種民俗石文化。“泰山石敢當” 民俗已被列入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東院、西院石窯的門額上鐫刻修建時間在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距今已252年。村裡有好多古院落痛惜在“文革”中“破四舊”遭到嚴重破壞,年久失修,斷壁殘垣。從現保留的舊居說明曾有一批能工巧匠,精湛藝人,也顯示過去張氏家族榮華富貴、非凡氣派、家族龐大、位勢顯赫。
堯峁前村、後村各有一座戲台,每年唱兩台戲。前村農曆二月十九日傳統文化廟會,舉辦香會佛事活動三天,素食三日,此俗代代相傳,久盛不衰。屆時陝蒙晉臨近信士弟子及周圍十里八鄉善男信女,手執香紙供品,成群集隊前往膜拜。主要有戲劇、八音會、禪院和尚坐堂誦經、應院僧人吹笙吸管佛事、焰火、九曲黃河陣、取河水(用瓶罐器皿盛黃河水灑在五穀上)、送瘟船(船用葵花竿綁紮成長約1米、寬約40厘米、高約30厘米船樣子,白毛紙裱糊數層,石蠟封縫,黃油浸底,做到結實不易進水,把供奉所謂“瘟神”紙牌位撕碎放入船里,順黃河漂流遠去,寓意驅瘟、除惡、消災、祛病。)等民俗活動,十分隆重,祈佑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消災免難、平安和諧。後村農曆七月十五日是堯峁張氏家族祭祖日,在秦鏡台唱戲、族人焚香叩拜,祭祀先祖。堯峁村一年唱兩台戲且固定死日子在方山周圍也是為數不多。
鄉村記事
傳統手工業 堯峁鐘靈毓秀,文化底蘊深厚,過去傳統手工業作坊齊全,有油坊、缸房、磨坊、碾坊、粉坊、豆腐坊、醋坊、炮坊、藥鋪、裁縫鋪、供銷社等,方圓周圍幾十里,生意興隆十分紅火。有鐵匠、木匠、泥匠、石匠、繩匠、編櫓匠、畫匠、編蓆子匠、紙匠、赤腳醫生、獸醫、扳船漢、剪紙、捏麵人、煎茶食、燒窯磚、打造木船等民間藝人,心靈手巧,層出不窮。其中張九的釀酒,張在仁的造船在周圍一帶很有名氣。黃河一帶盛產黃河綿魚、鯉魚,肉質鮮美,聞名已久,人稱活人參。現在比較少,但價格不菲,每到清明開河前,富商老闆們絡繹不絕爭先搶購,盡享品嘗大自然恩賜特有的美味佳肴-“黃河開河魚”。
農業 1950年10月堯峁村開展土地改革;1951年3月堯峁村農民張東才積極帶頭組織辦起府谷縣第一個互助組;1952年7月榆林分區整頓堯峁村互助組,首次試行評分記工制度;1953年2月堯峁村為全縣第一個農業生產合作社試點社;1953年12月堯峁村建立黨支部;1954年3月成立了榆林地區第一個初級農業合作社;1955年由初級合作社轉為榆林地區第一個高級合作社,之後建立林場;在“農業學大寨”時期堯峁村農業生產是府谷的一面旗幟。十一屆三中全會農村實行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堯峁人依託獨特的地理位勢和豐富的土地、水資源,憑藉自己勤勞和智慧,重科技、調結構,推廣農業技術,引進新品種,農業生產逐漸改變傳統的耕作方法,形成以花生、西瓜、白菜為三大主導產業。1984年2月被縣委政府確定為花生生產基地。2008年7月被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確定為第六批全國農業生產標準化示範項目實施區,是全縣唯一的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
跑河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以及交通欠發達的近代,黃河是十分重要的水上通道。堯峁雖然是個以農耕為主的村莊,但卻和其他傍河而生的村莊一樣,一直伴隨著一種叫做“跑河路”的副業。上至包頭、下到府谷,運輸瓷器、煤炭、糧食、布匹、日用雜貨等,跑河路造就出一批又一批的扳船漢。到上個世紀70年代末,黃河沿線的河路漢跑船場景徹底消失,從那以後,黃河邊上再也沒有河路漢這個職業了。社會的進步,漸漸使一些古老的記憶被沖淡,河路漢的故事徹底成為歷史。只留下幾隻渡口小木船。再後來木頭船被鐵機船取代,木頭船的歷史已成記憶。
農田基本建設 1958年大躍進期間,堯峁村安裝鍋駝機提水灌溉農田,旱澇保收,糧食大增。1968年建起第二座二級柴油機農灌溉站;從1968年立起國中學校到1983年共辦了15屆。1972年村里通了有線廣播;1976年學校修建教室4間;1976年縣革委會在堯峁村辦起“五七”大學,1977年停辦。1980年架設輸電線路全村通電;1983年學校再修建教室3間,教室辦公室12間;1982年堯峁學校買回村里第一台黑白電視機。1983年修通去府谷縣城公路;1994年新修前村戲台;1996年家家戶戶自家院裡打深水井飲用;1999年開通程控電話;2004架設開通移動手機信號;2007年沿黃二級公路建成通車;2008年建起第三座農灌溉站;2009年11月被市、縣確定為“農機科技示範村”;2010年實施人飲工程;2012年維修後村戲台。
代表人物
堯峁歷來耕讀傳家、重教興學、尚德崇文、世代人才輩出。村里族人先後出了3位恩榮九品壽官、2位舉人、2位進士、2位知縣、1位訓導,監生、太學生、庠生、貢生、武魁、秀才就有30多人。明代七世張立位贈龍虎將軍、左衛副總兵;張立苗封榆林指揮署守府驃騎將軍、光祿大夫。十世族人張正行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甲申科貢生,乾隆四十八年(1783)春任乾州(今乾縣)訓導6年,乾隆五十三年(1789)87歲榮歸故里,修祠纂譜,建立私庠,招收學生。民國時期十五世張漢卿、張漢臣兄弟二人雙雙考取翰林院,賜贈“翰林齊名”牌匾,廣為佳話傳世;十五世張漢俊曾任五原縣縣長;十五世張錦春曾任內蒙臨河縣商會會長。十六世張景曾任府谷縣財委會主任;十六世張萬全廣東黃埔軍校第四期步科第一團第五連學員,曾任陸軍第88師步兵第264旅527團第1營營長,抗日戰鬥英雄;十七世張有勛國民黨22軍魯仰尼部隊曾任司務長、後任府谷縣民政科長。解放後張舉曾任府谷縣委副書記,榆林地區財校書記;1956年黨支部書記張東才被評為陝西省勞動模範;張文斌曾任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廳長;張虎現任包頭市漫瀚藝術劇院文化產業辦主任兼導演,著名二人台表演藝術家;張向君現任府谷縣政協副主席;張占良府谷煤化工集團副董事長、眾鑫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市、縣人大代表,共青團陝西省委授予“優秀青年企業家”稱號。劉歡陝西興榆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等。1973年張乃仁、張媚柱、張明月(女)3人是村里同時考取的第一批大學生。恢復高考制度以來,陸續考上大中專學生180多人,分布在各地各行各業,有專家學者、有商界大賈,有軍政領導,都有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