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座位帖(爭座位稿)

爭座位帖

爭座位稿一般指本詞條

《爭座位帖》,又名《論座帖》《爭座位稿》《與郭僕射書》,為唐廣德二年(764年)十一月顏真卿致尚書右僕射、定襄郡王郭英乂的信函,是顏真卿行草書法的代表作,原跡已佚,刻石存西安碑林

《爭座位帖》原稿用唐畿縣獄狀磓熟紙寫就,共七頁,禿筆書,有夾行小注和勾改痕跡,短行不計共六十八行,全文計一千一百九十三字。顏真卿在信中直指郭英乂於安福寺興道會上藐視禮儀,諂媚宦官魚朝恩,致其禮遇高於六部尚書之事,字裡行間洋溢著忠義之氣。該帖隨意自如,揮灑有度,為歷代書家所重,與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並稱行書“雙璧”,又與《祭侄文稿》《告伯父文稿》並稱為“顏氏三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爭座位帖
  • 創作時間:唐廣德二年(764年)十一月
  • 作者:顏真卿
  • 書法類型:行草
  • 字數:1193
  • 現收藏地:西安碑林(刻石)
書法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作品評價,歷史傳承,作者簡介,

書法內容

《爭座位帖》拓本《爭座位帖》拓本
十一月日,金紫光祿大夫檢校邢部尚書上柱國魯郡開國公顏真卿,謹奉寓書於右僕射定襄郡王郭公閣下,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是之謂不朽。抑又聞之,端揆者,百寮之師長。諸侯王者,人臣之極地,今僕射挺不朽之功業,當人臣極地。豈不以才為世出,功冠一時。挫思明跋扈之師,抗回紇無厭之請,故得身畫淩煙之閣,名藏太寶之廷,吁足畏也。然美則美矣,然而終之始難。故曰: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可不儆懼乎?書曰:爾唯弗矜,天下莫與汝爭功。爾唯不伐,天下莫與汝爭能。以齊桓公之盛業,片言勤王,則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葵丘之會,微有振矜,而叛者九國。故曰:行百里者半九十里,言晚節未路之難也。從古至今,自我高祖太宗已來,未有行此而不理,廢此而不亂者也。前者菩提寺行香,僕射指麾宰相與兩省三省已下常參官並為一行坐,魚開府及僕射率諸軍將為一行坐,若一時從權,亦猶未可。何況積習更行之乎?一昨以郭令公父子之軍,破犬羊凶逆之眾,眾情欣喜,恨不頂而戴之。是用有興道之會,僕射又不悟前失。徑率意而指麾,不顧班秩之高下,不論文武之左右,苟以取悅軍容為心。曾不顧百寮之側目,亦何異清畫攫金之士哉?甚非謂也。君子愛人以禮,不竊見聞姑息。僕射得不深念之乎?真卿偶聞軍容之為人,清修梵行,深入佛海,況乎收東京有殄城之業,守陝城有戴天之功,朝野之人,所共景仰,豈獨有分於僕射哉。加以利衰塗割,恬然於心。固不以一毀加怒,一敬加喜。尚何半席之座咫尺之地能泊其志哉。且卿裏上齒,宗廟上爵,朝廷上位,皆有等威,以明長幼。故得彝倫敘而天下和平也。且上自宰相御史大夫兩省五品以上供奉官自為一行,十二衛大將軍次之。三師三公令僕射少師保傅尚書左右侍郎自為一行,九鄉三監對之,從古以然,未嘗參錯,至如節度軍將,各有本班卿監之班。將軍有將軍位,縱是開府特進,並是勛官,用蔭即有高卑,會燕合依倫敘,豈可裂冠毀冕,反易彜倫,貴者為卑所凌,尊者為賤所逼,一至於此,振古未聞。如魚軍容階雖開府,官即監門將軍,朝廷列位,自有次敘,但以功績既高,恩澤莫二,出入王命,眾人不敢為此,不可令居本位,須別示有尊崇,只可於宰相師保座南,橫安一位,如御史台眾尊知難事御史,別置一榻,使百寮共得瞻仰,不亦可乎?聖皇時,開府高力士承恩傅宣,亦只如此橫座,亦不聞別有禮數。亦何必令他失位,如李輔國倚承恩澤,徑居左右僕射及三公之上。令天下疑怪乎?古人云:益者三友,損者三友,願僕射與軍容為直諒之友,不願僕射為軍容佞柔之友。又一昨裴僕射誤欲令左右承勾嘗尚書,嘗時輒有訓對。僕射恃貴,張目見尤,介眾之中,不欲顯過。今者與道之會,還爾遂非,再謁八座尚書,欲令便向下座。州縣軍城之禮,亦恐未然。朝廷公宴之宜,不應若此。今既若此,僕射意只應以為尚書之與僕射。若州佐之與縣令乎?若以尚書同於縣令,則僕射見尚書令,得如上佐事刺史乎?益不然矣。今既三廳齊列,足明不同刺史且尚書令與僕射,同是二品,只校上下之階,六朝尚書並正三品,又非隔品致敬之類。尚書之事僕射禮數未敢有失。僕射之顧尚書,何乃欲同卑吏?又據宋書有百官志,八座同是第三品,隋及國家始升,別作二品。高自標緻,誠則尊崇,向下擠排,無乃傷甚況再於公堂,猲咄常伯,當為令公初到,不欲紛披,黽勉就命,亦非理屈。朝廷紀綱,須共存立,遇爾隳壞,亦恐及身。明天子忽震電含怒,責轂彜倫之人,則僕射其將何辭以對。

創作背景

《爭座位帖》是顏真卿寫給郭英乂的一封書信的草稿。事情的起因是唐朝的中興名將郭子儀凱旋還朝,代宗命文武百官於長安城舉行歡迎儀式。負責安排百官排列次序的郭英乂為取悅於大宦官魚朝恩,不顧朝廷規制,刻意將魚朝恩的座位排在品階比他高的幾位尚書之前。對於這樣露骨的獻媚之舉,一向以正色立朝的顏真卿憤然致書郭英乂,對其所作所為進行嚴詞斥責。

藝術鑑賞

筆法
《爭座位帖》不少筆意是從顏書楷體演化而來,寫得更為疾速,更為放逸,書風跌宕浪漫,全以中鋒用筆,氣足意滿,殺紙之氣溢於紙外,似乎天地之間貫穿著股豪邁的正義力量,無堅不摧。雖是信手寫來,但筆筆之中氣韻飽滿,靜動有態,大小參差。以直筆為主,渾厚藏拙,質樸蒼勁,奇偉秀拔,筆勢縱橫,筆力矯健,筆鋒雄勁爽利。《爭座位帖》筆法中的圓勁,是篆籀的生化,在圓潤之中更有勁節,飛動之中更帶韌性,融北朝的雄渾遒逸和中唐的肥勁寬博於一爐,勁立拔豪宕,姿態飛動。
結體
《爭座位帖》以行書為體,草書輔之。結字是正書中快寫縱逸,以筆勢的婉健流動為契機來發行、草之變,既富“飛動詭形異狀”之態,又不失有凝重勁拔的神韻。它與《祭侄稿》一樣沒有刻意做作的成分,是一種在自然的傾訴式的書寫中達到了書寫的極則,將本我的真、藝術內質的美、空間的騰挪起伏表現融為一體。
章法
從章法上看,《爭座位帖》通篇構成了自然疊嶂、雄逸茂暢、舒和爛漫的心靈圖畫,一派天機之中,凜冽正義的精神凸出。使人從中可以體味出顏真卿剛強耿直、樸素敦厚的性格。因為寫的是書信,是草稿書,所以信手寫來,故而前松後緊,行疏字密,大小粗細相間,加上圈誤補遺,多處修改,無有任何安排之意,顯得自然優雅,任意奔放。

作品評價

北宋書法家蘇軾《東坡題跋·題魯公書草》:“比公他書尤為奇特,信乎自然,動有姿態。”
北宋書法家米芾寶章待訪錄》:“禿筆,字字意相連屬,飛動詭形異狀,得於意外也。世之顏行第一書也。”
清代書法家王澍《虛舟題跋》:“三稿皆公奇絕之作,《祭侄》奇古蒙宕,《告伯父》淵潤從容,至《論座》則兼有《祭侄》《告伯》兩稿之奇,情結不同,書隨之異,所以直入神品,足為《蘭亭》後勁也”。
清代學者阮元《顏魯公爭座位帖跋》:“《爭座位帖》如熔金出冶,隨地流走,元氣渾然,不復以姿媚為念。夫不復以姿媚為念者,其品乃高,所以此帖為行書之極致。”
清代書法家何紹基:“此帖筆法之佳,當在《蘭亭》之上。”
清末民初學者楊守敬學書邇言》:“行書自右軍後,以魯公此帖為創格,絕去姿媚,獨標古勁。”

歷史傳承

《爭座位帖》稿本墨跡北宋時藏於長安安師文處,安氏據以摹勒刻石,後安家兄弟分家,將真跡一剖為二,其後又輾轉進入內府,自此再無下落,不知所終。惟其刻石今尚存西安碑林,世稱“關中本”、“陝刻本”。好事者因以該本為底本反覆翻刻,翻本眾多,良莠不齊,以宋拓為最珍。
國家圖書館藏北宋拓本國家圖書館藏北宋拓本
宋拓之中,據王壯弘崇善樓筆記》載,以晚清四大藏書樓之鐵琴銅劍樓藏北宋拓本為第一,惜今已不知尚存人間否。而存世之宋拓,以吳榮光潘仕成梁啓超遞藏北宋拓本為第一。翁方綱題跋定為北宋,民國七年有正書局亦作為北宋拓本影印出版,鄭孝胥有跋,復為梁啓超重金購藏,今入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部,為當今學術界公認之北宋拓本。
此外,還有何紹基題跋宋拓本,今在上海圖書館,為國家一級文物。其次,則有啟功題跋、妙鑒齋藏南宋拓本。

作者簡介

顏真卿(709年—784年),字清臣,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唐朝名臣、書法家。顏真卿擅長行、楷,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其筆法,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創“顏體”楷書,對後世影響很大,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