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豺

爪哇豺

爪哇豺(學名:Cuon alpinus javanicus):是亞種之一。大小似而小於,體長約90厘米,尾長45-50厘米,體重10-20千克。吻較狼短而頭較寬,耳短而圓,身軀較狼為短。四肢較短,尾比狼略長,但不超過體長的一半,其毛長而密,略似狐尾。背毛紅棕色,毛尖黑色,腹毛較淺淡。下臼齒每側僅2枚。

豺既能抗寒,也能耐熱,群居性,少則2-3隻,一般7-8隻,甚至10隻或結成更多隻聚合成群,雄獸居多,性比為2︰1。集體獵食,常以圍攻的方式,幾乎在同域分布的大小獸類它們都能對付。食物主要是鹿山羊偶蹄目動物,有時亦襲擊水牛。壽命約10餘歲。(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爪哇豺的外形與狼、等相近,但比狼小,而大於赤狐,體長約90厘米,肩高50厘米,尾長45-50厘米,雄性體重15-20千克、雌性體重10-13千克左右。頭寬,額扁平而低,吻部較短,耳短而圓,額骨的中部隆起,所以從側面看上去整個面部顯得鼓起來,不像其他犬類那樣較為平直或凹陷。四肢也較短,尾較粗,毛蓬鬆而下垂。體毛厚密而粗糙,體色隨季節和產地的不同而異,一般頭部、頸部、肩部、背部,以及四肢外側等處的毛色為棕褐色,腹部及四肢內側為淡白色、黃色或淺棕色,尾巴為黑褐色,尖端為黑色或棕色。
爪哇豺
爪哇豺

棲息環境

豺是典型的山地動物,棲息的環境十分複雜,無論是熱帶森林、叢林、丘陵山地,還是海拔2500-3500米的亞高山林地、高山草甸、高山裸岩等地帶,都能發現它們的蹤跡。居住在岩石縫隙或隱匿在灌木叢藪之中,也棲居於天然洞穴和其他動物遺棄的洞穴,但不會自己挖掘洞穴。

生活習性

豺是高度社會化的動物,族群中有嚴格的等級制度,會堅決捍衛家族的領土範圍。它們的生活習性和狩獵方式非常類似於非洲野犬。喜群居,善於圍獵,多由較為強壯而狡猾的“頭領”帶領一個或幾個家族臨時聚集而成,少則2-3隻,多時達10-30隻,也能見到單獨活動的個體。當群體成員之間發生矛盾的時候,也會互相撕咬。聽覺和嗅覺極發達,行動快速而詭秘。稍有異常情況立即逃避。
豺性兇猛膽大,凡與之遭遇的大小動物無不畏懼。平時的性情十分沉默而警覺,但在捕獵的時候能發出召集性的嚎叫聲。捕獵多在清晨和黃昏,有時也在白天進行。善於追逐獵物,也常以圍攻方式捕食。行動敏捷,善於跳躍,原地可跳到3米多遠,藉助於快跑,能躍過5-6米寬的溝塹,也能跳過3-3.5米高的岩壁、矮牆等障礙。
豺以群體圍捕的方式獵食。食物主要是偶蹄目動物。雖然偶爾也吃一些甘蔗玉米等植物性食物,但主要以各種動物性食物為食,不僅能捕食等小型獸類,也敢於襲擊水牛鹿山羊野豬等體形較大的有蹄類動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

繁殖方式

豺的交配季節一般發生在9至2月,在繁殖季節,雄獸和雌獸多成對活動。雌獸的妊娠期約為66-69天左右,產仔則在冬季,每胎產4-6仔,最多為9仔。初生的幼仔背有深褐色的絨毛,1-1.5歲性成熟,壽命為15-16年。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瀕危(EN)。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保護動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