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分布區域:大洋洲所羅門島海域
- 中文名:爆火魚
簡介,魚類特點,骨骼特點,皮膚特點,捕撈方法,
簡介
爆火魚個體很小,大如手指,指尖,身體扁長,尾部像燕子尾巴似的分著叉,所以人們又叫它“燕尾爆火魚”。爆火魚體表粗糙無鱗,上面長著許多灰褐色的顆泣狀魚斑,看上去沒有一點兒美感。這種魚之所以能夠相撞爆火,是因為它的體表的魚斑上有一種能在水裡摩擦而發光的熒鱗物質,這種物質可使相互碰撞的魚體迸濺出光亮的火花。這就是爆火魚名字的由來。 爆火魚最喜歡群居,集游式生活,這就使“爆火”的機會不斷地出現。當爆火魚成群結隊地在海洋中游弋的時候,它們爆出的火花十分耀眼,噼啪聲此起彼伏,給大海平添了奇異的景觀。所以爆火魚越聚集成一團,那種“爆火”的景色就越壯觀。
魚類特點
在海洋中有不少魚類都會發光,如星星魚、燈腿魚、電筒魚等。在眾多的發光魚類中,要數爆火魚最為有趣了。在大洋洲索羅門群島的周圍海域,有一種以“爆火星”而聞名的魚,當地人叫它“爆火魚”。這種魚外形並無什麼出眾之處,奇就奇在“爆火”上。每當它游弋於同類之中,身軀相互磨擦的時候,身上就會“噼噼啪啪”地爆出火花來,看上去很像電火花。爆火魚個頭不大,身體略扁,頭部尖尖的,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當爆火魚集體活動的時候,就有奇觀發生了,爆火魚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在海面上游來游去,身體與身體擠在一起,相互摩擦,便會像放電一樣爆發出“嚓嚓”的火花來,要是在夜晚,閃爍的火花簡直就像一條條火龍,美麗極了。這也正是爆火魚名字的由來吧。為什麼爆火魚之間相互摩擦就能夠發出火花呢?原來爆火魚的全身都覆蓋著鱗片,在皮膚上沉積有很多磷。這種磷和我們平常用的火柴盒上的磷一樣,只要一摩擦就能發出火花。爆火魚正是這樣,當它們互相擦身而過時,皮膚上的磷受到摩擦而生熱,於是便發出火花來。
骨骼特點
爆火魚的骨格是由軟骨或硬骨構成的,在頭骨的兩邊有四至七片鰓,其中最前面的一片演化成了下劾骨。爆火魚的脊椎骨是與頭骨連在一起的,在胸部有肋骨與脊椎相連,在背部,尾部和腹部有從脊椎伸出的長的刺。爆火魚在肌肉內常有硬化的脛所構成的魚刺。爆火魚使用鰭來控制它的方位和運動。大多數爆火魚的鰭內有骨質的刺來加強。胸鰭和腹鰭是成對的,並通過肩和髖的肌肉相連。背、尾和肛鰭與脊椎相連。有些爆火魚背和尾之間的鰭內沒有刺,但可以硬化成角質以得以加強。爆火魚運動時主要依靠身體的擺動和尾鰭。
皮膚特點
捕撈方法
這爆火魚其實是極容易捕撈上來的。可以撒網,可以戽凼,可以安鑽籟,可以刮撈子。十八般漁藝中,最有意思的便是“陣魚”。小時候到鄉下外婆家,“陣魚”曾帶給我無盡的歡樂與喜悅。找來一塊方桌大小的蚊賬布,用兩根竹條彎成十字架將布的四角綁住,安一根長繩子吊索,便做成了一個四方形的魚罾。魚罾裡面撒上些白米飯和糠餅作誘餌,再擱上一塊卵石作沉坨,用竹竿挑著,顫悠悠地沉下水塘里去。過不了多久,塘里的爆火魚見到白花花、香噴噴的餌食,便會搶著進來吃食。殊不知落入了我們設下的捕魚陣。每隔一段時間,我們用竹竿穩穩地將魚罾挑上來,一出水面,水點直滴的魚罾里總會有幾隻肉嫩子魚活潑亂蹦。碰上運氣好,有時還能“陣”到幾寸長一隻的鯽魚和游叼子魚呢!總有人喜歡用毒藥鬧魚或是用電流打魚,這種趕盡殺絕的竭澤而漁,使得原來到處都有的肉嫩子魚,日見地稀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