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河(河南中部河流(北汝河支流))

燕子河(河南中部河流(北汝河支流))

燕子河全長35公里,是河南省汝州市內河流,自王寨鄉夾河史村注入汝河。自嚴子洞上行4公里,有一座中型水庫——滕口水庫,距汝州城區22公里。1960年修建,1961年汛期洪水將大壩沖毀。1976年12月重建,1978年4月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燕子河
  • 所屬水系:北汝河
  • 地理位置:汝州市王寨鄉
  • 始名:嚴子河
流域範圍,名稱由來,水利建設,水庫,渡槽,支流幹流,

流域範圍

燕子河全長35公里,是河南省汝州市內河流,自王寨鄉夾河史村注入汝河。
燕子河
燕子河本名嚴子河,是北汝河的一條支流,燕子河全長35公里,自王寨鄉夾河史村注入汝河。因漢代隱士嚴光在此隱居期間,常為人消災治病,現在仍流傳著許多傳說。人們為了尊敬他,稱之為“嚴子爺”,並在洞前建祠奉祀、起廟會以示紀念,洞前的河流也被叫做嚴子河(久而久之現誤寫為“燕子河”了)。

名稱由來

汝州市王寨鄉十字路村南的河道右岸有座洞山,山腳下有洞,洞高3米、寬3米、深4米,傳為東漢名士嚴光的隱居處,所以又稱富春山。嚴光字子陵,出生於西漢末年,幼時曾與漢光武帝劉秀一同遊學,博覽群書。此人不但通天文、知地理、善歧黃,且廣交天下賢士。劉秀即位,封他諫議大夫,他堅辭不受。
性喜山水的嚴光,有一天來到這裡,發現此處山水靜好,人煙安閒,又有天然岩洞可居,就隱居下來。直到公元41年,劉秀又召,再辭,方還浙江祖籍。山下的河本無名,自此始名“嚴子河”。歲月流逝,人們叫著叫著就叫成了“燕子河”。 燕子河是北汝河右岸的一條支流。

水利建設

水庫

自嚴子洞上行4公里,有一座中型水庫——滕口水庫,距汝州城區22公里。1960年修建,1961年汛期洪水將大壩沖毀。1976年12月重建,1978年4月完成。因滲漏,1989年又對壩基灌漿除險。水庫總庫容802萬立方米,流域面積44平方公里,上遊河道長12.8公里。兩岸淺山植被較好,流域內多為白雲質石灰岩,質地密緻,深層岩塊完整。河床覆蓋有8米厚的砂卵石,涵蘊河水,少蒸發而幾無滲透。

渡槽

沿河建有20座塘、堰、壩,供村民飲水灌溉。壩下滕口村東有一鴻雁渡槽,淨跨度73.8米。設計灌溉面積3萬畝,實際為1萬畝。據管理人員介紹,近年來沿岸村民多外出打工、或就近下礦,掙錢比種地快且多。管理處日常只保留5個工作人員,餘下的也出外打工自謀出路去了。大壩東面有山,名黑石坡,西面有嶺,名疊樹嶺。水域四圍林木茂盛,水清無染。

支流幹流

主河流自南而來,沿岸多半島,有土坡,有石棱,清瘦秀麗。向外輻射三四道河汊,近者數百米,遠者千餘米。上行數公里,有村叫苗溝。小河自西邊山地來,繞村而過,匯聚了嶺溝、崗溝、苗溝三股水,是燕子河的一條支流。村南有泉,在村民郭鎖家門前。泉流四季,兩個三吋(1吋=2.54厘米)泵不停地抽也抽不乾。
上行郭溝,村南半里是水庫的最上游,早先曾在這裡修建過水壩,左右兩岸留有排水渠。
郭溝上行有鳳凰山、龜子山,二山相距1.5公里。河到龜子山分開兩道:通天溝和西溝。西溝通向寄料鎮的平王宋,通天溝上去是蟒川鄉。通天溝長約8公里,自交匯處偏東向南,自然村有漲灣、下車溝、上車溝、坡頭、沙鍋窯、通天溝、牛角嶺、白栗坪。張灣村河東岸的龍骨山上有舊石器時代人類遺址,面積5000多平方米,出土有尖狀石器、刮削器、砍砸器等。據專家考證,距今有100萬年左右。
兩溝交匯於黃河扒村南,三面山丘俯瞰百多畝灘地,水流細弱,長草砂礫間有小片莊稼地。西溝自交匯處往上依次是王莊、皂莊、石梯、石梯頂、平王宋,直達寄料鎮的冷風口。
溯西溝上行,過黃河扒村不遠,左岸有山峭拔峻秀,上有建於明代的來安寨,故山名來安寨,又稱乾寨。至今這石寨保存完好。上行一公里是三岔口自然村,近傍螃蟹山、珠山。人家坐落在靜岩高樹間,有兩路來水自此交匯。三岔口到平王宋9公里,山勢漸行漸高。沿途自然村有鵓鴿崖,大塊地、下王連、涼水泉、車場、潘石板等。河水一路在山間蜿蜒,山上多栗樹、槲樹和雜木。
平王宋村距汝州市區40公里,境內九座山峰呈扇形排列。山勢陡峭,草茂林密,泉流潺潺,傳說為九位仙女所化。冷風口所在的山名四寨山,又叫水寨山,嶺長15公里,雨季浮水奔涌,旱季山泉匯流,是為燕子河上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