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埠

燕子埠

燕子埠擁有豐富的石灰岩、鈦鐵礦和白雲岩等礦產,具有寨山摩崖石刻和青龍山漢墓的歷史文化遺蹟,白毛女故事的原型曾發生在這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燕子埠
  • 石灰岩:超過5億噸
  • 位置:江蘇省邳州市西北部
  • 地形:丘陵山區
  • 山頭:境內27個
  • 資源:豐富的石灰岩、鈦鐵礦和白雲岩等
礦產資源,石灰岩,鈦鐵礦,白雲岩,人文歷史,

礦產資源

石灰岩

全鎮境內可用於生產水泥的石灰岩超過5億噸,寨山、應山、黑山、狼山、魯山的石灰岩品位高、質量好、儲量大。其中寨山儲量達1億噸,CaO平均含量50.58%,SiO2含量為4.57%,Mg0含量<1.24%,Fe2O3含量<0.63%,KO2+Na2O含量<0.39%,是生產高標準號水泥的優質原料。根據江蘇省"十五"規劃和2010年遠景規劃,邳州市將建材業作為重點,列為地方中長期發展戰略。隨著建設的需要,優質旋窯水泥的用量將大幅度增長。因此,在寨山、黑山均可建設大中型旋窯水泥廠,將初級的礦山資源轉化為高附加值的水泥產品,前景非常廣闊。

鈦鐵礦

鈦是銀白色金屬,鈦鐵合金具有溶點高(1727℃)、比重小(<4.5),強度大、耐高溫和抗腐蝕等性能。因而在工業建設中有著重要作用。在現代化國防建設中,它用於製造飛機、船艦、潛艇及火箭等。在煉鋼時,鈦礦石可以製取人造金紅石,是製取優質電焊條的原料。另外鈦在石油、化工、化肥、合成纖維、染織等工業上都有重要用途。
該鎮境內鈦鐵資源非常豐富,礦區面積為15km2左右,均為地表礦,平均厚度為7m左右。礦石含鈦量最低為49kg/m3,平均含量為80kg/m3,經江蘇省地質五隊的詳查表明,在詳查部分的4.5km2中,儲量就達320萬噸以上。根據國家行業標準,含量在30kg/m3的礦即為富礦,經攀鋼鈦業公司、江蘇省金屬研究所等科研單位檢驗,TiO2平均含量為48.20-50.43%之間。因此該鎮境內的鈦鐵礦礦層厚、儲量大、質量好、埋藏淺、易開採,具有較高的開採價值,如將選取的進一步加工成鈦白粉,將增值更大,具有非常高的利潤空間。

白雲岩

金屬鎂在工業生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航空航天、機械、儀表船舶、汽車製造等行業中套用範圍廣泛,目前世界上僅有少數國家生產,而且產量很低,難以滿足市場的需要,因而較為緊俏,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使用金屬鎂的領域將逐步擴大,其用量還會大幅度增加。因此,國際市場的價格昂貴,市場廣闊。
作為生產金屬鎂主要原料的白雲岩,在該鎮約有1.5億噸的儲量,主要分布在閆山、琅子山和吳山一帶,礦床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易於開採。經江蘇省五○四地質隊勘察詳查資料表明,礦床中的白雲岩含量>95%,其中MgO的含量>20.43%,SiO2含量≤3%,KiO+Na2O含量≤0.3%,根據國家行業標準:MgO≥19%,即符合工業品位,可以作為生產金屬鎂的主要原料,因此,該鎮境內的白雲岩完全符合生產金屬鎂的要求。

人文歷史

寨山摩崖石刻
清康熙7年(公元1668年)魯南大地震,此山的“水月閣”樓西側摩崖石壁上有清康熙7年魯南大地震的石刻記。此石刻在1979年定為省級保護文物,邳縣文化館在此設立保護亭。1989年春,徐州電視台在此拍攝的《徐州地區全國地震之最》紀錄片在全國播映後,引來眾多遊人到此觀看。
青龍山漢墓
青龍山位於鎮駐地西南約5公里的尤村北200米處。據傳青龍山上有72座皇姑墓,現已發掘的只有山的向陽處漢代彭城相繆宇墓。1982年春,南京博物館和邳縣文化館共同來該處發掘,此墓的表面如一大冢,形如土窯,是一座我國近年來發掘的唯一保存漢志的漢墓。從墓誌上的記載看,系東漢彭城相繆宇墓。墓門在南面打開,此墓分前後峽谷墓室,前墓室有漢畫像石刻共9幅,現存7幅,兩幅痕跡模糊。
台兒莊大戰
1938年5月,台兒莊大戰爆發,據《燕子埠鎮志》記載,國民第二集團軍總司令孫連仲將軍的指揮所就設在燕子埠鎮東3華里的韓寺村開明地主梁子秋家裡,孫的炮七團設立在鎮駐地西2華里的陳樓村劉家。李宗仁、白崇禧的前沿指揮所設在鎮南6公里的棠棣埠村張家,台兒莊大戰時,燕子埠人民送糧、送物、抬擔架,為大戰的勝利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賀敬之與白毛女
燕子埠鎮寨山腳有一陳黃樓村.解放前,該村有戶大地主黃世仁、黃權仁兄弟倆。據《燕子埠鎮志》記載及傳說,有一佃戶被地主黃權仁和管家打死,其女范妮作為丫環倍受折磨,逃至對面山上的奶奶廟,後因營養不良為頭髮變白。詩人賀敬之幼年生活在嶧縣賀家村,與陳黃樓村僅一山之隔,常到此處走親戚或到山中遊玩。他所創作的歌劇《白毛女》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地理環境都採擷於這個傳說故事。
石韓古井
邳西有佳處,燕埠最形勝。
徐窪看斜陽,寨山聽晨鐘;
石寒生泉冽,井古印月明。
借我一天河,碧水繞青峰。
(張宗強)
碑文:
明洪武初年,石韓村民鑿井一眼,深八丈,以石砌壁,上覆青石為沿;萬曆年間大旱,又加深丈許。歷明清至今,井水清冽,飲之甘甜。日久天長,繩可鋸石,井沿磨出深溝四十餘條。今逢盛世,市鎮兩級黨委、政府舉全力以解燕子埠吃水、行路、住房、上學及增收之"五難",從此吃水不復肩挑人抬,茲井漸頹。市財政局以文物保護為已任,捐資維修,保持原貌,是為今後觀井以懷古,飲水而思源,功莫大焉。故勒石記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