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唐代李商隱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燈》是李商隱於大中二年(848年)春罷桂林幕時所作之詩。詩人通篇以“燈”自比,寄託身世浮沉。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燈
  • 作者李商隱
  • 創作年代:唐朝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唐·李商隱
皎潔終無倦,煎熬亦自求。
花時隨酒遠,雨後背窗休。
冷暗黃茅驛,暄明紫桂樓。
錦囊名畫掩,玉局敗棋收。
何處無佳夢,誰人不隱憂。
影隨簾押轉,光信簟文流。
客自勝潘岳,儂今定莫愁
固應留半焰,回照下幃羞。

注釋譯文

1作於大中二年(848年)春李商隱罷桂林幕時。
2花時,花開時節。杜甫《遣遇》:「自喜遂生理,花時甘縕袍。」
3黃茅,茅草名,多生於荒僻處。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官舍黃茅屋,人家苦竹籬。」
4暗指桂林。
5錦囊,用錦製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詩稿或機密檔案。《新唐書·文藝傳下·李賀》:「每旦日出,騎弱馬,從 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
6玉局,棋盤的美稱。杜甫《存歿口號二首·其一》:「玉局他年無限笑,白楊今日幾人悲。」
7隱憂,深深的憂慮。《詩·邶風·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隱憂。」隱,痛也。
8簾押,亦作簾柙,裝在簾上作鎮押之用的物件。
9信,隨便,放任。此處可解作從、隨。
10簟文,即簟紋。簟,竹蓆也,簟文即竹蓆上的紋路。蕭綱《詠內人晝眠詩》:「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紅紗。」
11《世說新語·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
12儂,已婚婦女的自稱。劉禹錫《竹枝詞九首·其二》:「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13莫愁,古樂府中傳說的女子。一說為洛陽人,為盧家少婦。蕭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 ……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另一說為石城人。《舊唐書·音樂志二》:「 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謠,《石城樂》和中復有‘莫愁’聲,故歌云:『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
14紀少瑜《詠殘燈詩》:「殘燈猶未滅,將盡更揚輝。唯餘一兩焰,才得解羅衣。」
15回照,猶反照。

作品鑑賞

“皎潔終無倦,煎熬亦自求。”詩一開頭便是詩人對燈的讚美,亦是其身世之自述。有的“燈”可放光於花前月下、暄明樓里,有的“燈”卻只能委身於淒風冷雨、冷暗驛舍中,有的“燈”照已卷之畫,有的“燈”照敗棋殘局,有的“燈”照酣眠好夢,有的“燈”照長夜隱憂。燭影燈光依物流轉不停,如同詩人一生不可安身。末兩句寫詩人事幕府,猶如婦人事夫,尚借半盞殘燈解羅衣。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谿生,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生於鄭州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
開成二年(837年),進士及第,起家秘書省校書郎,遷弘農縣尉,成為涇原節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捲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志。大中末年(約858年),病逝於鄭州。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頗高。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以《錦瑟》為代表)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