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河生物群(熱河群)

熱河生物群(2016年地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熱河群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由地質出版社出版,王章俊主編的描述熱河生物群的中英文對照畫冊,本畫冊所講述的熱河生物群(JeholBiota)是生活在東亞地區1.35億~1.12億年前早白堊世的一個古老生物群,是一個重現鳥類起源的最佳場所。

基本介紹

  • 書名:《熱河生物群》
  • 作者:王章俊
  • 出版社地質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3月 
  • ISBN:978-7-116-09562-5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畫冊所講述的熱河生物群(Jehol Biota)是生活在東亞地區1.35億~1.12億年前早白堊世的一個古老生物群,其分布範圍包括了現今中國的東北部、蒙古、俄羅斯外貝加爾以及朝鮮等國家和地區。如果對照地圖,我們就會發現這個範圍與地球的表面積相比較其實**小。而1.35億~1.12億年前的時限又是怎樣一個概念呢?假如我們把地球46億年的時間壓縮成一天24小時的話,那么熱河生物群出現的時間就是23點17分,在7分鐘13秒後又悄悄離場。
時至今日,國內外古生物愛好者熟知的中華龍鳥、羽王龍、小盜龍、孔子鳥、熱河鳥等,已經成為熱河生物群新的標籤,因為它們的發現將*迷人的恐龍和*讓人困惑的鳥類起源問題有趣地聯繫起來。在這裡,很少有大家印象中的恐龍形象,相反,眾多小巧敏捷、身披羽毛的恐龍在當時的叢林中穿梭,滿口利齒和鉤曲的指爪暴露了它們作為掠食者的天性。飛行能力還欠發達的鳥兒甚至會因為來不及快速起飛而成為它們的餐點,而且它們在樹上生活時似乎仍難以逃脫被恐龍撕咬的命運。
除此之外,生活在淡水中的還有眾多的腹足類和雙殼類動物,比起魚和龜鱉,離龍無疑是當時水中的*級捕食者;生活在陰濕湖岸的蜥蜴也時常可以見到從水中探出腦袋的蟾和蠑螈;陸地上除了*為活躍的恐龍外,還有一些原始的哺乳動物,而後者絕不甘心於生活在前者的淫威之下;各種各樣的翼龍盤旋在湖泊上方,以優美的滑翔姿勢與鳥類共享一片藍天。研究表明,這裡可能是白堊紀翼龍的中心棲息地。在陸地、天空和湖泊中還生活著不可計數的昆蟲,*早的被子植物也靜靜地生長在光照充足的淺水水域中。
本書全面展示了熱河生物群各門類的物種,向讀者較為完整的介紹了熱河生物群的全貌。

作品目錄

前言
腹足類
雙殼類
葉肢介
介形類
小龍蝦及洞蝦
昆蟲
脊椎動物
無頜類及魚類
兩棲類
龜鱉類
離龍類
有鱗類
翼龍類
恐龍
鳥類
哺乳類
植物
· · · · · ·

作品評價

(1)將科研成果通俗化。畫冊內容雖然多取材於科研成果,但對於化石物種的描述,我們將科學語言通俗化、簡練化,多去描述直觀的形態結構。同時,又不同於一般古生物科普語言,我們將骨骼學特徵與復原特徵結合起來。(2)在化石、復原圖之外,穿插了知識連結、探索發現等趣味性內容。這些拓展的內容可讀性較強,讀者在欣賞化石及復原圖的同時可以收穫更多相關的知識。(3)精美的復原圖片,活潑有趣的設計、排版風格。畫冊中採用了很多精美的古生物復原圖,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我們進一步對這些圖片進行設計處理,增強了視覺衝擊力,豐富了畫冊內容。(4)中英文對照。本畫冊的編寫採用中英文對照的形式,將熱河生物群豐富多彩的古生物世界介紹給中內外的古生物愛好者,宣傳我國卓越的地質調查成果。

作者簡介

王章俊,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被中國地質學會批准為“中國地質學會科學傳播專家團隊”成員。主持並承擔多個重量資助項目。在宇宙與生命的進化科學傳播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詣,受到業界的高度認可。編撰出版了《化石與生命——生命的進化》一書,在2014年11月出版發行後,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2000年策劃出版的古生物科普讀物《恐龍的本家》、《恐龍的時代》榮獲第四屆中國科普作品三等獎;2012年策劃出版的“地學系列科普讀物”,榮獲國土資源部很好科普讀物獎。2012年設計創編了地質出版社科普長廊,因此,地質出版社2013年被評為第三批“國土資源部科普基地”。2015年作為總策劃、總導演和總編劇,拍攝完成了4D特效科普電影《會飛的恐龍》。本部電影在2015年4月份公映至今已經連續獲得十幾項大獎,社會效益顯著。2016年3月,王章俊獲得“2015年度很好科學傳播專家”稱號。2016年3月30日,王章俊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聘請為“全國生物進化學學科首席科普傳播專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