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學史
約翰·格雷(John Gray)於1846年首次描述了該物種,屬名和具體名稱均來自拉丁詞,意思是“薄”或“變薄”。"Stenella"(原海豚屬)是並系群,海豚亞科很可能在未來幾年內進行重組(Perrin等人,2013年)。已識別出兩個亞種:分布於全世界熱帶海洋水域的指名亞種"Stenella attenuata attenuata"和熱帶太平洋東部沿海水域的近海亞種“Stenella attenuata graffmani”。
形態特徵
熱帶點斑原海豚體重60-165千克。隨年齡的增長,皮膚斑點的顏色逐漸加深,故稱“點斑”原海豚。成體背部深灰色,有數量不等的白斑。
腹側灰白色,有暗斑。新生幼豚無斑點,隨後腹部先長出一些暗色斑點,之後身體的背面再長出淡色斑點;斑點的數目與大小會隨年齡而增多。有些老年海豚斑點多到底色幾乎完全不可辨認,身體的背部顯得色澤很淡。
明亮的白喙是該物種的另一特徵,大多數成體喙尖呈白色。脂肪區位於前額,形成
額隆,額隆與長喙間有一條顯著的褶皺。
背鰭狹窄呈鐮刀狀,上、
下頜每側各有29和37枚小圓形齒,頭頂的氣孔用來呼吸和交流,鯨脂層稀薄,可少量儲能,因此喜捕食高能量食物以彌補儲能的不足。一般沿海生活的熱帶點斑原海豚比遠海的體型大,雄性比雌性大,雌性喙更長。靠近沿海棲息的亞種——熱帶點斑原海豚近海亞種(
S.a. graffmani)已獲確認,它們有更粗壯的身體,斑點較多,喙也更厚。
棲息環境
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少數在近海活動,大多數生活於溫度恆定的遠海深水區。該物種大多數生活在赤道和
科隆群島之間,其原因與它們傾向於生活在近海的原因相同。其活動範圍直徑達數百千米。在深度小於50米、表面溫度超過25℃、鹽度低於34‰的陡溫躍層水域中出現的頻率最高。在大西洋西南區域,它們主要出現在深度超過850米的斜坡和海洋水域。在夏威夷,主要活躍於島嶼周圍,它們出現在近岸淺水區至5000米的深度,並且在1500-3500米的水深處出現目擊率高峰。
生活習性
行為
群居性動物,幾隻到幾千隻結群而游,遠海群比沿海群成員更多。日本海域,2歲的幼豚會加入其他幼豚群,直到長成返回原群。雌豚
發情期離群。也許是飲食區重疊的緣故。
游速快,可達22-28千米/小時,最快可達40千米/小時。習慣雜耍式的高高躍出水面,有船經過時,則乘著船浪表演一系列空中雜技,鮪魚漁獵場除外,它們已學會避開捕撈船隻。
在太平洋東部和印度洋西南部,熱帶點斑原海豚通常以多物種聚集的形式出現,包括與
飛旋原海豚和
黃鰭鮪魚混群。這些混合物種的群體可能會增強對捕食者的集體警惕,包括大型遠洋鯊魚和其他較大的海豚科鯨目動物,已知這些動物在某些情況下會捕食海豚。
食性
該物種在海面附近尋找獵物:烏賊和小魚。這些海豚也以頭足類動物和翼足類動物為食。哺乳期的雌性海豚比懷孕或正常的斑點海豚吃的魚要多得多。哺乳期雌性海豚與正常情況的偏差可能是因為她比正常和懷孕的海豚需要更多的能量。吃魚比吃同樣質量的魷魚可以獲得更多的蛋白質和更多的能量。此外,魚還含有較多的鈣和磷,有助於泌乳。最後,魚的含水量較低,這可以防止哺乳期雌性的額外水分流失,因為食用的魚與海水的滲透壓較低。
近海的熱帶點斑原海豚主要以與深層散射層相關的小型上層和中層魚類、魷魚和甲殼類動物為食。在西印度洋等一些地區,
飛魚是重要的獵物。近海亞種的飲食鮮為人知,但據認為主要由較大的魚類組成,可能主要是底棲物種。在中國台灣水域,泛該物種以上層和中層獵物為食,主要是
燈籠魚和
魷魚。
分布範圍
原產地:美屬薩摩亞、安哥拉、阿根廷、阿魯巴島、澳大利亞、巴哈馬、孟加拉、貝里斯、博內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巴西、維德角、高棉、開曼群島、中國、哥倫比亞、葛摩、庫克群島、哥斯大黎加、古巴、庫拉索、宏都拉斯、吉布地、多米尼克、多明尼加、厄瓜多、埃及、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斐濟、法屬玻里尼西亞、加彭、加納、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關島、瓜地馬拉、幾內亞、海地、宏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亞、牙買加、日本、肯亞、吉里巴斯、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爾地夫、馬紹爾群島、馬提尼克島、模里西斯、馬約特島、墨西哥、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蒙特塞拉特、莫三比克、緬甸、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尼加拉瓜、奈及利亞、北馬里亞納群島、阿曼、巴基斯坦、巴拿馬、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菲律賓、波多黎各、留尼旺島、聖赫倫那島、阿森松島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聖露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席爾、新加坡、聖馬丁島、索羅門群島、索馬里、南非、斯里蘭卡、蘇丹、蘇利南、坦尚尼亞、泰國、東帝汶、多哥、湯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吐瓦魯、阿聯、美國、烏拉圭、萬那杜、委內瑞拉、越南和葉門。
季節性不確定:法屬蓋亞那、帛琉、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存在不確定: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巴林、巴貝多、貝寧、百慕達、汶萊、喀麥隆、科科斯(基林)群島、剛果(金)、剛果(布)、甘比亞、幾內亞比索、蓋亞那、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約旦、朝鮮、韓國、科威特、賴比瑞亞、茅利塔尼亞、諾魯、紐埃、皮特凱恩、聖基茨和尼維斯、薩摩亞、獅子山、托克勞、維京群島、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西撒哈拉。
繁殖方式
北方沿海雌豚的平均性成熟年齡為11.1歲,長於南方遠海雌豚的9.8歲。雄性平均14.7歲性成熟。雖然春秋兩季繁殖量上升,但並無固定的生育期。東太平洋,兩次生育時間間隔為26-36個月,日本海域的為48個月。妊娠期持續時間不到一年,哺乳期多於1.5年,是其他鯨類的三倍多。每胎生一仔,多仔情況極少見。
這個哺乳期是其他大型鯨魚的三倍多。偶爾,已知雌性在新懷孕期間會分泌乳酸鹽,有些還會生下雙胞胎,儘管這種情況很少見。海豚媽媽在水面附近覓食,這樣它們就不必離開幼崽了。人們發現了35歲以下的孕婦。
亞種分化
序號 | 中文名稱 | 學名 | 命名人及年代 |
---|
| | Stenella attenuata attenuata | |
| | Stenella attenuata graffmani | |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種群現狀
2006年,近海亞種(S.a.graffmani)估計為278155頭(變異係數(CV)=59%)。2006年,東北部、西部或南部的近海種群總數約為1,297092頭(NECV=23%;W/SCV=29%),根據1959年的估計規模減少了76%(Reilly等,2005年)。2008年調查,由於鮪魚圍網漁業死亡率大幅下降,海豚種群可能正在恢復,儘管速度緩慢。
2010年,在美國夏威夷群島的水域,通過船上線路橫斷面調查估計有15917頭(CV=40%)。這是夏威夷近岸調查中第二常見的物種(Baird等人,2013年)。
根據2009年的調查,墨西哥灣北部估計有50880頭(CV=27%)熱帶點斑原海豚,根據數據,北美東海岸有3333頭(CV=91%);來自2011年夏季佛羅里達州中部和芬迪灣下游之間的調查最少1733頭。
20世紀90年代初,估計有438000頭居住在日本水域(Miyashita1993年)。2006年,估計
蘇祿海東部約有14930頭(CV=41%),內格羅斯島和宿霧島之間的塔尼翁海峽約有640頭(CV=27%)。在熱帶大西洋東部、太平洋中部和西部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印度洋,熱帶點斑原海豚的數量尚不清楚。
主要威脅
由於熱帶點斑原海豚傾向於與黃鰭鮪魚一起混群游泳,太平洋漁民利用這些海豚的蹤跡來幫助他們找到黃鰭鮪魚目標。大多數熱帶點斑原海豚死亡是黃鰭鮪魚捕撈作業造成的。用於捕撈這些鮪魚的巨大漁網可能會無意中纏住海豚和魚類。熱帶點斑原海豚是受鮪魚養殖業影響最大的海豚物種。1985年至1990年間,每年有近13萬頭因鮪魚捕撈方法而死亡。由於美國政府的規定,例如要求改進捕撈設備,這一數字已大幅減少,每年死亡數量達10萬頭。一些熱帶點斑原海豚被日本漁民故意捕殺。每年有500-2000頭熱帶點斑原海豚被捕獲,供日本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