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聚集規律

煤聚集規律,煤在地殼中的聚集規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煤聚集規律
  • 所屬學科:生物學
從時間來看聚煤作用在某幾個地史時期特彆強烈,空間上呈帶狀分布並在某些地區特別集中。聚煤期 地質歷史中有大量聚煤作用發生並形成有工業價值煤田的時期。又稱成煤期。聚煤作用最早可追溯到新元古代,從新元古代到志留紀,以菌藻類等低等生物遺體為原始質料形成高灰分的腐泥煤類,即石煤。志留紀到早、中泥盆世,由最古老的陸生植物裸蕨形成最早的腐殖煤。直到晚泥盆世才出現具有工業價值的煤田。從全球範圍看,自晚泥盆世至今聚煤作用從未完全中斷過,但不同時期聚煤作用強弱不同。1937年,蘇聯P.I.斯捷潘諾夫根據統計資料提出,晚石炭世—二疊紀、侏羅紀、晚白堊世末期—第三紀是聚煤作用最強的3個時期;早石炭世、早中三疊世、晚白堊世是聚煤作用最弱的3個時期。1979年,蘇聯A.K.馬特維耶夫以斯捷潘諾夫的統計資料為基礎,補充了截至1968年世界新發現的煤炭資源資料,編制了世界煤地質儲量的地層分布圖,用圖表示各時代煤地質儲量占全球煤地質總儲量的百分數。依據此資料,侏羅紀和白堊紀,尤以白堊紀聚煤作用的強度明顯增加,重要性甚至超過第三紀。後來,在南美洲的巴西、秘魯、哥倫比亞三國交界處,發現了地質儲量超過2萬億噸、時代屬於新近紀的阿爾塔—亞馬孫煤田,因此第三紀聚煤作用可能超過了侏羅紀和白堊紀。據G.E.弗特維斯1979年的資料,世界煤炭資源有40%分布在晚石炭世至二疊紀地層中,50%左右分布在晚白堊世和第三紀的地層中。從世界上保留的煤田來看,晚泥盆世到二疊紀聚煤作用強度增大,早、中三疊世是聚煤作用低潮期,從晚三疊世開始,經侏羅紀、白堊紀至第三紀,聚煤作用強度又不斷增大。從全球廣泛分布的泥炭礦床來看,第四紀聚煤作用的強度也很大。不同國家和地區,主要聚煤期各有差異。中國的主要聚煤期是: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早二疊世,晚二疊世,晚三疊世,早、中侏羅世,晚侏羅世–早白堊世和第三紀。其中以晚石炭世–早二疊世,晚二疊世,早、中侏羅世和晚侏羅世–早白堊世的聚煤作用最強。聚煤帶 地質歷史時期有豐富煤層和含煤岩系分布區。1937年斯捷潘諾夫針對煤炭資源在全球分布的不均一性及同一時代聚煤盆地多呈帶狀分布的特點,提出“聚煤帶和聚煤中心”學說,聚煤帶分布於當時的潮濕氣候帶。石炭紀聚煤帶:分布於北緯30°~60°之間。著名煤田有中國華北的眾多煤田,哈薩克斯坦的卡拉乾達煤田,烏克蘭的頓涅茨煤田,波蘭的上西里西亞煤田,德國的魯爾煤田,英國的威爾斯煤田,美國的阿巴拉契亞煤田和伊利諾伊煤田等,均為近海型煤田,含煤性好,儲量十分豐富。二疊紀聚煤帶:主要分布在東半球。著名煤田有俄羅斯的庫茲涅茨克煤田,中國華北、華南的煤田,印度煤田,澳大利亞的悉尼煤田和南非煤田等。侏羅紀聚煤帶:主要分布於亞洲北部中、高緯度地區。著名煤田有中國的鄂爾多斯煤田,準格爾、塔里木、吐哈煤田等,俄羅斯的坎斯克–阿欽斯克煤田等,均為內陸型煤田。白堊紀聚煤帶:主要分布在亞洲東北部的中、高緯度地區,如俄羅斯遠東和中國東北、內蒙古東部等,多為內陸型煤田;北美洲中西部煤田,如加拿大艾伯塔煤田和美國落基山東麓的波德河煤田、聖胡安煤田等。新生代聚煤帶:大部為中小型陸相煤田,以褐煤為主,環太平洋帶和歐洲分布。聚煤中心 聚煤帶內煤最富集的地區。一個聚煤帶內可有一個或幾個聚煤中心。如石炭紀聚煤帶內有中國華北聚煤中心、西歐聚煤中心和北美聚煤中心等,都是在極有利的聚煤條件下,在不大的面積內形成的數千億噸乃至萬億噸的煤炭資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