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全域旅遊的實施意見

《煙臺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全域旅遊的實施意見》是2016年煙臺市政府辦公室發布的實施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煙臺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全域旅遊的實施意見
  • 頒布時間:2016年
  • 發布單位:煙臺市政府辦公室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東部新區辦公室,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消費和投資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5〕62 號)、《國家旅遊局關於開展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通知》(旅發〔2015〕182 號)、《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旅遊發展委貫徹國辦發〔2015〕62號檔案促進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的通知》(魯政辦發〔2016〕40號),加快發展全域旅遊,推進旅遊業轉型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圍繞建設“最佳觀光和休閒度假城市”總目標,深入實施“旅遊全域化”戰略,加快旅遊供給側改革,促進“旅遊+產業”深度融合,豐富全域化旅遊產品體系,提升旅遊公共服務水平,強化城市旅遊綜合行銷,著力構建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旅遊業發展新模式,推動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打造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民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2016年,全市接待遊客超過6480萬人次、消費總額830億元,旅遊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貢獻率達到15%。到2017年,接待遊客超過7260萬人次、消費總額900億元,旅遊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貢獻率達到16%,旅遊新增就業人數占當年新增就業人數的20%以上,農民因旅遊發展直接受益達到20%,全市20%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通過旅遊實現脫貧,成功創建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到2020年,全市接待遊客爭取突破1億人次、消費總額1360億元,旅遊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貢獻率超過18%。
二、工作任務
(一)創新旅遊發展體制機制。
1.建立旅遊綜合協調機制。按照全域旅遊發展要求,加快推進旅遊管理體制改革,市、縣兩級要建立旅遊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強化旅遊部門統籌協調職能,實現從行業管理向綜合管理轉型。
2.完善旅遊綜合執法監管機制。推進旅遊綜合執法改革,建立多部門旅遊綜合執法與旅遊投訴移交轉辦協調處理機制,明確各部門監管職責,提高旅遊消費市場綜合監管執法效能。各縣市區要加強旅遊質監執法隊伍建設,建立或指定統一的旅遊投訴受理機構。
3.研究推進多規合一。編制融合文化、教育、體育、交通運輸、商貿、養生、養老等功能的《煙臺市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與國家、省產業發展規劃相銜接,與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各專項規劃銜接融合,指導全市旅遊科學發展。建立旅遊規劃地方規委會審批、政府發布制度。
4.創新旅遊統計體系。根據全域旅遊的指標體系和旅遊對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貢獻要求,創新建立適應全域旅遊特點的旅遊數據徵集分析、產業發展評價、綜合效益評價體系。開展旅遊業增加值、旅遊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率、旅遊新增就業占當年新增就業率、農民因旅遊發展直接受益等指標統計。組建旅遊大數據中心,建設集“事前預測預警”“事中引導分流”“事後精準行銷”於一體的旅遊大數據平台。
5.建立全社會監督機制。建設全市旅遊企業和導遊人員信息平台,建立健全旅遊企業質量等級管理、導遊人員準入退出管理機制。公開招聘旅遊行風監督員,加強對全市旅遊政風行風監督。發揮旅遊行業協會自律作用,維護公平競爭環境。深入開展縣域城市旅遊服務質量滿意度調查評價,提升旅遊服務質量和遊客滿意度。加大文明旅遊宣傳,建立不文明旅遊行為曝光制度,傳播文明旅遊、誠信經營正能量。
(二)發展多元化旅遊業態。
1.促進旅遊與第一產業融合。全面實施《煙臺市鄉村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打造以葡萄酒莊為龍頭的鄉村旅遊產品體系,抓好北部百公里海岸葡萄長廊、南部百公里山地葡萄長廊、環城葡萄酒莊休閒帶和山地葡萄酒莊休閒帶建設,到2020年,形成100多個具有地域特色的葡萄酒莊。深入挖掘山水生態、古村古鎮、農耕文化等資源,抓好鄉村旅遊連片發展區、休閒農業觀光園、旅遊小鎮開發建設,打造一批體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鄉村旅遊精品。鼓勵“公司+合作社+農戶”鄉村旅遊發展模式,建設一批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推出一批精品農家樂、田園民宿,推動鄉村旅遊向標準化、精品化、品牌化發展。到 2017 年,各縣市區建成 1—2 處集中連片發展的鄉村旅遊區,全市發展 10 個特色旅遊小鎮、30個旅遊特色村、1000 戶鄉村旅遊品牌經營戶。推進國家級、省級森林公園和大南山等山林資源開發建設,發展健身休閒產品。開發水體休閒旅遊,打造水上休閒運動基地、水利工程體驗等旅遊產品,推動以旅促水的產業融合發展。
2.促進旅遊與第二產業融合。抓住產業結構調整機遇,推進工業旅遊示範點建設,發展“製造—展銷—體驗”於一體的工業旅遊產品。深度挖掘黃金文化和紅色文化,打造集黃金設計、工藝流程展示、工作場景體驗、休閒購物、實景演藝等於一體的黃金旅遊精品。
依託農產品加工企業、工業製造企業,打造集工業流程參觀、產品品鑑、購物為一體的觀光遊覽和科普教育旅遊產品。鼓勵毛筆、玉雕、麵塑等傳統工藝品製作企業利用生產工藝、產品生產過程等資源,開發旅遊產品。發展旅遊裝備製造業,培育本土郵輪遊艇帆船製造企業,壯大房車自駕車營地、露營地、戶外裝備、酒店用品等配套設施生產企業。
3.促進旅遊與第三產業融合。促進文旅融合,發展以非遺傳承、民俗風情、開埠文化等為特色的文化產業項目,持續推進仙境海岸文化旅遊目的地品牌建設。鼓勵引進國內外知名演藝團體來我市打造特色突出的文化演藝產品,促進演藝市場與旅遊景區互動,推出一批精品劇目定期駐場演出。促進商旅融合,培育城市商業旅遊綜合體(特色街區),發展特色餐飲、酒店賓館、休閒娛樂等旅遊商業業態。到2018年打造 20 條特色休閒街區,培育一批特色店、休閒娛樂中心和休閒綜合體。促進體旅融合,發展體育健身娛樂、體育旅遊消費、體育賽事觀賞、體育運動培訓等項目,承辦具有影響力的海上體育比賽、國際武術比賽、攀岩比賽、馬拉松比賽等重大體育賽事,積極開展遊艇、帆船帆板等水上休閒運動。
4.發展濱海休閒度假旅遊產品。整合開發海濱及海島旅遊資源,加快推進長島生態旅遊度假島開發建設,全面啟動芝罘島、養馬島、崆峒島等島嶼開發建設,加快推進芝罘灣港區郵輪碼頭、太平灣等45處旅遊碼頭建設。發展郵輪遊艇旅遊,開闢煙臺市區至崆峒島、養馬島等地的海上旅遊航線,積極開發至日、韓郵輪運輸市場。發展休閒漁業,推動以休閒垂釣、漁家樂和觀賞魚為主要內容的休閒漁業產業發展,積極培育打造“漁夫垂釣”休閒漁業品牌。到2020年,建成國內知名的海釣場3處以上,市級以上休閒漁業基地20處以上。抓好海陽國家級旅遊度假區、9個省級旅遊度假區開發建設,支持蓬萊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長島創建省級旅遊度假區,打造全域旅遊產業集聚區。
5.發展旅遊新業態。鼓勵利用閒置房源通過“託管”服務等方式,發展異地養老,推進養老養生基地建設。發揮優勢醫療資源,支持療養院、自然療養區、度假酒店等開發特色醫療、療養康復、美容保健等醫療旅遊項目。建立具有煙臺特色的研學旅行體系,培育建設一批研學旅行基地,設計開發膠東紅色文化、葡萄酒、鄉土文化、海洋科考、航空航天、核電等研學旅遊產品。推進溫泉旅遊發展,加快建設一批山地溫泉、養生溫泉項目,豐富溫泉項目業態,強化旅遊綜合服務功能,拉長溫泉旅遊產業鏈。加快推進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積極發展低空、滑雪旅遊產品。
(三)建立城市綜合行銷宣傳體系。
1.打造全域旅遊品牌形象。整合全市旅遊宣傳資源,引導重點企業積極參與,以“大外宣”為牽引,形成全域旅遊宣傳合力。進一步整合提煉具有較強衝擊力和市場感召力的宣傳語、形象標識,提升城市美譽度和影響力。將旅遊形象宣傳納入公益宣傳,在交通口岸、高速公路服務區以及商業中心、交通幹線、城市出入口、公車候車亭等旅遊集散地設立煙臺旅遊形象品牌公益廣告,在廣播、電視、報刊、網站等媒體開設旅遊專欄,開通城市旅遊簡訊歡迎平台,加強形象策劃和宣傳推介工作。
2.構建立體化行銷模式。建立完善高鐵(郵輪、輪渡)行銷、旅遊產品代理行銷、旅遊推廣中心行銷、網路媒體行銷等四位一體旅遊行銷推廣體系,推動旅遊產品行銷上層次、上水平。加強與海內外旅遊、文化、體育、航空組織以及知名旅行商的合作,構建旅遊全球行銷網路。實施“網際網路+旅遊”行動,利用新媒體、新技術,更好地運用煙臺旅遊微信、微博、手機微網站等“微行銷”資源,舉辦微電影、動漫、遊戲創作大賽,強化與各大入口網站、大型旅遊網站、搜尋引擎合作,策劃適合新媒體的事件行銷和節事行銷,滿足現代遊客需求。
3.加強旅遊對外合作。深化“山東半島城市旅遊區域合作聯盟”工作機制,擴大與海南三亞合作範圍,叫響“夏爽煙臺·冬暖三亞”品牌。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等重要旅遊板塊的合作,強化與國際旅遊組織、國際友好城市、世界著名旅遊企業的合作交流,積極爭取舉辦國際國內重大會議、旅遊會展節慶活動,不斷提升我市旅遊發展水平。
4.傳承創新文化旅遊節事活動。策劃舉辦煙臺“城市月月休閒匯”、好客山東(煙臺)賀年會等主題活動,強化市場化運作水平,提升旅遊活動品牌形象。進一步挖掘中韓登山大會、採摘節、賞花節、漁燈節、開海節、廟會等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參與性強的民俗旅遊節慶活動文化內涵,增加旅遊活動要素,凝集旅遊人氣,宣傳特色資源,擴大旅遊消費。
(四)培育旅遊市場主體和龍頭企業。
1.開闢多元化旅遊投資渠道。引進省產業發展基金,設立煙臺旅遊產業發展基金,用好國家專項建設基金、產業基金、政策性銀行貸款和省濱海旅遊基金,支持全域旅遊發展。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和運營商投資旅遊產業,支持大型投資公司、房地產企業、工業企業以及網路公司等跨界投資旅遊產業,引入大企業和大資本進入旅遊業。吸引國內著名旅遊投資商、各類基金、旅遊規劃、創意、設計等機構來煙臺設立分部。
2.創新旅遊融資模式。支持開發旅遊消費信貸產品,建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網際網路金融。引導旅遊企業科學利用債務融資工具,發展旅遊項目資產證券化產品,開展旅遊項目特許經營權、景區門票收費權抵押等方式融資。支持旅遊企業在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上市、掛牌。金融機構要加大對旅遊企業、旅遊項目、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融資支持。
3.推進旅遊企業做大做強和特色化發展。探索組建煙臺旅遊集團,提高整合、開發、利用文化旅遊資源水平和投融資能力。引導規模實力較強的各類旅遊核心企業組建“聯合艦隊”,培育綜合型旅遊企業集團。鼓勵優勢旅遊企業到市外、省外、境外投資設點,拓展行銷網路,提升發展實力。推進旅遊景區業態多元化、功能綜合化、管理規範化和運營市場化,支持崑嵛山、長島等創建5A級景區。引進國際知名的酒店投資管理集團,推動星級飯店市場模式、產品模式、管理模式變革;通過盤活城市閒置樓盤、廠房、老住宅等資源發展主題文化酒店,鼓勵發展鄉村客棧、特色民宿、青年旅舍等多元化旅遊住宿設施。
引導大型旅行社集團化、規模化經營,鼓勵中小型旅行社向專業線上旅行商轉變。大力培育創業型個體私營旅遊經濟,發展家庭手工業,鼓勵城鎮居民進行旅遊創業就業。支持中小旅遊企業通過多種方式構建旅遊企業戰略聯盟,與大型旅遊集團建立網路服務協作。
(五)提升全域旅遊公共服務水平。
1.強化旅遊信息服務功能。合理布局旅遊公共服務中心,在煙臺南站、旅遊汽車站建設旅遊集散中心,在交通口岸、高速公路服務區、商業綜合體等設立旅遊諮詢中心,配備煙臺旅遊信息窗。推進旅遊服務熱線一體化建設、全域化覆蓋,逐步實現全市旅遊電話諮詢“統一號碼呼入、自動分區受理、屬地解決諮詢問題”;推進基於移動互聯技術的手機終端、旅遊資訊網套用,為遊客提供更豐富便捷的旅遊諮詢。暢通無線網路,全域內所有賓館飯店、景區景點和重點旅遊鄉村實現WIFI全覆蓋。
2.提升旅遊交通服務水平。加快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和大型公共場所的公交設施建設,發展城市立體交通網路,努力實現各交通口岸與城市公共運輸無縫對接。高速公路服務區要進一步完善旅遊服務設施,提升旅遊服務功能。加快通往主要景區、鄉村旅遊點、旅遊特色村道路建設,打造一批濱海景觀道、城鄉風景道、特色主題綠道,提供自駕、騎行、步行、驛站等服務功能和設施,打通旅遊交通“最後一公里”。積極推動城市公交向旅遊景區、旅遊特色鎮、特色村延伸,開通城區觀光巴士和通往旅遊景區的專線車,完善“快行漫遊”路網體系。推廣使用電動旅遊車,推進重點旅遊景區充電樁建設。建設完善旅遊交通標識和步行指示牌。
3.推動旅遊惠民便民。推動公共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站)、博物館、科技館、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向社會免費開放,城市公園原則上要向居民免費開放。開展旅遊廁所革命,加大旅遊景區、休閒街區、歷史文化名村、鄉村旅遊點、交通集散點、加油站、超市商場、旅遊線路等旅遊節點廁所建設力度,鼓勵臨街、臨景的單位廁所免費向市民和遊客開放。2016年,新改建旅遊廁所4420座。積極開展鄉村旅遊扶貧行動,加大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交通基礎設施、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支持力度;實施“鄉村旅遊後備箱”工程,建立鄉村優質農副土特產品名錄,支持貧困村在臨近景區景點、高速公路服務區設立鄉村旅遊購銷點。繼續做好煙臺《市民休閒護照》發行工作。
4.最佳化城鄉綜合環境。堅持全域統籌規劃,突出個性特色,注重成片推進,把全市、一縣、一鎮、一村作為一個大景區打造。在城市環境綜合管理上,把促進旅遊發展與城市建設相結合,在城市規劃建設中注入旅遊元素、兼顧旅遊發展需要,統籌旅遊休閒功能;加快推進城市公園、休閒廣場、公共綠地、濱海浴場、街頭小品等城市公共休閒設施建設;規範整治背街小巷,清理違規設定影響觀瞻的廣告牌匾、商業攤點,取締占道經營、亂停亂放、亂貼亂畫、亂扔亂倒等行為。推進鄉村旅遊環境綜合整治,加快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推進鄉村旅遊點污水集中處置、垃圾集中收集處理,抓好旅遊道路沿線、旅遊景區周邊和鄉村旅遊區的綠化美化淨化,清理規整道路沿線兩側殘牆斷壁、危舊建築、廢棄構築物、破舊民房等,提升鄉村旅遊發展水平。
三、組織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級政府(管委)要認真履行全域旅遊發展的主體責任,把做好全域旅遊工作和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市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將全域旅遊發展目標和創建任務分解落實到各縣市區和相關部門,建立市、縣兩級領導聯繫旅遊項目制度,形成“全面抓、全面管、全面建”的統籌推進工作機制。
(二)強化政策支持。全面落實國家、省及相關部門出台的促進旅遊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對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所需政策扶持。規劃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時兼顧旅遊業發展需要,對省、市重點旅遊項目優先保障用地。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勵以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形式與其他單位、個人共同開辦旅遊企業。積極探索鄉村旅遊農村用地政策和試點試行工作,通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等方式,滿足鄉村旅遊項目用地需要。鼓勵各類金融機構按照風險可控原則,加大對旅遊企業信貸支持。制定《煙臺市農家樂管理辦法》,按照農家樂、漁家樂實際情況確定管理措施。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支持企業結合自身實際與傳統節日、地方特色活動相結合,安排錯峰休假、彈性作息,進一步釋放旅遊消費潛力。
(三)強化資金保障。市財政要進一步支持旅遊業發展,做好旅遊宣傳推廣、規劃編制、人才培養、信息化建設、公共服務和安全體系建設的保障工作。國家和省、市支持服務業、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節能減排、生態文明建設等專項資金,要充分考慮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和項目。各類農業示範基地、水利風景區、森林公園、海洋休閒漁業基地、文化、體育等建設資金,要注重與重點旅遊項目建設融合使用。
(四)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推動旅遊行業人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培育更多專業人才和複合型人才。將旅遊人才列入煙臺高端人才引進規劃,積極引進旅遊領域高層次創新創業型人才及高端旅遊策劃、經營管理人才。支持高等院校開展旅遊發展課題研究,鼓勵校企合作加強旅遊創意產品研發。大力發展旅遊職業教育,籌建煙臺旅遊職業學院,強化旅遊中高級人才培養。加強政策引導和專業培訓,支持返鄉農民工、大學畢業生、專業技術人員等通過開發旅遊商品、經營鄉村旅遊等實現自主創業。
(五)強化監督考核。將全域旅遊發展和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市創建工作納入市委市政府考核重點,按照全市科學發展綜合考核辦法,不斷完善旅遊業發展激勵機制。
煙臺市人民政府
2016年10月8日
附屬檔案
重點任務分工及進度安排表
序號
工作任務
負責單位
時間進度
1
市縣兩級建立旅遊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強化旅遊部門統籌協調、產業規劃、綜合監管、公共服務、旅遊經濟運行監測等職能。
市旅遊發展委、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底完成
2
建立多部門旅遊綜合執法與旅遊投訴移交轉辦協調處理機制,建立或指定統一的旅遊投訴受理機構。
市旅遊發展委、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海洋與漁業局、市衛生計生委、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安監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物價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底完成
3
編制《煙臺市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
市旅遊發展委
2016年底完成
4
創新旅遊統計體系,開展旅遊業增加值、旅遊業對GDP綜合貢獻率、旅遊新增就業占當年新增就業率、農民因旅遊發展受益等指標統計。
市統計局、市旅遊發展委
2017年開始實施
5
組建旅遊大數據中心,建設集“事前預測預警” “事中引導分流” “事後精準行銷”於一體的旅遊大數據平台。
市旅遊發展委
2016年底完成
6
建立全社會監督機制,公開招聘旅遊行風監督員,加強對旅遊政風行風監督。建設旅遊企業和導遊員信息管理平台。發揮旅遊行業協會自律作用。開展縣域城市旅遊服務質量滿意度調查評價。加大文明旅遊宣傳,建立不文明旅遊行為曝光和黑名單制度。
市旅遊發展委,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7
做好北部百公里海岸葡萄長廊、南部百公里山地葡萄長廊、環城葡萄酒莊休閒帶和山地葡萄酒莊休閒帶的建設,形成100多個具有地域特色的葡萄酒莊。
市葡萄與葡萄酒局,有關縣市區政府(管委)
2020年完成
8
挖掘山水生態、古村古鎮、農耕文化等資源,抓好鄉村旅遊連片發展區、休閒農業觀光園、旅遊小鎮等開發建設。各縣市區建成 1—2 處集中連片發展的鄉村旅遊區,全市發展 10 個特色旅遊小鎮、30個旅遊特色村、1000 戶鄉村旅遊品牌經營戶。
市旅遊發展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農業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7年完成
9
推進國家級森林公園、省級森林公園和大南山等山林資源開發建設,發展健身休閒產品。
市林業局、市旅遊發展委,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10
依託全市水利風景區,開發水體休閒旅遊,打造水上休閒運動基地、水利工程體驗等旅遊產品,推動以旅促水的產業融合發展。
市水利局、市旅遊發展委,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11
促進旅遊與第二產業融合,大力發展工業旅遊產品,培育旅遊裝備製造業。
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旅遊發展委,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12
促進文旅融合,發展以非遺傳承、民俗風情、開埠文化等為特色的文化產業項目。鼓勵引進國內外知名演藝團體來我市打造特色突出的文化演藝產品,促進演藝市場與旅遊景區互動,推出一批精品劇目定期駐場演出。
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13
促進商旅融合,發展城市商業旅遊綜合體,打造 20 條特色休閒街區,培育一批特色店、休閒娛樂中心和休閒綜合體。
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8年完成
14
促進體旅融合,拓展體育運動休閒旅遊,發展體育健身娛樂、體育旅遊消費、體育賽事觀賞、體育運動培訓等項目,承辦具有影響力的重大體育賽事,積極開展遊艇、帆船帆板等水上休閒運動。
市體育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15
加快推進長島生態休閒度假島建設,啟動芝罘島、養馬島、崆峒島等島嶼開發建設。
市海洋與漁業局,有關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16
發展休閒漁業,推動以休閒垂釣、漁家樂和觀賞魚為主要內容的休閒漁業產業發展,積極培育打造“漁夫垂釣”休閒漁業品牌。建成國內知名的海釣場3處以上,市級以上休閒漁業基地20處以上。
市海洋與漁業局,有關縣市區政府(管委)
2020年完成
17
加快推進芝罘灣港區郵輪碼頭、太平灣等45處旅遊碼頭建設。發展郵輪遊艇旅遊,開闢煙臺市區至崆峒島、養馬島等地的海上旅遊航線,積極開發至日、韓郵輪運輸市場。
市港航局,有關縣市區政府(管委)
2020年完成
18
抓好海陽國家級旅遊度假區、9個省級旅遊度假區開發建設,支持蓬萊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長島創建省級旅遊度假區。
市旅遊發展委,有關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19
鼓勵利用閒置房源通過“託管”服務等方式,發展異地養老,推進養老養生基地建設。
市民政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20
發揮優勢醫療資源,支持開發特色醫療、療養康復、美容保健等醫療旅遊項目。
市衛生計生委,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21
建立具有煙臺特色的研學旅行體系,設計開發研學旅遊產品,建設一批研學旅行基地。
市旅遊發展委、市教育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22
推進溫泉旅遊發展,豐富溫泉項目業態,發展一批山地溫泉、養生溫泉等特色溫泉項目。
市農業局、市旅遊發展委,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23
積極發展一批滑雪場,提升現有滑雪場服務水平。
市體育局、市旅遊發展委,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24
加快推進等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
市旅遊發展委、市國土資源局、市規劃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25
開展城市綜合行銷,形成全域旅遊宣傳合力。將旅遊形象宣傳納入公益宣傳,在機場、車站、港口、高速公路服務區以及A級以上景區、商業中心、交通幹線、城市出入口、公車候車亭等旅遊集散地設立煙臺旅遊形象品牌公益廣告,在廣播、電視、報刊、網站等媒體開設旅遊專欄,開通城市旅遊簡訊歡迎平台,對外宣傳、重大文化、經貿、體育等活動中統一使用煙臺旅遊標識。
市委宣傳部、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城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市外事僑務辦、市國資委、市體育局、市旅遊發展委、市口岸辦、市港航局、市公路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26
建立健全旅遊行銷推廣體系,構建旅遊全球行銷網路。實施“網際網路+旅遊”行動,舉辦微電影、動漫、遊戲創作大賽,策劃適合新媒體的事件行銷和節事行銷,滿足現代遊客需求。
市旅遊發展委,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27
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等重要旅遊板塊合作,深化“山東半島城市旅遊區域合作聯盟”工作機制。強化與國際旅遊組織、國際友好城市、世界著名旅遊企業的合作交流,積極爭取舉辦國際國內重大會議、旅遊會展節慶活動。
市旅遊發展委、市商務局、市外事僑務辦,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28
傳承創新文化旅遊節事活動,增加旅遊活動要素,凝集旅遊人氣,宣傳特色資源,擴大旅遊消費。
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市旅遊發展委,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29
創新旅遊融資模式,加大對旅遊企業、旅遊項目、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融資支持。
市金融辦,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30
開闢多元化旅遊投資渠道,引進省產業發展基金,設立煙臺旅遊產業發展基金,用好國家專項建設基金、產業基金、政策性銀行貸款和省濱海旅遊基金,支持全域旅遊發展。
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旅遊發展委、市金融辦,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31
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和運營商投資旅遊產業。吸引國內外旅遊投資商、基金、旅遊規劃、創意、設計等機構來煙臺設立分部。
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旅遊發展委、市金融辦,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32
探索組建煙臺旅遊集團。
市旅遊發展委、市國資委
2016年開始實施
33
推進旅遊企業做大做強和特色化發展,拓展行銷網路,提升發展實力。
市旅遊發展委,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34
在交通口岸、主要景區、重點旅行社、商業綜合體等遊客集中場所建立旅遊集散中心、旅遊諮詢服務中心。
市旅遊發展委、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國資委、市港航局、市公路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35
推進旅遊服務熱線一體化建設,手機終端、旅遊資訊網套用。暢通無線網路,爭取全域內所有賓館飯店、景區景點和重點旅遊鄉村實WIFI全覆蓋。
市旅遊發展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7年完成
36
加強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和大型公共場所的公交設施建設。推動城市公交向旅遊景區、旅遊特色鎮、特色村延伸,開通更多通往旅遊景區專線車。加快通往主要景區、鄉村旅遊點、旅遊特色村道路建設,打造一批濱海景觀道、城鄉風景道、特色主題綠道。進一步完善高速公路服務區旅遊功能。
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公路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37
推廣使用電動旅遊車,推進重點旅遊景區充電樁建設。
市發展改革委
2016年開始實施
38
推進中心城區健康步道建設。
市規劃局,各區政府(管委)
2020年完成
39
完善旅遊標識,建設一批旅遊諮詢地圖牌、步行方向指示牌和旅遊交通指引標識。
市旅遊發展委、市城管局、市公路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7年完成
40
推動公共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博物館、科技館、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向社會免費開放,城市公園原則上要向居民免費開放。
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市城管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開始實施
41
開展旅遊廁所革命,加大旅遊景區、度假區、休閒街區、歷史文化名村、鄉村旅遊點、交通集散點、加油站、超市商場、旅遊線路等旅遊節點廁所建設力度。
市旅遊發展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城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局、市商務局、市公路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7年完成
42
鼓勵臨街、臨景單位廁所要免費向市民和遊客開放。
市城管局
2017年開始實施
43
開展鄉村旅遊扶貧行動,實施“鄉村旅遊後備箱”工程,加大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交通基礎設施、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市委農工辦、市旅遊發展委,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44
促進旅遊發展與城市建設相結合,在城市規劃建設中注入旅遊元素、兼顧旅遊發展需要,統籌旅遊休閒功能;加快推進城市公共休閒設施建設;規範整治背街小巷,清理違規設定影響觀瞻的廣告牌匾、商業攤點,取締占道經營、亂停亂放、亂貼亂畫、亂扔亂倒等行為。
市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城管局、市工商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45
推進鄉村旅遊環境綜合整治,加快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推進鄉村旅遊點污水集中處置、垃圾集中收集處理,進一步完善遊客服務中心、自駕車營地、旅遊廁所、交通標識等鄉村旅遊基礎設施,清理規整道路沿線兩側殘牆斷壁、危舊建築、廢棄構築物、破舊民房等,提升鄉村旅遊水平。
市委農工辦、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局、市旅遊發展委、市公路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46
保障省市重點旅遊項目用地,探索鄉村旅遊農村用地政策和試點工作,滿足鄉村旅遊項目用地需要。
市國土資源局
2016年開始實施
47
制定《煙臺市農家樂管理辦法》。
市旅遊發展委
2016年底完成
48
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支持企業安排錯峰休假、彈性作息,進一步釋放旅遊消費潛力。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49
強化資金保障,進一步支持旅遊業發展。
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水利局、市農業局、市海洋與漁業局、市林業局、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市體育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50
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將旅遊人才列入煙臺高端人才引進規劃。發展旅遊職業教育,籌建煙臺旅遊職業學院。
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旅遊發展委,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51
將發展全域旅遊納入市委市政府考核重點,不斷完善旅遊業發展激勵機制。
市考核辦、市旅遊發展委,各縣市區政府(管委)
2016年開始實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