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爐氣甲烷化及沼氣原位提純耦合新工藝與原理》是依託同濟大學,由謝麗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焦爐氣甲烷化及沼氣原位提純耦合新工藝與原理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謝麗
- 依託單位:同濟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厭氧消化產生的沼氣提純後甲烷含量達到90%以上,可以替代天然氣從而提高利用效率,然而目前沼氣提純均在厭氧反應器外進行的,成本較高。焦爐氣主要成分為H2和CH4,和少量CO、CO2等氣體,研究發現某些厭氧微生物可以實現H2,CO2和CO向甲烷的轉化。本申請在前期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一種利用厭氧微生物實現焦爐氣甲烷化和沼氣提純的耦合工藝,以傳質理論和生化反應動力學為基礎,探索採用中空纖維膜實現焦爐氣向厭氧反應器的高效擴散,研究各反應組分在各相中的傳質-反應規律和過程參數對氣體傳質效果的作用,分析中空纖維膜表面生物膜特性和膜污染成分,探討提高甲烷濃度的工藝策略;深入研究焦爐氣加入後對厭氧過程有機物降解、緩衝體系和微生物活性的影響,從分子水平上研究系統內不同產甲烷菌群定性和定量的變化,探究反應系統的微觀生化機制和動力學,構建耦合工藝的傳質-生化動力學模型,為該工藝的套用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撐。
結題摘要
本課題提出將焦爐氣作為廉價的外加氫源,通入正在運行的處理有機廢棄物的厭氧反應器中,焦爐氣中的CO和CO2可在厭氧微生物作用下與H2結合轉化為CH4,剩餘的H2和厭氧反應器產生的沼氣中的CO2結合生成CH4,該工藝不僅實現焦爐氣的甲烷化,同時也能夠實現沼氣原位提純。課題研究發現非限制性氣液傳質條件下,氫氣分壓增加或混合不會有利於較高的氫氣消耗速率,由於限制因素是微生物的活動,而不是氫的傳輸速率。增加微生物濃度可能導致更高的氫氣消耗速率。利用中空纖維膜向厭氧反應器中通入模擬焦爐氣,通入一定量的模擬焦爐氣後,甲烷濃度從65%提高到90%左右,然而進一步增大模擬焦爐氣進氣量(2900 mL/L·d)後,pH突增至9.0,隨即反應器崩潰。進一步在維持進氣量為2900 mL/L.d條件下將pH控制在8.0,此時甲烷濃度可高達98-99%。從現有的研究結果來看,控制pH值條件下通入模擬焦爐氣可以獲得純度很高的甲烷,且CO的存在對產甲烷過程沒有明顯毒害作用。高溫和超高溫條件下,測試範圍CO的加入對體系的耗氫產甲烷性能均無抑制,並且能夠轉化利用。經過CO長期馴化的混合菌群體系,延遲期大大縮短,古菌群落的多樣性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在超高溫條件下,Methanothermobacter占古菌群落的97%以上,均具有將CO甲烷化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