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現狀,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土壤植被,自然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社會事業,科技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體育事業,衛生事業,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環境保護,安全生產,歷史文化,文物古蹟,非遺項目,風景名勝,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09月,建立
焦作市後,設王封區,區機關駐東王封村。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王封區改為第二區,區機關駐西張莊村。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03月,焦作市改為焦作縣。同年10月,二區機關遷回東王封村。
1949年10月,焦作縣改為焦作礦區,二區撤銷。
1953年12月,焦作礦區下設焦作鎮、李封鎮、第一、第二農村辦事處,第一農村辦事處駐東王封村。
1956年8月,焦作礦區改焦作市,設李封區,區機關駐李封村。
1957年12月,焦作市調整區劃,設城區、郊區。李封區撤銷,原區轄李封鎮歸城區,農村歸郊區。
1958年8月,焦作市撤銷城區、郊區,設解放、中站、馬村3區。9月,中站區改建中站人民公社。11月,與煤礦人民公社合併,政社合一,建立中站煤礦人民公社。
1961年10月,撤銷中站煤礦人民公社,恢復中站區建制,轄原公社所屬城鎮、廠礦、農村。
1962年1月,中站區所轄農村劃歸郊區,中站區改為城區。
1988年10月,焦作市調整區劃,中站區轄王封、朱村、龍洞3個鄉,李封、王封、朱村、馮封、龍洞、月山、丹河7個街道辦事處。
2005年11月,鄉鎮機構改革,撤銷王封、朱村、龍洞3個鄉,成立許衡、府城、龍翔街道。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7年,中站區轄7個街道、3個鄉。
2000年,中站區轄7個街道、3個鄉。
2005年,中站區鄉鎮區劃調整:撤銷朱村鄉,設立府城街道辦事處,管轄原朱村鄉行政區域,辦事處駐北朱村;撤銷王封鄉,設立許衡街道辦事處,管轄原王封鄉行政區域,辦事處駐東王封村;撤銷龍洞鄉,設立龍翔街道辦事處,管轄原龍洞鄉行政區域,辦事處駐龍洞村。
區劃現狀
截至2022年10月,中站區下轄10個街道。中站區人民政府駐
李封街道解放西路5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中站區位於
焦作市區西部,
太行山南麓。西北與山西晉城市
澤州縣接壤,東北、東南與
修武交界,東與
解放區毗鄰,西與
博愛隔河相望。中心坐標位於東經113°09' 3",北緯35°14' 30",南北長19千米,東西長8.75千米,總面積162平方千米。城區東距市中心7千米,西距博愛縣城11千米。
地形地貌
中站區地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依據地貌單元及形態劃分為山區、山前坡地崗丘區和平原區。山區海拔高度900—200米,基岩裸露,谷系發育,河谷切割較深,兩岸陡峭,河道彎曲,以側向侵蝕為主,河床上有大量礫石沉積,河槽呈“U”型,河流上游有泉水出露;山前坡地崗丘區,海拔高度200—95米,由山前沖洪積物構成,覆蓋層厚度不一,南北向沖溝發育,侵蝕切割較重,溝嶺相間,波狀起伏,區內土層與砂礫石交錯,分布不均,地面坡度1/100—1/600;平原區為洪積沖積扇群形成的山前傾斜平原,地面平坦,地勢自西北至東南傾斜,沖溝在該區逐漸萎縮消失。
氣候特徵
中站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在蒙古高壓控制下,盛行西北風,氣候乾燥,天氣寒冷;夏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增強,溫暖海洋氣團從西南東北方向入侵,冷暖空氣交替頻繁,降雨量特別集中。
降雨量
中站區多年平均降雨量640毫米,年最大降雨量1101.7毫米(1955年),年最小降雨量260毫米(1981年),降雨極不均勻,多集中在七、八、九三個月,約占全年70%以上。
氣溫
中站區多年平均氣溫為14℃,最高氣溫43.3℃,最低氣溫-16.9℃,全年無霜期217天,平均日照時數為2300小時。
無霜期
中站區光能資源充足,多年平均無霜期217天,初霜期一般在10月28日前後,終霜日在3月23日左右,最早初霜日為10月17日,最晚終霜日在4月3日。
蒸發量
中站區多年平均蒸發量1200毫米。
風速
中站區以西北和東南風為主,多年平均風速為2.l米/秒,最大為19.4米/秒。
土壤植被
中站區土質屬風化岩土及紅粘土,山區地處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原始植被零星存在,植被灌木類主要為荊條和白草共生,喬木類主要有紅柳和以核桃、柿子等為主的人工經濟林,植被覆蓋率31.2%。山前傾斜平原由沖洪積物組成,表層以砂礫石的砂壤土為主,在局部地區分布有壤土。平原地帶,地層以粘性土、黃色亞粘土和粉土為主,局部夾有一些粉細砂薄層,土壤肥沃。
自然資源
水資源
中站區地下蘊藏著266億立方米的水資源,是華北地區的富水區。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主要礦產有:煤、硫鐵礦、粘土、
白雲岩、
鋁釩土等,儲量都在千萬噸以上,埋藏淺。
人口
截至2021年末,中站區常住人口10736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4528人,鄉村常住人口22837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8.73%。全年出生人口685人,人口出生率為6.39‰;死亡人口601人,人口死亡率為5.60‰;自然增長率為0.78‰。
經濟
綜述
2021年,中站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7.8億元,比上年增長5.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0.6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102.2億元,增長5.2%;第三產業增加值35.0億元,增長6.2%。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0.4%,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74.2%,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25.4%。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28326元,比上年增長7.5%。
固定資產投資
2021年,中站區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14.8%,其中:第一產業投資基本持平,第二產業投資增長41.6%,第三產業投資下降33.2%。工業投資比上年增長41.6%,占固定資產投資79%;基礎設施投資比上年增長77.2%,占固定資產投資1.8%;民間投資比上年增長27.2%,占固定資產投資78.4%;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231.4%,占固定資產投資8.2%。2021年,中站區億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51個,完成投資比上年增長8.8%。全年西部產業集聚區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52.4%,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81.6%,比上年上升20個百分點。
財稅收支
2021年,中站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1億元,增長15.6%,其中:稅收收入9.1億元,增長26.3%,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89.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2億元,下降10%,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5億元,增長30.4%;醫療衛生支出0.7億元,下降5.9%;教育支出1.9億元,增長4.8%;農林水事務支出0.5億元,增長11.5%。
人民生活
2021年,中站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45元,比上年增長8.1%。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26元,比上年增長5.6%;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92元,比上年增長8.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1.573,比上年縮小0.05。
2021年,中站區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136元,比上年增長11.8%;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2021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843元,比上年增長12.7%。
第一產業
種植業
2021年,中站區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135.09公頃,比上年減少24.6公頃,其中糧食播種面積1066.66公頃,比上年減少25.4公頃,小麥播種面積540公頃,比上年減少40.6公頃,玉米播種面積526.66公頃,比上年增加1.3公頃,蔬菜播種面積68.43公頃,比上年減少8.5公頃。
2021年,中站區糧食產量4777噸,比上年減少30.7%;蔬菜總產量2426.35噸,比上年下降24.3%;水果總產量442噸,比上年增加62.6%。
林業
2021年,中站區完成造林面積1.093千公頃,其中人工造林面積0.06千公頃。全區參加義務植樹0.2萬餘人次,完成義務植樹1.5萬餘株。年末共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省級森林公園2個。
畜牧業
2021年,中站區生豬存欄10537頭,比上年減少12.9%,牛存欄432頭,比上年增長44%,羊存欄25231隻,比上年減少7.6%,家禽存欄82781隻,比上年增長112.3%。2021年,中站區肉類總產量1157噸,比上年增長5.2%;蛋類產量925噸,比上年增加15.6%。
生產條件
截至2021年末,中站區農用拖拉機23台,與上年持平。
第二產業
工業
2021年,中站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完成375.6億元,比上年增長28.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5%;產品銷售率99.7%;營業務收入比上年增長50.2%;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123.9%。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8%;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2.8%;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8%,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59.4%;主導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9.5%,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66.8%。2021年,區級規模以上工業主要分17個大類,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工業產品產量:鋰離子電池607.6萬隻,比上年增長139.0%;塗料6.4萬噸,增長99.6%;低壓開關板4155面,增長91.7%;稀土化合物16771千克,增長61.7%;耐火材料製品41.8萬噸,增長54.3%;商品混凝土51.9萬立方米,增長37.5%;飲料2.1萬噸,增長35.4%;橡膠輪胎外胎164.4萬條,增長32.7%;石墨及碳素製品3.8萬噸,增長31.7%;印染布1623萬米,增長27.2%;鋁合金7.2萬噸,增長26.4%;合成橡膠1.6萬噸,增長21.4%;化學試劑15.4萬噸,增長11.7%;塑膠製品0.9萬噸,增長4.4%;高嶺土1.6萬噸,下降3.4%;硫酸51.5萬噸,下降11.2%;磚651萬塊,下降91.4%。
建築業
2021年,中站區建築業總產值11.7億元,比上年增長0.5%。
第三產業
服務業
2021年,中站區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6.42億元,比上年增長6.2%;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5.86億元,增長10.1%;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0億元,增長5.1%;金融業增加值2.44億元,下降3.4%;房地產業增加值2.43億元,增長3.7%;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2.81億元,增長6.9%;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8.5億元,比上年下降3.4%。
國內貿易
2021年,中站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0.2億元,比上年增長14.8%。全區限額以上銷售額達到52.4億元,比上年增長13.6%,按分行業統計,批發業28.5億元,比上年增長14.5%;零售業22.4億元,比上年增長12.8%;住宿餐飲業1.5億元,比上年增長8.8%。2021年,中站區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40.5%,飲料類增長24.9%,菸酒類增長9.8%,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下降43%,日用品類增長3.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90.6%,汽車類增長0.6%。
對外經濟
2021年,中站區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完成51.8億元,同比增長13.1%,其中出口41.6億元,同比增長8.8%,進口10.2億元,同比增長34.2%。貨物貿易順差31.4億元,比上年增加0.8億元。
招商引資
2021年,中站區實際吸收外商投資3900萬美元,完成市定任務的101.3%。
金融業
截至2021年末,中站區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餘額72.9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7.3%。其中,居民(儲蓄)存款餘額49.29億元,增長12.71%。各項人民幣貸款餘額50.14億元,增長7.59%。
截至2021年末,中站區全區共有境內上市公司2家,新三板掛牌公司1家。
保險業
2021年,中站區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2310.89萬元。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2310.89萬元。全年賠款支出6722.4萬元。其中,財產險賠款支出6722.4萬元。
交通運輸
截至2021年末,中站區境內公路通車總里程180.963千米,其中幹線公路總里程45.43千米,農村公路總里程135.533千米。全區行政村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71.582千米。
陸路交通
轄區內交通便利,鐵路、公路四通八達,有焦枝、新焦、太焦3條鐵路幹線,有華北一級編組站—月山車站。焦晉、焦鄭、焦溫和新焦濟高速公路在此交匯。
空港
中站區距新鄭國際機場80分鐘車程。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21年,中站區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3家,同比新增7家,總數達到24家;備案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6家。擁有河南省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示範企業2家;河南省院士工作站2個;河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家。全年共取得河南省科學技術獎1項。完成技術契約登記額1.08億元,同比減少90.9%。全年共獲省級以上各類財政科技支持經費345萬元。
教育事業
截至2021年末,中站區共有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510人,畢業生954人。義務教育階段現有中國小校17所,其中國中2所,九年制學校5所(含民辦1所),國小10所。國中招生1886人,在校生5483人,畢業生1485人。國小招生1304人,在校生7972人,畢業生1360人。全區幼稚園總計26所,在園幼兒4633人,其中公辦幼稚園8所,在園幼兒1210人;民辦幼稚園18所,在園幼兒3423人。2021年資助學生2324人次,總計127.63萬元。
文化事業
截至2021年末,中站區共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60個,文化館1個,街道文化站9個,農家文化書屋56個。
體育事業
2021年,中站區共開展經常性民眾文體活動60餘場次,舉辦全區性體育健身活動6次。全區所有的行政村、社區已實現了體育健身工程的全覆蓋,並實施了9個鄉鎮體育健身工程。
衛生事業
截至2021年末,中站區共有衛生機構87個,其中:二級醫療機構1家、一級醫療機構5家、婦幼保健站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家、村衛生所34家、各類個體診所39家。共擁有床位數740張,執業醫師(含助理)341人,執業護士383人。
勞動就業
2021年,中站區城鎮新增就業人員3756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944人,其中就業困難對象實現再就業304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2%,與上年持平。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5人。
社會保障
2021年,中站區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85217人,其中居民醫保醫療保險71275人,職工醫療保險13942人(在職11724人,退休2218人)。年末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2140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9680人,比上年末增加1990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109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3016人,比上年末增加1733人。
社會福利
2021年,中站區城區最低生活保障月標準60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年標準377元。全年共救助城區最低生活保障對象30064人次,發放城區最低生活保障金922.45萬元。全年共救助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13176人次,發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247.5萬元。全年共救助城鄉特困人員76人,發放特困救助供養金57萬元,全年共臨時救助困難民眾65人,發放臨時救助金9.3萬元,人均救助1430.77元。社區服務中心1個。接受社會各界捐款捐物11160313.24元。(其中:接受市慈善總會撥付防汛救災慈善捐贈資金1075萬元。99公益日公眾籌款:408313.24元。防汛救災社會捐贈2000元)。
環境保護
2021年,中站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66.6%,PM10平均濃度為75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2021年,中站區全社會能耗總量比上年下降0.3%,萬元GDP能耗下降5.4%。
安全生產
2021年,中站區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0起,死亡0人。2021年,中站區農作物受災面積286公頃,洪澇乾旱和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952.9494萬元。
歷史文化
文物古蹟
截至2021年末,中站區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府城遺址、許衡墓),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比如:靳德茂墓、北朱村古民居、張昺墓及祠、府城王氏祠堂、太行區第四專區及焦作市黨政軍機關舊址),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8處。
非遺項目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項(小尚虎舞、常家武虎),省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5項(小尚炮拳(捶)、白猿通背拳、造店查拳、東馮封文武高蹺、李封天目瓷燒制技藝),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5項(北朱村舞蹈腰鼓、北朱村背樁、北朱村紅拳、何氏糖畫、封氏捏塑)。
風景名勝
| 盤古洞景區 盤古洞景區是北部山嶽風光有名的景點之一,洞內有石筍、石花等鐘乳石(頂天柱、定海神針、佛耳壁、北京猿人、石鐘、石幔、石鼓等),洞內斷層明顯,洞內罕見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時期形成的原盤古巨石,被稱為鎮山之寶。 |
| 早商府城遺址位於焦作市西南10千米府城西北部的台地上,東西走向長約280米,南北走向長約300米,遺址面積近10萬平方米。該遺址的重要部分是早商文化遺存,分布於遺址的中部,已經發現的遺蹟有城址、宮殿基址、房基、灰坑等。城址平面成方形,周長約1200米,西城牆和北城牆保存較好,長度約為300米,地面暴露的部分高為2—3米,2001年6月,府城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許衡陵園 許衡墓位於許衡街道辦事處新李封村村南200米處,墓地坐北面南。有山門、饗堂、神道、墓冢組成。 |
榮譽稱號
中站區是企業服務活動先進縣市區、焦作市金融工作先進單位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中央宣傳部 財政部 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文物局關於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的通知》中站區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