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4年2月,設王封街道。
1958年1月,改為王封公社,隸屬中站煤礦公社。
1962年6月,劃歸郊區。
1980年7月,改王封鄉。
1988年10月,劃歸中站區。
2005年,撤鄉改為許衡街道。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許衡街道轄東王封、西王封、李封一、李封二、李封三、東馮封、西馮封、王莊、新莊9個村民委員會。
截至2020年6月,許衡街道下轄9個行政村。許衡街道辦事處駐東王封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許衡街道地處中站區西北部,東、南與
王封街道相鄰,西與
博愛縣交界,北依
太行山。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6千米。總面積32平方千米。
氣候
許衡街道屬暖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乾燥,冬季寒冷少雪。
自然災害
許衡街道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土石流。
自然資源
許衡街道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炭、稀土礦等;2011年末,耕地面積5000畝,林地面積7300畝。
人口
2011年,許衡街道轄區總人口4.4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8842人,
城鎮化率65.55%。另有流動人口120人。常住人口中,男性14532人,占50.38%;女性14310人,占49.62%;14歲以下4505人,占15.61%;15—64歲21493人,占74.51%;65歲以上2834人,占9.88%。常住人口中,以
漢族為主,占98%;有1個
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0.2%。2011年,人口出生率7.5‰,人口死亡率5.2‰,人口自然增長率2.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0.91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許衡街道財政總收入6577萬元,比上年增長18%。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564萬元,增值稅1580萬元,企業所得稅2379萬元,個人所得稅79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0.8%、8.2%、0%、0%。人均財政收入560元,比上年增長18%。
農業
截至2011年末,許衡街道累計造林1500畝。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
工業
2011年末,許衡街道有工業企業39家。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1年末,許衡街道有各類圖書室9個,藏書1萬餘冊。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東王封村的耍老虎、李封二村的扭秧歌、東馮封的踩高蹺等。
2011年末,許衡街道有籃球場9個,桌球室3個,羽毛球場1個。體育健身器材近100套。
2011年末,許衡街道有有40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許衡街道有國小、國中一體化學校1所,其中國小在校生160人,專任教師12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在校生200人,專任教師24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0.11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0.11億。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許衡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3個。
社會保障
2011年,許衡街道城鎮最低保障戶數3戶,人數5人;農村最低保障戶數103戶,人數205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2.6556萬元。全年發放救災麵粉1.1萬公斤、棉被312條、棉衣260套,支出1.4萬元,救濟人數3229人。農業勞動力轉移就業320人,就業率達到95.1%;農村老齡人群失地補助224人。
歷史文化
許衡街道地名因轄區內著名人物許衡得名。
許衡街道境內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元代著名大儒許衡墓地、元代著名太醫院副使靳德茂墓地2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