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概述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長卷、紙本。水墨畫。縱:33cm,橫:639.9cm。收藏於
台北故宮博物院。《
富春山居圖》是“
元季四大家”之冠
黃公望的代表作。《富春山居圖》系作者1347年(元至正七年)七十九歲時為無用師所作,歷經三年經營,於1350年繪製完成。作品描寫富春江兩岸初秋景色,峰巒
岡阜、
陂陀沙渚,林木蔥鬱,疏密有致。在筆法上取法
董源、
巨然,而又自出新意,筆墨紛披,林巒渾秀,為黃公望水墨山水的扛鼎之作。
“無用師”是黃公望的同門師友
鄭樗。鄭樗,字無用,號散木。是全真道士
金志揚的弟子。
作者簡介
[元]道士,全真道士
金志揚的弟子。字無用,號散木,盱江人。作
古隸初學
孫叔敖碑,一時稱善。後乃流入宋季陋習,無足觀者。《
書史會要》
樗 [chū],《
辭海》上解釋“植物名。即
臭椿”,“樗材,猶言無用之材”。《莊子·
逍遙遊》:“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
繩墨,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不顧。”種在路邊的
樗樹,
木匠看都不看,可見它確實是無用之材。樗木為散材,比喻於世無用。古時如自稱“
樗材”即是自謙之詞。由此可知,鄭樗取字無用,又自號散木,名、字、號所表達意義是統一的,其出典均來自道家莊子。
鄭樗為元代大畫家
黃公望的師弟。黃公望在其傳世名作《
富春山居圖》
題跋上面寫道“
至正七年,仆歸富春山居,無用師偕往,暇日於南樓援筆寫成此卷,興之所至,不覺亹亹”,其中的“無用師”就是指
鄭樗。
歷史資料
《
富春山居圖》在數百年流傳中飽經滄桑,險遭火殉。明末此畫為宜興收藏家吳之矩所有,再傳其子吳洪裕。1650年(清順治七年),吳洪裕病危,竟以此圖投火為殉,幸被其侄從爐火中搶出,惜前段數尺已焚毀。焚後分成兩段,前段被後人命名為《剩山圖》,縱31.8厘米,橫51.4厘米,1956年被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徵集,收藏於
浙江省博物館,成為浙江省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後段世稱《無用師卷》,縱33厘米,橫636.9厘米,1746年(
乾隆十一年)收入清宮,收藏於
台北故宮博物院。後段右上角有“吳之矩”半印,與前段銜接,圖中筆墨一脈相通。
作品欣賞
《無用師卷》和《剩山圖》描繪的是黃公望晚年山居的景色,有
春明村、廟山、大嶺及
富春江等一帶的山川景致。畫中有坡陀沙岸,房舍散聚,以及岡陵起伏,山勢層層疊疊,林木交錯。景物排列疏密有致,墨色濃淡乾濕並用,極富於變化。皴畫山石皆用
披麻皴法,運筆時快時慢,線條有長有短且不平行排列,所以有巧妙的交錯組合。黃公望江南虞山、富春一帶的山水為題材,畫山喜用披麻皴兼用
解索皴,筆法以中鋒為主兼用
側鋒,筆墨濃淡乾濕交錯,勾皴及
點染交替,這是對宋人筆墨技法的一大突破。他的皴擦長披大抹,虛實相生,土石相間,
礬頭累累,靈活生動地表現了江南山巒質地鬆軟、煙霧迷濛的特點。《富春山居圖》畫面上山巒起伏,平崗連綿,層次豐富,神采煥然,生動展示了富春江一帶林密蜿蜒,翠微杳靄的優美風光,其山或濃或淡,皆以平而枯的筆法勾皴,遠山及洲諸以淡墨抹成,水紋以濃枯墨復勾,偶爾加淡墨,樹幹或沒骨或幾筆寫出,樹葉用橫點、豎點、斜點,因用濃墨、濕墨,顯得山淡樹濃,整幅畫卷把觀者帶進隱逸忘世、平淡天真的氛圍中,這裡有
董源《夏山圖》技法的影響,不只採用濕潤的
披麻皴,又加
乾筆皴擦和濃淡迷離的橫點,把
趙孟頫在《
鵲華秋色圖》中創造的方法又推向一個高峰,形成典型的元代寧靜淡泊的山水畫風貌,後世畫家無不對此圖頂禮膜拜。
名畫去向
2011年5月18日,浙江博物館收藏的《剩山圖》在世紀壇舉行赴台點交儀式,由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的代表正式移交到
台北故宮博物院代表的手中。6月1日,《剩山圖》與台北故宮收藏的《無用師卷》在台北合璧展出;至此,已經分割360餘年的中國山水畫“第一神品”《
富春山居圖》將再次完整呈現在世人面前。
浙江省博物館為《剩山圖》專門定做了運輸箱,箱子上加裝保險鎖並貼上封條,由專人保管專人押運。根據慣例,浙江省博物館為出借的《剩山圖》投保15億元。由於是赴台灣的兄弟博物館展出,為了兩岸的互信與團結,調低投保價格至15億元人民幣。“這是無價之寶”,
浙江省文化廳廳長
楊建新認為投保15億元並不代表《
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卷本身的價值,《剩山圖》估價在500億元人民幣以上,兩幅圖合併後估價將超千億,而它們的價值則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富春山居圖》是元代山水畫的代表作品,屬於國寶級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