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名稱
中文名稱:無水三氯化鐵
英文別名:
Iron(III)chlorideanhydrous,Ferricchlorideanhydrous,Ferrictrichlorideanhydrous,
Ferricperchlorideanhydrous,Irontrichlorideanhydrous,Floresmartisanhydrous,Molysiteanhydrous
化學式
FeCl3
相對分子質量
六水合物:270.21
無水物:162.21
性狀
暗色葉狀或塊狀結晶,直射光下呈暗紅色。極易吸濕,在空氣中易吸收水分成為結晶
氯化鐵(FeCl3·6H2O)。高溫時分解成
氯化亞鐵和
氯氣。易溶於水、
乙醇、
乙醚和
丙酮,
微溶於
二硫化碳,幾乎不溶於
乙酸乙酯。相對密度(d25)2.90。熔點282℃。
沸點約316℃,對金屬有腐蝕性。
照片
儲存
密封乾燥保存。
用途:
有機合成催化劑。分析銅、硒和砷,測定酚、
膽固醇和膽鹼時作
指示劑。
用於污水處理、線路板
蝕刻、不鏽鋼腐蝕以及
媒染劑,是固體三氯化鐵的良好替代品,其中HPFCS高純型用於電子行業高要求的清洗及蝕刻。
液體三氯化鐵是
城市污水及
工業廢水處理的高效廉價
絮凝劑,具有顯著的沉澱
重金屬及硫化物、脫色、脫臭、除油、殺菌、除磷、降低出水COD及BOD等功效。
質檢信息質檢項目指標值
質檢項目 | 項目指標值(化學純) |
---|
| 合格 |
含量(FeCl3) | ≥97.0% |
| ≤0.5% |
安全風險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該品粉塵對整個呼吸道有強烈刺激腐蝕作用,損害黏膜組織,引起化學性肺炎等。對眼有強烈腐蝕性,重者可導致失明。皮膚接觸可致化學性灼傷。口服灼傷口腔和消化道,出現劇烈腹痛、嘔吐和虛脫。
慢性影響:長期攝入有可能引起肝腎損害。
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急性毒性:LD50:1872mg/kg(大鼠經口)
泄漏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周圍設警告標誌,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學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避免揚塵,收集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使其溶於a.水、b.酸、或c.氧化成水溶液狀態,再加硫化物發生
沉澱反應,然後廢棄。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經稀釋的洗水放入廢水系統。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無害處理後廢棄。[5]
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粉塵時,應該佩帶防塵口罩。必要時佩帶防毒面具。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防護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製作)。
手防護: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後,淋浴更衣。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後再用。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用水沖洗至少15分鐘。若有灼傷,就醫治療。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患者清醒時立即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滅火方法:霧狀水、火場周圍可用的滅火介質。
風險術語
R22吞食有害。
R38刺激皮膚。
R41對眼睛有嚴重傷害。
安全術語
S26不慎與眼睛接觸後,請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並徵求醫生意見。
S39戴護目鏡或面具。
S36/37/39穿戴適當的防護服、手套和護目鏡或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