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焙面娃娃
- 特點:看得美、聞的香、食慾強、
- 工具:特製的一種砂土套鍋烤成
- 代表作品:《八仙過海》、《三仙姑下凡》
製作方法,藝術特色,代表作品,傳說故事,製作方法,焙制套鍋,保護現狀,
製作方法
作為一種民間藝術,焙麵塑是用特製的一種砂土套鍋烤成,套鍋為上下一對,中間夾鐵鏊,由上下鐵鏊倒換加工而成,配料由上白面、杏仁水、糖稀搭色水、黑豆、花椒子等配製而成,其特點看得美、聞的香、食慾強、吃的脆,是陽城最為特色麵食作品,俗稱焙面娃娃。
藝術特色
焙面娃娃的製作不同於一般麵塑的籠蒸,也不是在鏊子裡直接烤制,而是用一種當地特製的砂土套鍋烤成,為陽城縣獨有,在我國的麵塑藝術中占有重要地位。焙面娃娃製品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傳統戲曲故事,也有富含各種吉祥寓意的圖案,有上百種之多。這些造型,大者尺余,小者三、四寸,注意神似,概括性強,過七月十五,娘家給女兒送焙面娃,社會譽論非常關注,親戚領導多去觀賞,評頭論足,好壞巧拙代表著娘家一方的聲譽。無型中促進了焙面娃娃工藝食品的繁榮發展。
代表作品
焙面娃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以傳統故事造型的有《八仙過海》、《三仙姑下凡》、《西遊記》、《白蛇傳》、《劉海戲蟾》、《明月和尚戲柳翠》、《嫦娥奔月》等,以戲劇人物造型的有《過江殺督》、《武松打虎》、《時遷偷雞》、《打金枝》等,其它造型的有《浮水娃娃》、《胖娃娃》、《蛤蟆駝兔》、《人首魚》、《蛇盤兔》、《麻葉臥子》、《金蟾》《蝴蝶》、《雙石榴》等五花八門,不下百種。
傳說故事
陽城縣捏麵塑的老藝人王玉環 (已去世)曾經講過在當地民間流傳的一個故事:清光緒初年,北方大旱連年,災情十分嚴重,近臣向小皇帝奏本說:“天下大旱,赤地千里,百姓飢餓,甚至鬧到人吃人的地步。”不諳世事的小皇帝說:“只要朝廷有糧吃,民間人吃人怕甚。”慈禧不悅,向下傳旨:“讓民間捏面娃娃食用,再不可人吃人造孽。”當聖旨傳到陽城,荒災大劫已過,十室九空,其時正逢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倖存下來的人就焙制面娃娃,之後延續成俗。事實上當地早已有娘家給閨女“送十五”之俗,焙面娃娃是必帶的禮品,農曆七月十五當天,親戚鄰居對新媳婦家的焙面娃娃品頭論足,因此,對於娘家人來說,焙面娃娃的製作就非同尋常。
製作方法
大致可分為八個步驟:用杏仁水和好面,按構圖用料將面切成小塊,用擀麵杖將面塊按需要的形狀擀薄,接著用刀或剪刀按所要塑造的物形裁剪出大體基礎即底料。先捏制頭、手、人物的身姿動態,然後根據立體裝飾與平面裝飾對底料進行裝飾,立體裝飾的需先捏出具體的形狀,如花朵可用細麵條纏繞出花形,也可剪出幾片段預告瓣形的薄面泥,其上用梳子壓紋道,然後用鑷子從一邊向另一邊輕輕推擠,自然地成彎曲卷邊的花瓣,然後單瓣或復瓣組合,再蘸少許水粘在裝飾部位;平面裝飾用八角(即大料)壓紋為花,半圓的竹筒用力裁透底料面泥,繼而提升竹筒時將裁透的半圓面泥帶起,輕輕向面泥連線的一側壓一壓,就呈凸起狀,此法可以組合排列出各種花形、圖案。接著進行上色,除面部、手腳或某朵花該露白部分外,用熬制好的糖稀搭色水均勻反覆地塗在制品上。最後將製品放置在加熱後的套鍋中烤焙,烤焙時不能翻動,必須掌握好火候,一次成形。
焙制套鍋
獨特工具產生了焙麵塑與蒸麵塑的截然不同,由於焙烤工具是鐵鍋內壁用砂土抹過一層泥漿的套鍋,分上下兩口鍋,焙時兩口鍋預先燒熱,一個鍋扣在火口上,鍋底(此套鍋為平底)上置鏊子,將捏好的面娃娃放在鏊子上,再將另一口鍋扣在鏊子上,面娃娃通過上、下鍋散發的熱能烤熟。焙制的特殊性決定了焙面娃娃只能取淺浮雕式,底料厚度僅有0.5厘米,然後在其上“組裝頭部”,手執道具、裝飾凸起的花朵等,若捏漢鐘離袒胸露乳的乳之高度,常用半個杏核扣在底料上,再用薄面泥裹包住杏核,一保持高度,二容易熟透。
保護現狀
上世紀50年代農村成立合作社,取消了套鍋館,人們捏制出的面娃娃無處焙制,這項藝術從此蕭條冷落。如今陽城縣內只有一家既蒸面又用套鍋焙面的專業戶,雖然生意不算興隆,但在傳統節日、法定假日,或有人家舉辦喜事時,依然繁忙。
由於時代的變革,一些傳統節令已被新的東西所取代,焙面娃娃已不被人們所重視在將要失傳的情況下,文化館業務輔導幹部在經費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精心幫助與扶植了一批老將新手,使其延續發展,推陳出新,在鞏固的基礎上,繁榮發展,相繼又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優秀作品,九四年省文化廳舉辦的“山西省民間藝術一絕大展”中選送的三十餘件作品,一舉奪魁,同獲金獎,後又選送十八件作品參加中國文化部“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大展”集體榮獲銀獎,使這枝土生土長的民間藝術蓓蕾大放異彩。
現今大部分老的藝人已相繼去世,部分新人已不再願從事此項工作,焙面娃娃已面臨失傳危機,急需政府及有關部門加以重視,設立專項經費,扶植、培養、繼承陽城焙面工藝,使這項民間工藝傳承發展、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