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烏鶲雌雄羽色相似。上體烏灰褐色,頭頂羽毛中部較暗,
眼先和眼周白色或皮黃白色。兩翅
覆羽和
飛羽黑褐色,翅上大覆羽和三級飛羽羽緣淡棕白色,
初級飛羽內翈羽緣棕褐色,
次級飛羽羽緣白色,尾烏灰褐色或黑褐色。頦、喉白色或污白色,胸和兩脅具粗闊的烏灰褐色縱紋或全為烏灰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
大小量度:體重♂9-15克,♀11-15克;體長♂118-141毫米,♀122-142毫米;嘴峰♂8-10毫米,♀7-10毫米;翅♂69-83毫米,♀74-79毫米;尾♂49-56毫米,♀49-57毫米;
跗蹠♂12-14毫米,♀12-14毫米。(註:♂雄性;♀雌性)(指名亞種)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800米以上的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中,往上可到林線上緣和亞高山矮曲林,在喜瑪拉雅山地區夏季可上到海拔3200-4200米的高度,在
長白山夏季上到海拔1800米左右的高山嶽樺矮曲林地帶。遷徙季節和冬季,亦棲息于山腳和平原地帶的落葉和常綠闊葉林、次生林和林緣疏林灌叢。
生活習性
烏鶲在中國主要為
夏候鳥,部分留存中國越冬。每年4月末5月初到達東北繁殖地,到達南部繁殖地稍早些,9-10月遷離繁殖地飛往越冬地。
除繁殖期成對,其他季節多單獨活動。樹棲性,常在高樹樹冠層,很少下到地上活動和覓食。多在樹枝間跳躍和來回飛翔捕食,也在樹冠枝葉上覓食。休息時多棲於樹頂枝上,捕獲食物後多回到原來的棲木上休息。
叫聲為活潑的金屬般丁當聲chi-up, chi-up, chi-up;不似
褐胸鶲粗啞。鳴聲複雜,為重複的一連串單薄音加悅耳的顫音及哨音。
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所吃食物物種主要為金龜甲、象甲、蝗蟲、小蠹蟲、金花蟲、胡蜂、鱗翅目幼蟲以及螞蟻卵和蚊蟲等,也吃少量植物種子。
分布範圍
原產地:阿富汗、孟加拉國、汶萊達魯薩蘭國、高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哈薩克斯坦、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俄羅斯聯邦(中亞區和東亞區)、新加坡、泰國、越南。
遊蕩:美國。
指名亞種繁殖於中國東北,越冬於華南、華東、海南島及台灣;西南亞種繁殖於陝西南部的秦嶺、甘肅東南部、青海東南部、西藏東部及四川,越冬於南方;藏南亞種繁殖於西藏南部。甚常見於常綠林及林地,高可至海拔4000米;在低地越冬。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於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中樹上,尤以山溪、河谷和林間疏林處的松樹側枝上較常見。距地市多在5-30米,用灰綠色的松蘿(一種真菌)作成,常隱蔽在側枝上的松蘿菌叢中,月的還雜月少許乾草,內墊月松針和鬚根。巢呈杯狀和半球狀,出入口向上,結構較為精緻。巢的大小外徑為8-9厘米,內徑5-6厘米,高5.5-6厘米,深2.5-3厘米。雌雄共同營巢,但以雌鳥為主,每巢5-7天即可完成。5月末6月初開始產卵,每窩產卵4-5枚。卵淡綠色,大小為16.8-17.5毫米×12.7-12.9毫米。主要由雌鳥孵卵,雄鳥在雌鳥離巢期間亦參預孵卵活動。
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雛鳥留巢期14-15天,幼鳥離巢後最初幾天仍由親鳥帶領在樹冠層中活動並覓食。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 Muscicapa sibirica cacabata | Penard, 1919 |
---|
2 | 烏鶲西喜瑪拉雅山亞種 | Muscicapa sibirica gulmergi | E. C. S. Baker, 1923 |
---|
3 | | Muscicapa sibirica rothschildi | E. C. S. Baker, 1923 |
---|
4 | | Muscicapa sibirica sibirica | Gmelin, 1789 |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