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烏鯧
- 拉丁學名:Formio niger
- 別稱:黑鯧、鐵板鯧、烏鱗鯧、烏鰺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目:鱸形目
- 亞目:鱸亞目
- 科:烏鯧科
- 屬:烏鰺屬
- 種:烏鯧
- 分布區域:印度洋北部沿岸至朝鮮、日本以及中國沿海等
- 英文名稱:Black Pomfret
形態特徵,分布區域,生活習性,經濟價值,
形態特徵
體呈卵圓形,高而側扁,體長可達40厘米以上。背、腹緣甚凸出、頭小,眼較小,脂眼瞼不發達,眼間隔圓凸。吻短,口小,前位,稍傾斜。兩頜牙細尖,排列稀鬆,呈一行。鰓耙粗短,第一鰓弓上鰓耙粗短,鰓耙數6—7+13—15。。體被小圓鱗,呈黑褐色。側線明顯稍成弧形,尾柄處的側線鱗較大,形成一隆起脊。魚小時,第一背鰭鰭棘明顯,腹鰭喉位;長大後,第一背鰭鰭棘埋於皮下,腹鰭消失;尾鰭深叉形。
分布區域
分類系統: | |
學名: | Formio niger(Bloch,) |
中文名: | 烏鯧 |
中文拼音: | WūChāng |
分類等級: | 種 |
概述: | |
原始屬名 | |
模式標本產地 | |
模式標本保存地 | |
國家保護級別 | 不祥 |
CITES公約級別 | 未定 |
IUCN紅色名錄等級 | 未予評估(NE) |
紅皮書等級 | 未定 |
中國特有 | 是 |
生活習性
喜群聚。一般在產卵季節游至水上層。遇天氣惡劣時下沉到海底。生殖期為5~7月,盛期為5~6月。親魚懷卵量約 20萬粒。每年 1~2月從外海結群向近岸密集,進行生殖洄游,7~8月產卵後又分散回到較深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