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陸上交通有縣級公路姚震線貫穿鎮區,經姚震公路可與省道鹽湖公路、國道320公路、318公路、滬杭高速公路相銜接。烏鎮距
桐鄉市區13公里,距周圍
嘉興、
湖州、
吳江三市分別為27公里、45公里和60公里,距杭州、蘇州均為80公里,距上海140公里。
發展歷史
據烏鎮近郊的譚家灣古文化遺址考證表明,大約在7000年前,烏鎮的先民就在這一帶繁衍生息了。那一時期,屬於新石器時代的
馬家浜文化。
春秋時期,烏鎮是吳越邊境,吳國在此駐兵以防備越國,史稱"烏戍"。
秦時,烏鎮屬
會稽郡,以車溪(即今市河)為界,西為烏墩,屬烏程縣,東為青墩,屬由拳縣,烏鎮分而治之。其後,烏鎮或屬浙江的湖州、嘉興管轄,或屬江蘇的蘇州治理。
唐時,烏鎮隸屬蘇州府。後梁,隸屬不變,為吳越國地。後晉天福五年(940),置秀州,青墩遂屬嘉興縣隸秀州。
宋淳化三年(992),烏鎮屬烏程隸湖州。熙寧十年(1077),析嘉興縣西境的梧桐、永新、清風等5個鄉歸崇德縣,青鎮在
清風鄉,屬崇德隸秀州。元豐初年,有分烏墩鎮、青墩鎮的記載,後為避光宗諱,改稱烏鎮、青鎮。嘉定年間,升嘉興為軍,青鎮遂屬崇德隸嘉興軍。寶慶二年(1226),改湖州為安吉,烏鎮為安吉州烏程縣地。宋代,鎮地設監鎮官,管火禁和酒稅,並招軍習武,以御盜寇。
元至元十四年(1277),烏鎮為湖州路烏程縣地,青鎮為嘉興路崇德縣地。鎮地設都巡檢。
明宣德五年(1430),析崇德縣的募化、千金、保寧、清風、永興和梧桐六鄉置桐鄉縣,青鎮屬之,隸嘉興府;烏鎮仍屬烏程隸湖州府。這一隸屬關係至清未變。
由於烏鎮是兩省、三府、七縣交接處,治安環境十分複雜,所以,明清時在烏鎮特別設立浙直分署和江浙分署,以一小鎮而行使相當於府衙的職能。
民國元年(1912),烏、青兩鎮依舊分治。1950年5月,烏、青兩鎮終於合併,稱烏鎮,屬桐鄉縣,隸
嘉興。
自然資源
主要由傳統作坊區、傳統民
具區、傳統文化區、傳統餐飲區、傳統商鋪區和水鄉風情區組成。作為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古風猶存的東、西、南、北四條
老街呈“十”字交叉,構成雙棋盤式河街平行、水陸相鄰的古鎮格局。這裡的民居宅屋傍河而築,街道兩旁保存有大量明清建築,輔以河上石橋,體現了小橋、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鎮風韻。鎮東的
立志書院是茅盾少年時的讀書處,現闢為茅盾紀念館,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鎮上的西柵
老街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築群之一。此外,還有
修真觀戲台、雙橋風情、梁苑勝跡、唐代銀杏等眾多景點。
烏鎮旅遊,充滿了文化氣息。在這座小鎮,歷史上曾經出過64個進士,161個舉人。現代中國的文學巨匠——
茅盾,也誕生在這個小鎮上。
2001年,烏鎮景區成功的接待了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APEC會議)的各國嘉賓,景區正積極申報
世界文化遺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正式批准烏鎮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預備清單。
旅遊信息
交通路線
烏鎮地處浙江省桐鄉市北端,西臨湖州市,北界江蘇吳江縣,為二省三府七縣交界處。陸上交通有縣級公路姚震線貫穿鎮區,經姚震公路可與省道鹽湖公路、國道320公路、318公路、滬杭高速公路相銜接。烏鎮距桐鄉市區13公里,距周圍嘉興、湖州、吳江三市分別為27公里、45公里和60公里,距杭州、蘇州均為80公里,距上海140公里。
烏鎮民俗
十二節氣習俗
一、賀歲拜年
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舊稱“過年”,是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前一日名除夕,俗稱“大年夜”,合家團聚吃“年夜飯”。新婦盛服向尊長獻鞋履,名“辭歲”,尊長給錢與新婦及孩童,名“壓歲錢”。當晚並有拜利事、接灶神等活動。初一晨起,開門放鞭炮,焚香拜天神,名“接天”,次拜祖宗,再拜高堂,長幼循拜,然後會親朋、賀新歲,統稱“拜年”。近代已逐漸簡化,不再跪拜。初一都不會客,出門走“喜神方”,初二起親友互訪,至元宵乃罷。
二、元宵走橋
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俗稱“正月半”。烏鎮人有走橋的習俗,入夜三五結伴出遊,途中至少要走十座橋,忌走回頭橋,所以開始走時心中必須有個計畫。此俗源於舊時普遍流行的一種以婦女為主體的避災禳解活動,稱“走十橋”或“去百病”。當時婦女們梳妝後各帶一隻平時煎藥的瓦罐結隊而行,過橋時將瓦罐丟入河中,認為這樣可保在新的一年裡無病無災。至近代,丟藥罐的舉動消失了,演化為一種單純的節日遊樂和祈福活動。元宵節晚上,人們成群結隊,扶老攜幼,提著花燈,在河邊、橋上遊走,遠遠看去,煞是壯觀。
烏鎮一帶無高峻的山丘,人們以走橋代替爬山登高,藉以鍛鍊身體,祛除疾病。尤其是西柵的橋里橋,拱高階多,元宵節在這兩座高橋上走走,確有一展胸襟、心曠神怡的感覺。
三、清明踏青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唐代以後與寒食節合而為一。祭祖掃墓、踏青賞春,各地皆然。而烏鎮更有許多與養蠶相關的習俗,前一夕“清明夜”,做青團、裹粽子、設祭“禳白虎”,門前用石灰畫弓矢,以祈蠶,煮螺螄,以針挑食螺肉,名“挑青”。清明日起四鄉蠶農齊赴普靜寺燒香祈蠶,名“香市”,屆時商販雲集,遊人如蟻,曠地上售貨攤、演藝場鱗次櫛比,河港中踏白船、打拳船競技鬥勇,前後持續半月有餘,成為水鄉蠶農的狂歡節。
四、立夏稱人
立夏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日嘗蠶豆、嘗鹹蛋、啖青梅、品櫻桃,謂之“嘗新”。農家以麥芽、“草頭”和為粉制“立夏餅”,親友互贈。孩童三五邀約,提竹筒、摘蠶豆、化鹹肉、拾野柴、集百家之米,在戶外壘灶支鍋燒“野火飯”,據說吃了不會疰夏。立夏稱人以江南最盛,傳說三國時劉備之子阿斗於立夏日被帶往江東,孫夫人當面稱過體重,精心撫養,以後每年立夏再稱一次,寫信向諸葛亮匯報,以示盡心,傳入民間,相沿成俗。
五、端午食粽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亦稱“天中節”,家家裹粽子,親友互相饋贈,相傳此俗源於對屈原的紀念,古人以“重五”為“毒氣橫溢,鬼魅活躍”的“惡日”。於是掛鐘馗圖、貼天師符,門前懸艾蒿、菖蒲、桃枝、大蒜以避邪,食黃魚、飲雄黃酒,乃至啖蛇蟲以毒攻毒,孩童穿戴虎形服飾,婦女剖繒為囊貯雄黃佩之以示強健。正午用蒼樹、白芷、鱉甲、芸香“打蚊煙”,牆邊屋角噴雄黃酒、撒生石灰水以驅蟲豸,凡此種種都帶有禳解的性質。
六、分龍彩雨
農曆五月二十五為“分龍日”,亦稱“分龍節”。傳說司雨的龍王們於此日分赴各自管轄的區域降雨,故名分龍,是日各公益性消防組織——水龍會照例舉行消防大演習,屆時各坊水龍會整裝集隊,帶上全副救火器具,會聚於鎮中曠地河畔,有的事先在水龍、水桶中放進各色顏料,一聲令下,鑼鼓齊鳴,各水龍同時對空噴射,盡現五彩繽紛、飛瀑凌空的壯觀,男女老少聚集圍觀,吶喊助興,出水快而射程遠者當為勝出。
七、天貺曬蟲
農曆六月初六,時值盛夏烈日,烏鎮有諺稱“六月六,曬得鴨蛋熟”。實是曝蟲曬霉的好時光,宋代曾定為“天貺節”,其原由卻是真宗皇帝趙桓的一個精心編造的夢話,後人覺得乏味,便把傳統的七月初七“曝書日”移了上來,讀書人家曬書籍,寺廟僧尼曬經卷,普通百姓曬衣物,是日還有牽貓狗浴於河的習俗,據說可避虱蛀,鎮人曬熱水為孩童洗澡,婦女於是日洗髮,而家家戶戶吃餛飩的習俗則可能是由混浴引申而來。
八、中元河燈
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俗稱“七月半”,當日,道觀作齋醮薦福,佛寺行“盂蘭盆會”,釋道兩教共舉法事,民間則家家戶戶祭祀祖先,故又稱“鬼節”。南宋後已有中元夜入河燈的風俗流行,篾編紙糊的各式花形燈籠,燈中燃燭,下托木板,或用各色彩紙糊成船形,內裝少許燈草油類點燃,入夜到水邊或駕小船至河中擺放,燭火閃閃,隨波逐流,蔚為奇觀,佛徒為此乃“慈航普渡”,道徒稱這是“照冥引路”,而老百姓們只當是一種娛樂。
九、中秋賞月
農曆八月十五是傳統的中秋節,時值三秋之半,月亮最圓最明,古人以圓月為親人團聚的象徵,故又名“團圓節”。是夕,家人團聚歡宴,親友互贈節禮,其間則少不了月餅。月華初升,於庭院設案賞月,供品除月餅外尚有瓜果、芋艿、菱藕、毛豆等時令果蔬,大多是還在案頭供斗香,以線香托紙板粘合而成,上插各式彩旗,並綴月宮故事,製作精彩,供後在戶外焚化,有祈求豐收之意。
十、重九登高
農曆九月初九為重九節,亦稱“重陽節”或“登高節”、“菊花節”,重九節登高插茱萸的風俗由來久遠。相傳起源於“桓景避難”的故事。東漢時汝南人桓景遵照師囑,於重九日全家佩戴茱萸登上高山,得免大難,後人仿效,遂成習俗。至唐代已演變成傳統的遊樂節目,其作用似在於健體防病,以御初寒。烏鎮近周無山可登,遂以登塔代之,是日有“重陽糕”應市,以赤豆和糯米製成,上插小旗,意以食糕代替登高,插旗代插茱萸。
十一、冬至祀祖
冬至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傳統風俗中的大節,亦稱“冬節”或“亞歲”。節前家家磨粉搓“冬節圓子”,備酒做菜,設祭祀祖,頗為隆重,民間有“冬至大如年”之說。也有於冬至掃墓者,至冬至起八十一天,分為九個“九”,為寒冬之期。舊有“九九消寒圖”,相傳始於明朝,圖中畫梅一枝,凡八十一瓣,冬至起依口訣日染一瓣,全部點清則寒盡春來,開始耕作,意在敦促人們在消寒休閒中不忘耕作。
十二、臘月小更
農曆十二月俗稱“臘月”,昔時有“支小更”的習俗,進入臘月,各街、各坊設專人於每日黃昏敲鑼擊梆,沿街巡走並時而高呼:“寒天臘月,火燭小心,前門關關,後門重重,柴間看看,灰堆坌坌,謹防賊盜,門戶要緊。”抑揚頓挫,如歌似吟,至除夕乃罷了。時值寒冬,氣候乾燥,民間用火又多,鎮內木造住房連綿,一旦失火,非同小可,尤須時刻警惕。其時,全鎮支小更者不下十人,每至黃昏,鑼聲、梆聲、呼聲此起彼伏,對提醒人們注意安全不無裨益。至今西柵仍有巡更老人值職,儼然已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香市
香市這一民間風俗在烏鎮流傳已久,茅盾先生稱之為“中國農村的狂歡節”。當時烏鎮香市在杭嘉湖地區名氣極大,其規模僅在杭州的西湖香市之下。《烏青鎮志》稱:“清明後男女赴普靜寺燒香,今名香市。其時有洋片攤、糖攤、馬戲、髦兒戲、傀儡戲諸娛樂場,遊人甚眾……”
香市起於何時,史無確載。乾隆年間的《烏青鎮志》已有清明祈蠶的風俗“清明前二日為寒食,檐前插楊柳,……是夜育蠶家設祭禳白虎……翌日為二明日,村男女爭赴普靜寺祈蠶,及穀雨收蠶子,乃罷。”這大概可算是香市的雛形,“香市”名稱的正式提出則見於民國的《烏青鎮志》。
香市從清明節開始,約半個來月。清明節前兩天,烏鎮西南20公里處的含山有個“軋蠶花”的廟會,趕會者從含山下來即到烏鎮,於是,烏鎮的香市就拉開了帷幕。
其時,烏將軍廟(即土地廟)、修真觀和普靜寺一帶的曠地上,布滿了臨時搭建的茶棚、小吃攤、糖攤、雜貨攤;各地戲班子也都拉開架子,什麼跑馬戲、髦兒戲、木偶戲等應有盡有,武技、雜耍也來湊熱鬧;修真觀前的戲台則上演神戲,頭一齣戲還一定得是《風波亭》,據說是為了紀念忠良岳飛;廣場上熱鬧,寺廟裡更熱鬧,滿大殿是鐘鼓聲、誦經聲和繚繞的香菸。
趕香市的主體是農民,遊春的同時,不忘捎帶著出售自家做的竹器、蠶具和農副產品。婦女們則有個主要任務,就是要到烏將軍廟前的上智潭中“汰蠶手”,以求日後養蠶無病無災,“蠶花廿四分”。養蠶是當地農民的主要產業,蠶的好壞直接影響一年的生活,所以蠶農不敢有絲毫大意,很多風俗也是圍繞祈蠶而舉行的。
選擇清明到穀雨趕香市是有道理的。穀雨一到,農家就要投身飼養春蠶的忙碌,清明至穀雨這段時間有段空閒,又值風和日麗,正好行樂。
烏鎮能形成香市,可能與烏鎮多寺廟以及去杭州的香客途經烏鎮燒回頭香這件事有關。烏鎮建於梁代存至民國的古剎有3座,香市的中心普靜寺建於梁天監初年。唐長慶年間(821~824),寺廟有30多座。明清時期,烏鎮的寺、院、廟、觀、堂、庵不下50餘處,規模較大的有三宮、六院、九寺、十三庵,這還不包括城隍廟、關帝廟、烏將軍廟、修真觀、觀音堂等廟宇和財神堂之類的小廟。寺廟多,香客來得就多,一到農閒時節,烏鎮自然香客雲集,隨之而來的攤販、戲班子等是為香客服務的。一來二去,固定的“香市”就約定俗成了。同時,由於杭州西湖香市名聞天下,每年清明前後,江蘇蘇州、無錫、常州和本省嘉興、湖州農村的農民都要途經烏鎮前往杭州燒香,回來後,還要在佛事興盛的烏鎮還香,名曰回頭香。這批香客湧進烏鎮,大大繁榮了當地的香市。
後來,香市漸漸匿跡了。古鎮保護開發後,沉澱的民風民俗也得到了挖掘整理保護,如今“香市”活動已成了烏鎮旅遊民俗節慶的一個品牌。瘟元帥會莊嚴隆重;蠶花會熱鬧非凡;踏白船水上爭雄;水上高竿驚險刺激;水上船拳捉對撕殺;水鄉婚禮則充滿柔情似水的浪漫氣息。五花八門、姿態各異的民間文化已經成為國內外遊客喜聞樂見的旅遊項目。
蠶花習俗
杭嘉湖盛產絲綢,養蠶是這一帶農民的主要產業,烏鎮地處杭嘉湖的腹地,蠶業更占很大比重。蠶花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農民的收入和這一年的生活。對於重要的東西,人們便會設立一些禁忌,很多生活習慣也會圍繞著它而變化,甚至娛樂也離不開它。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烏鎮一系列有關蠶花的風俗習慣。
【贊蠶花】
每年春季養蠶前夕,常有一些民間藝人背著竹簍,簍里放著一條無毒黃蟒蛇,來到蠶農家門口,口中唱道:“青龍到,蠶花好,去年來了到今朝,看看黃蟒龍蛇到,蠶花廿四分穩牢牢。”一邊唱一邊將黃蟒蛇捉出來放到蠶農家堂屋裡,任其遊走,唱畢再捉回簍中。蠶農則以絲綿或米相謝。此即“贊蠶花”,可致蠶花獲得好收成。
【蠶花綿兜】
舊時蠶農家中生了小孩,有用蠶花綿兜給小孩翻制棉衣的習俗。蠶花綿兜,即家中老人去世後,晚輩往往要用幾隻綿兜,由夫妻二人扯松後一層層覆蓋在逝者身上,最後留下的一二層綿兜。傳說小孩穿了用這種蠶花綿兜翻制的棉衣,可身體健康,無病無災。
【望山頭】
當蠶寶寶經過四眠,開始爬上草龍結繭子時(蠶農稱之為“上山”),新近嫁出過女兒的蠶農家都要準備豬肉、黃魚、軟糕、枇杷等禮品去女兒家探望蠶寶寶上山的情形,俗稱“望山頭”。
望山頭源於一個小插曲。有一蠶農家新娶進一個不會養蠶的媳婦,但這個媳婦聰明伶俐,邊學邊養,居然把蠶寶寶養得很好,安全送上了山。此時,親家來探望女兒,他從沒有養過蠶,沒見過蠶的模樣,就好奇心起,悄悄來到蠶房。一看出了神,出來時忘了關窗戶。蠶家主人回來後,見蠶寶寶吹了風,擔心蠶花要沒戲了。沒想到,采繭子那天打開蠶房一看,只見滿山一片雪白的繭子,收成比同村任何一家都好。村人總結說,他家蠶花這么好,是因為親家來探望的緣故。於是便有了“望山頭”的習俗。
【軋蠶花】
每年清明時節,蠶鄉都要舉行迎蠶花廟會。在這些迎蠶花會上,蠶娘們佩戴用紙或絹做的蠶花,在廟會上走走軋軋,祈求帶回蠶花喜氣,這就叫軋蠶花。起初只是大家來燒燒香,軋軋鬧猛,後來慢慢發展成廟會,一時商販雲集,演戲雜耍,熱鬧非凡,亦稱軋蠶花。這種風俗一直延續至今。軋蠶花時,青年男女有些碰撞是允許的,有些青年藉此尋找意中人,這“軋”的含義就擴大了些。
【養蠶禁忌】
禁止生人進入蠶房:主要是怕生人帶來晦氣,影響蠶的生長。有的會在大門上貼上寫有“蠶月免進”的紙條,或在門口放一根捆有桃枝的扁擔,以示警。
禁止油、煙、噪聲:蠶房絕對保持安靜和乾淨。
禁止不吉利語言:在養蠶期間,很多語言必須改變說法。如“四眠”要叫“大眠”,四與死同音。“蔥”改叫“香頭”,怕蠶寶寶被“沖”掉。“醬”要說“鹹酸”,怕蠶寶寶得“僵”病。“筍”也得改叫“蘿蔔”,怕蠶寶寶被“損”了。
禁止搭空頭棚:蠶四眠後上山棚結繭。這山棚一定要等到蠶成熟後再搭,如果蠶尚未成熟就搭,稱搭空頭棚,不吉利。搭山棚時禁止赤膊。
【拳船與船拳】
拳船長年泊於水面,在“咚鏘咚鏘咚咚鏘”的鑼鼓聲中,船上會有武師身著練功服,手持刀槍劍戟,“廝殺”得難解難分。這便是烏鎮民間的傳統節目——拳船。
拳船又稱船拳,相傳始於南宋時期,在太湖流域十分盛行。舊時烏鎮水系發達,而太湖湖匪盛行,官府又往往肅匪無措,無力保障地方平安。因此船民、漁民自備民刃,聘請武師,公開練武,既練武強身,又抵禦湖匪。逐漸發展而成拳船。現代在的拳船已不復練武防匪之效,但在船上習武健身,卻已作為一項傳統活動,流傳至今。
烏鎮的拳船已嫡傳五代,所練武功源屬少林北派功夫,拳法多樣,有少林拳、少林棍板凳拳等50多套套路。拳師們每天在這裡舞槍弄棍,以弘揚“以武會友、強身健體”的宗旨,也為遊覽烏鎮的八方來客送上一道鄉土味十足的武術大餐。
【高竿船】
與蠶鄉風俗有關的一種娛樂形式,是一種當地特有的民間體育活動。停泊在河面的大船中央放置著一個巨型石臼,上插一根碩大的毛竹。毛竹下方有四根短毛竹從四個方向加以固定,表演時又有幾名壯漢輔助控制主竿。表演者爬上竹竿梢時,毛竹便彎成九十度的弧形,在人體重力的作用下晃晃悠悠的,令觀者的心也跟著顫悠。高竿船的表演者一般身著白色服裝,象徵蠶寶寶的形象。表演動作有金猴望月、鴿子翻身、倒豎蜻蜒、單臂吊立等,驚險精彩令人嘆為觀止。
以前拳船和高竿船表演一般在清明前後的農閒時節進行。為了讓遊客領略江南風情,如氣候條件允許,在東柵景區的市河上,每天都能看到高竿傳人的精彩表演。
茶館風情
江南是水做的,四季瀰漫的水汽使生活在這裡的人變得滋潤。在水鄉,人們日常生活中最愜意的兩件事,一是“水包皮”,二是“皮包水”。這句俏皮話的意思是指去浴室洗澡和到茶館喝茶,可見喝茶是滲透到水鄉人骨子裡的一種享受。每天清晨,江南水鄉的風情韻致就在這裊裊的水煙中迷醉般展開。
歷史上,烏鎮茶館最多的時候有六十幾家,地處中市的訪盧閣、三益樓、常春樓、一洞天、明月樓、天韻樓等規模較大,檔次也高,茶客的身份也尊貴些;而分散在東南西北四柵的小茶館,主顧都是四鄉里來鎮上做買賣的農民。兩者各有各的特點,前者俗稱街莊,雅致些;但要論體現水鄉的原汁原味和質樸醇厚,俗稱鄉莊的後者則更貼近些。鄉莊只做上午,街莊常做下午。最負盛名的“訪盧閣”茶館不僅出現在文學大師茅盾的筆下,而且因傳說茶聖陸羽兩次造訪茶館老闆盧仝而著名。
茶館之所以經歷千百年變遷盛衰而至今延續,自有它作為生活基本一面的緣由。茶客有的是做完了早市才進茶館,與圍桌而坐的鄰客隨意攀談;有的是一到早市就鑽進茶館,買賣就在臨街的茶桌旁交易,一邊悠閒地喝著茶,一邊不緊不慢地討價還價。在信息傳播落後的年代,茶館是信息交流和處理公眾事務的重要場所,一個茶館便是一個小鎮的“新華社”,各種訊息都在這裡發布。大至長江洪水,小至蠶寶寶長勢喜人,近如李家討媳婦,張家的花貓生了五個崽……熱鬧嘈雜,卻樂趣無窮。雖然村村廣播,報紙、電視也成了新聞的最快傳播渠道,但茶客還是喜歡到茶館裡嘮山海經,那種零距離的交流確實是什麼媒體也無法替代的。
長街宴
寒冬臘月,爐灶火旺,街肆溢香,一片絕美的冬景,一場美食的盛宴。
古時,江南小鎮以“百戶為坊,萬戶為市”,“坊”是烏鎮的居民區單位,同時也組成了烏鎮人特殊的社會團體,平日裡走街坊,串鄰里互增感情,而逢新春佳節,有錢的大戶人家,總是在坊間廣開宴席,廣邀鄰里好友、往來過客,同享年福,街坊鄰里們也沿街擺上桌椅,木桌相連,便形成了活色生香的長街宴,當地人又稱“坊宴”。
庚寅年春節期間,西柵景區重現舊時“長街宴”盛況,百米長街,宴開百桌。按照當地傳統菜餚擺席,新鮮時蔬,冬令進補大餐,讓胃和您一起過一個傳統風味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