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烏牙寺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李白詩全集》卷二十五(補遺)
- 文學體裁:四言絕句
- 作者:李白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作品譯文,創作背景,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不取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 南山又名烏牙山,亦名南烏崖。山上建有峰頂寺,又名靈峰寺,是圓證祖師手建的說法道場。圓證祖師生於唐長安二年(公元702年)俗姓陳,中山人。幼年酷愛儒學,其父時為州衙官吏,有一次遇見雲遊的和尚來到府門,便留其住宿供施。和尚在府講經說法,師聽道入神,故而放棄儒學來研修佛經。師往白磁山,禮智幽為師受教,後遇荷澤禪師得法,隱烏牙山。山中多巨蛇,深潭有****,自師居此山後,二物潛蹤。《黃梅縣誌》光緒二年版載:“圓證祖師即普庵祖師,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賜號圓證,得法於荷澤,澤得法於六祖。建寺南山,塔在虎首山,去寺百步,遇旱求雨輒應。”圓證祖師有兩個著名徒弟,據《傳法正宗記》載:“烏牙山圓證禪師,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吳頭陀者;一曰四面山法智者。”同時,在《景德傳燈錄》卷十三“黃梅烏牙山圓證祖師”一文里亦記載法嗣之事。
作品譯文
晚上在烏牙山睡覺,抬起手就可以接觸到星空。
不敢大聲說話,怕驚到在天上的人。
創作背景
唐代詩人李白曾來黃梅遊覽,拜謁過南山靈峰寺並親筆題詩於僧舍。北宋王得臣在《塵史》中載:“南豐曾阜(字)子山,嘗宰蘄之黃梅,數十里有烏牙山甚高,而上有僧舍,堂宇宏壯,梁間見小詩曰李太白也。‘夜宿烏牙寺,舉手捫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布衣李白。’”由此可見,李白不僅是到過黃梅縣,而且到過南山並且在寺中題了詩,留下“布衣李白”的字跡。只不過這首詩與蔡山江心寺所傳李白的“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有雷同之嫌。
據光緒二年出版的《黃梅縣誌》載:“曾阜,字子山,江西南豐人,鞏之從兄弟。當為黃梅令,政績無考。宋趙令畤(後改名趙德麟)《侯鯖錄》云:梅有峰頂寺,去城百餘里,在亂山群峰間,人跡所不到。阜,按田偶至其上,梁間小榜塵滓暋晦,乃李白所題詩,其字亦豪放可愛。詩云:‘夜宿峰頂寺,舉手捫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從縣誌記載的資料內容與王得臣著的《塵史》是基本吻合。
在《李白詩全集》卷二十五(補遺)里,載有李白《題峰頂寺》詩:“夜宿峰頂寺,舉手捫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詩詞大全》亦有此詩。由此可知,李白生前確實到過黃梅,親筆題詩可成定論。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繼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初隱岷山,益州長史蘇頲見而異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寶初,至長安,往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嘆曰:“子謫仙人也。”言於唐明皇,召見金鑾殿,奏頌一篇。帝賜食,親為調羹,有詔供奉翰林。白猶與酒徒飲於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為樂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面,稍解,援筆成文,婉麗精切。帝愛其才,數宴見。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脫靴。力士素貴,恥之,摘其詩以激楊貴妃。帝欲官白,妃輒沮止。白自知不為親近所容,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乃浪跡江湖,終日沉飲。永王璘都督江陵,闢為僚佐。璘謀亂,兵敗,白坐長流夜郎,會赦得還。族人陽冰為當塗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遺召,而白已卒。文宗時,詔以白歌詩、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