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第2方面軍

烏克蘭第2方面軍

烏克蘭第2方面軍,1943年10月20日由草原方面軍改變番號組建。編有近衛第4、第5、第7集團軍,諸兵種合成第37、第52、第53、第57集團軍,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和空軍第5集團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克蘭第2方面軍
  • 組建:1943年10月20日
  • 特點:由草原方面軍改變番號
  • 備註:參加的歷次戰役
  • 歷任司令員科涅夫大將
隸屬,參加戰役,領導成員,最終歸宿,

隸屬

蘇德戰爭中1943—1945年西南方向上的蘇軍戰役戰略軍團。爾後,時間長短不等地編有近衛第9集團軍,第27、第40、第46集團軍,坦克第6(後為近衛坦克第6)集團軍、坦克第2集團軍,騎兵機械化集群,羅馬尼亞第1、第4集團軍,並負責多瑙河區艦隊的作戰指揮。

參加戰役

1943年10—12月,烏克蘭第2方面軍部隊在第聶伯河右岸克列緬丘格至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區段實施擴大登入場的戰役,並於12月20日進至基洛夫格勒和克里沃羅格接近地。
1944年冬季,方面軍參加蘇軍在右岸烏克蘭舉行的戰略進攻,並單獨實施基洛夫格勒戰役(1944),爾後,協同烏克蘭第1方面軍實施科爾孫—舍甫琴柯夫斯基戰役(1944),戰役中圍殲敵10餘個師。
1944年春季,方面軍實施烏曼—博托沙尼戰役(1944),戰役中擊潰德軍第8集團軍並殲坦克第1集團軍一部,協同烏克蘭第1方面軍割裂德軍“南方’集團軍群防線,收復右岸烏克蘭和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大部領土,進入羅馬尼亞作戰。這一戰役進程中,方面軍部隊在河流泛濫和道路泥濘條件下,從行進間強渡南布格河德涅斯特河普魯特河、謝列特等河流。8月,方面軍參加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1944),戰役進程中,殲滅德軍22個師,擊潰羅軍所有參戰師,迫使羅馬尼亞退出戰爭,背棄德國。這一切導致了蘇德戰場南翼德軍防禦體系的瓦解,改變了巴爾幹的整個軍政形勢。10月,烏克蘭第2方面軍實施德布勒森戰役(1944),重創德軍“南方”集團軍群,並為殲滅布達佩斯地域之敵占據了有利位置。
1944年10月29日—1945年2月13日期間,方面軍協同烏克蘭第3方面軍一部兵力和多瑙河區艦隊實施布達佩斯戰役(1944 —1945),圍殲了總兵力為18.8萬人的德軍重兵集團,布達佩斯遂告解放。此次戰役結束後,蘇軍可騰出相當大的兵力,並為在維也納方向的爾後進攻創造了條件。蘇軍全殲布達佩斯被圍集團對部防在南斯拉夫的敵軍陸上交通線造成了威脅。德軍統帥部不得不令駐南斯拉夫德軍迅速撤離。3、4月間,烏克蘭第2方面軍左翼各集團軍參加維也納戰役(1945),協同烏克蘭第3方面軍徹底解放匈牙利,並解放捷克斯洛伐克大部領土和奧地利東部地區及其首都維也納。5月6—11日,烏克蘭第2方面軍參加布拉格戰役(1945),戰役進程中,全殲德軍,徹底解放捷克斯洛伐克及其首都布拉格。5月10日,方面軍左翼各兵團繼續發展進攻,在皮塞克和捷克布傑約維采地域與美軍各部隊會師。

領導成員

歷任司令員:科涅夫大將(1943年10月-1944年5月,1944年2月20日晉升為蘇聯元帥),馬利諾夫斯基大將(1944年5月-1945年6月,1944年9月10日晉升為蘇聯元帥)
歷任軍事委員會委員:蘇賽科夫坦克兵中將(1943年10月-1945年3月),捷夫琴科夫中將(1945年3月-6月)
參謀長:扎哈羅夫上將(1943年10月-1945年6月,1945年5月29日晉升為大將)

最終歸宿

1945年6月10日,烏克蘭第2方面軍被撤銷,方面軍野戰領率機關調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預備隊,在其基礎上組建敖德薩軍區司令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