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 錄,PART 1與受傷的內心小孩對話,PART 2越懂黑暗 越相信光明,PART 3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
內容簡介
武志紅老師從事心理學事業25年來,一直都非常關注當下人們的心理狀態與變化,並為此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以心理學微觀角度,從當事人的童年家庭關係中找到深層答案:一個人之所以出現會絕望、憤怒,多數都是因為他受傷太重。而心理治療中發揮作用的,主要是愛的力量。我們必須自己去尋找人生的答案,我們首先要將自己當成一個人,也要將別人當成一個人。 你必須自己開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積極的愛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義,那么對你來說,生存就依然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必須找到一條新的道路,能激發“促進生命的”熱情,比以前更能感覺到生命活力與人格完整,覺得活得更有意義。
作者簡介
武志紅,資深心理諮詢師、心理學暢銷書作家。 1992年,考入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師從國內著名的心理治療學家錢銘怡教授。2001年,獲得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專業碩士學位。現於北上廣開辦了武志紅心理諮詢中心,致力於用心理學去深度剖析理解個人、家庭的種種典型現象,讀者遍布世界各地華人區。
目 錄
PART 1與受傷的內心小孩對話
嬰兒期的失控
孩子失控時,他都要歸罪於外部世界
我們為什麼怕黑
怎樣和不會說話的嬰兒互動
嬰兒需要的是活生生的媽媽
母子的親密關係來自豐富的互動
媽媽,請看著我,和我說
生命的根本動力,是離開媽媽
如何與孩子實現平等對話
父母對孩子是恨,還是不會愛?
愛需要走出自戀
PART 2越懂黑暗 越相信光明
完 美的人背後常藏有超常的痛苦
超常的痛苦催生超常能力
疾病的初衷是保護自己
車人合一感:攻擊性駕駛的心理分析
一切都是別人的錯
憤怒,因為世界沒有按我的構想運轉
暴怒,多是因為全能自戀
暴烈脾氣,大都因為自戀
任何不如意,都有主觀惡意動機在
“我行,你也行”是唯 一健康的人際模式
“沒有人能讓我愛上,我也絕對不會去愛別人”
愛情一開始都是在重複童年的模式
父母不要我,一定是我不好
無條件地愛自己,也無條件地愛別人
網路匿名性讓人丟失“超我”
優秀的女性為什麼怕成功
我們是否具有很高的成就動機
高成就觸發了內心強烈的愧疚感
請接受自己優秀的事實
男性也有成功恐懼
拓展閱讀
情愛關係中的珍惜原則
別在私人關係中做太絕
讓帶著本心的我和你的本真相遇
PART 3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
消失的邊界
界限意識是關鍵
你的善良,也許只是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