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客家

炎陵客家

炎陵縣原稱酃縣客家人主要分布在縣內東、南部。沔渡、十都、石洲、壟溪、策源、水口、中村下村平樂等鄉鎮屬客家居地,很少有“土著”居民。十都鄉約14,000多人(1989年),只有萬、尹、龍三姓土著,約占全鄉人口1%。城關和城東等西部7鄉鎮為本地人居地,但也散居客家。南端的龍渣瑤族鄉是客家與瑤族人雜居地。客家人約占全縣總人口的6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炎陵客家
  • 炎陵縣:原稱酃縣
  • 客家人:占全縣總人口的60%
  • 人口數量:14,000多人
基本信息,炎陵客家源流,

基本信息

炎陵縣的外來移民大多為清代遷入的。明末清初,社會動盪。清順治五年(1648)起,縣內迭遭南明軍隊與清軍掠殺,舊志稱“湖南兵寇無毒於茲區”,加之瘟疫流行,人口減損大半。至順治十一年,全縣人口僅剩5400餘人。順治末至康熙初,縣內戰爭稍息,為避兵亂、躲薙髮、逃丁銀,加之朝廷強制“遷海”,閩、粵、贛等地居民大批湧入縣內。康熙中期以後,朝廷鼓勵墾荒,以上三省向炎陵移民更勝初期。到乾隆三十年(1765),縣內人口增至80,120人,其時“四方雜處”,“各自為俗”。清代中葉,江西、廣東、福建等地的商人與手工業者又紛紛徙足炎陵。據炎陵縣誌記載,清康熙中期後,至乾隆十七年(1752),新開墾荒地3.45萬畝,茆花嶺一帶山地,方圓數十里均因“粵民奮力墾闢而靡有隙地”。同治十年(1871),全縣118,381人,其中“原籍”27,221人,外地遷入及其後代91,160人。

炎陵客家源流

據1994年版《酃縣誌》記載,“宋代遷入12支,元代遷入9支,明代遷入20支”,而“清代縣內共有移民123支遷入”,其中“廣東的乳源、梅縣區、惠州、龍川、長樂、興寧等地遷入61支。福建的汀州、上杭、連城、武平等地遷入9支”。從支數來說,清代廣東、福建移民占了多數。此外,江西遷入的33支移民中也有一部分是廣東、福建輾轉而來的客家人。如民國六年(1917)修《酃邑初修饒氏族譜》載:“我祖昌明公開基於斯,原籍粵東梅州人士。”“及振公世居粵東平遠田興,於康熙年間同兄及文公遷於江西龍泉,僅住數年,於康熙戊戌年又同兄遷居湖南酃邑十一都沔渡。”
1994年版《酃縣誌》對不少客家姓氏支系的源流作了概述,現將遷自廣東、福建等處的支系情況轉錄如下:
艾姓 清代艾姓一支從福建遷城北扶家沖。
卜姓 清順治九年,卜品科從廣東梅州市興寧縣遷入康樂鄉桐睦。
陳姓 宋嘉祐年間,陳姓一支從福建汀州遷入霞陽上堡(今石洲大源村)。清順治年間,陳永吉從廣東梅州市梅縣區遷入七都大塘。雍正六年,陳學民從廣東興寧縣遷入大坑(今三河大坑村)。乾隆元年,陳常倫從廣東興寧遷入麻萊(十都麻萊村)。
戴姓 清康熙十三年,戴王定從廣東梅州市興寧縣遷入七都棗樹。康熙三十七年,戴全彝從廣東興寧遷入七都杉窩裡(今水口棗樹村)。康熙六十年,戴正伯從廣東龍川遷入九都大源(今石洲大源村)。
范姓 清代范細祿從廣東梅州市梅縣區遷三都春江(今船形鄉新生村)。
房姓 清雍正年間,房廷梧從廣東梅州市梅縣區遷三都南沖。清乾隆三十二年前後,房世倫從廣東連州遷入三都南沖,後裔分布南沖、天坪。
何姓 清康熙十三年,何世昌從廣東惠州遷十都南流。康熙十五年,何碧文從廣東河源遷十都皮坑。乾隆七年,何仕興、何輝從江西贛州遷九都洞裡,後裔徙沔渡下館、蕨背、長江等地。
黃姓 明正德十五年,黃梓清、梓斌兄弟從江西瑞金遷入縣城北門,後裔遷三河深坑、星光及黃挪潭(今策源鄉)等地。乾隆十八年,黃士祥從江西上猶遷入漕溪。順治十二年前後,黃國用、黃承宗從廣東梅州興寧分別遷入常平鄉上水西(今水口水西村)、壠坑(今三河鄉壠坑村)。康熙三十五年,黃倫燕、黃倫永分別從廣東梅州興寧、龍川遷入三都石圍壠(今三河大坑)、白源(今水口白源村)。康熙四十一年,黃子睿從廣東遷入三都董湖。康熙年間,還有黃哲朝從廣東梅州興寧遷入七都大塘,黃粵彬、黃德九從廣東遷入二都天坪,黃瑞德遷入黃挪潭,黃日林遷入桃村,黃子恭遷入炎陵,黃志淵遷入三都黃家壠。乾隆三十七年,黃家擎從廣東龍川遷入七都楂村。康熙年間,黃坤玉從福建汀州遷入石子壩。
賈姓 清乾隆三年,賈經武從福建武平遷入縣城東郊橫嶺。乾隆五十五年,賈仲玉從廣東長樂縣遷十都紅南。
江姓 清順治十年前後,江元綱從福建汀州遷入水口。
賴姓 水口賴姓系道光年間從福建汀州遷入。光緒年間,賴炳元從福建汀州遷入十都墟。
李姓 康熙中期,李運美從福建汀州遷入水口洞石角頭。
廖姓 清康熙末年,廖志壯、廖聖方先後從江西贛州長寧縣分別遷入七都黃板橋、棗樹。同治年間,廖元龍從廣東梅州興寧遷入王家渡。
林姓 清雍正年間,林上寶率五子從江西贛州遷入河漠。水口大塘林姓於清代從廣東遷入。
凌姓 清康熙末年,凌姓自江西贛州長寧遷入三口壠(今壠溪三口壠村)。
劉姓 清順治年間劉貴先從廣東乳源縣遷入中村,劉愛生從廣東彭城遷入黃板橋(今水口板橋村),劉奕權從江西崇義縣遷王家渡火燒壠,劉榮貴、劉發仁從廣東遷霞陽(今十都、沔渡一帶)。清康熙六十年,劉榮閣從江西崇義縣崇仁里遷入桃嶺(今水口桃嶺村)。
盧姓 清康熙十七年,盧子輝因旱災從廣東始興遷入七都大塘。
羅姓 明洪武年間,羅捷銘、羅捷軒兄弟從廣東梅州市興寧縣遷入曹婆壠(今三河石潮)。
彭姓 康熙二十四年,彭先秀從廣東梅州興寧遷入河漠。乾隆十五年,彭億萬、彭有萬從廣東梅州平遠分別遷入八都長遠、七都九潭爛泥湖。乾隆三十年,彭萬仁從廣東梅州興寧遷入泥湖(今壠溪鄉)。
邱姓 三河河漠邱姓系清末由廣東梅州市梅縣區遷入。
石姓 石姓一支於清雍正年間由廣東南雄始興縣遷入霞陽石下(今十都鄉黃上村)。後裔分布十都、大院。
王姓 清乾隆十四年,王姓一支從福建汀州遷入縣城及附近。
鄔姓 清雍正年間,鄔有朋避兵亂從廣東梅州市梅縣區遷天坪。
巫姓 清代巫開文從廣東梅州市梅縣區遷石鼓。
吳姓 清嘉慶初,吳彩華從廣東梅州市梅縣區遷入石鼓,後裔徙沔渡蕨背、王家渡鎮螞蝗塘。
伍姓 清雍正年間,伍姓一支從廣東梅州市梅縣區遷石玉(今城東石玉村)。
謝姓 清康熙二十七年,謝朝盛避兵亂從福建連城遷入七都棗樹,後裔徙策源、壠溪、城東等地。
徐姓 乾隆年間,徐文潭從廣東和平縣遷入大院牛石坪。
許姓 清代許姓一支從福建遷十都障下(今十都青石岡村),旋遷黃煙鋪(今沔渡倉背)。
嚴姓 清康熙末年,嚴敬舉從廣東乳源縣遷郴州桂陽縣乾甫,旋遷酃縣常平鄉七都倒坑,敬舉之子茂蘭又於雍正年間遷往常平鄉七都楊柳灣(今中村鄉龍坪村)。
楊姓 清順治十七年,楊元、楊亨、楊貞三兄弟從江西贛州遷入梅岡,後裔徙下村、策源、水口、壠溪、十都、王家渡。天星楊姓於清代從廣東梅州市梅縣區遷入。
葉姓 清康熙五十三年,葉秀華從廣東梅州市梅縣區遷九都長江,後裔徙沔渡洞裡、上館、下館與十都黃上、麻萊。雍正元年,葉捷岳從江西上猶遷水口水西,後裔徙船形。
余姓 明代,余姓一支從福建汀州遷入康樂水東,後裔徙澎溪、船形、三河等地。
曾姓 清順治末,曾昌文從廣東梅州市梅縣區遷入霞陽鄉龍巷(今沔渡龍巷村),後裔徙沔渡洞裡、十都等地。雍正七年,曾聞良從廣東梅州市興寧遷入六都長嶺(今壠溪),旋遷小坑(今三河大坑村)。同期,曾貞洪從廣東梅州興寧遷入六都茶壠(今壠溪茶壠村)。
張姓 清順治年間,張光賢從廣東梅州市興寧縣遷入常平鄉上坑(今水口聯坑),張維楷兄弟從廣東梅州市梅縣區遷入坪形。稍後,張可舉從江西會昌遷入十都。清康熙十三年,張元高從廣東遷入西塘桐溪渡(今王家渡西塘村)。
鐘姓 明崇禎末年,鐘同金從廣東梅州市梅縣區遷入水口,後裔徙中村、壠溪、十都、塘田。
周姓 明崇禎年間,周天錫避兵亂從廣東乳源縣遷入斗平湖(今策源平湖村)。康熙二十年,周姓一支從廣東梅州興寧遷入南岸。
朱姓 明末,朱有科從廣東遼水遷入康樂石鼓。朱有喜兄弟與朱有萬分別於康熙四年、三十九年,從廣東遼水遷入七都稿車、下灣(今屬水口鎮)。雍正年間,朱姓一支從廣東五華遷入沔渡墟背。另《酃邑七都朱氏族譜新序》載:“吾宗世籍粵東乳邑遼水……徙居酃邑上七都軍莊房(今水口鄉)。”
鄒姓 清康熙四十一年,鄒運乾從廣東梅州興寧遷入河漠。
《酃縣誌》雖對客家人遷居該縣的情況記述較多,但仍有不少值得補充的地方。如據水口三修《李氏族譜》載:以火德公為一世,十五世尚標“自粵來酃……貿易康樂鄉上三都逆渡,目其山環水繞,土腴民厚,遂安居落基於此”。十五世滄“明末時由廣東嘉應州興寧縣中堡南鄉地名鹽米砂柏樹下徙居江西龍泉縣北鄉寨地名上下膝七坂田居住,遭兵災,順治壬辰轉徙湖南衡州府酃邑七都煤崗煙竹洞安居落基”。十六世和睦“自康熙年間夫婦由廣東嘉應州興寧縣徙居湖南衡州府酃邑上一都地名墈頭信沖安居落基”。十六世天洳“其先自閩徙居貴陽州。歷有年,所迫夫兵災四起,挈祖妣來酃南鄉之七都”,定居於釣塘。十七世舉臧“清康熙戊子年生”,“生自郴州宜章縣,因戶口殷繁,田園狹隘……於康熙年間別郴來酃,足踵上三都大豐壠……遂落基於是焉”。十七世昌其“自福建上杭遷居酃邑之七都橫板橋落業”。十八世運美“清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生,年十七歲,隻身從閩汀永定湖雷潘坑寨下徙酃七都水口開基”。十八世運亨“攜子四人由閩汀永定縣遷居湖南衡州府酃邑七都楂村落業”。十九世逢巽、逢謙、逢益兄弟於“康熙三十七年戊寅由福建汀州府永定縣湖雷潘坑寨下遷居酃邑七都佛垇嶺落基”。二十一世輝炫、輝耀兄弟於清康熙年間由福建連城楊家坊遷居七都水口。可見,有些客家姓氏支系遷移的線索是相當複雜而非一兩句話就能將一縣中該姓客家人的來源說清楚的。
此外,還有一些縣誌中記載從江西或湖南其他地方遷入炎陵的姓氏支系實際上是由廣東、福建等地途經這些地方再遷入炎陵的。如據縣誌記載:“清康熙年間,黎日發從江西遂川遷八都平坑,後裔少數遷沔渡上館。”而查《黎氏族譜世系圖》,上面說黎姓“以東粵嘉應州開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