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炎帝生平
炎帝(朱襄氏)即是傳說中的伏羲氏的第八世接位人,為伏羲之後裔,
三皇之一。據史料記載,伏羲氏禪位於第一重臣朱襄氏,得炎帝之號也。炎帝朱襄氏登上王位,以陳之朱地都(古陳之朱襄氏邑即今商丘市柘城縣)。炎帝發明了五弦琴和農耕,教人種植穀物;制定了曆法,以太陽在中天時為集市;教人辨加水泉的甘苦,嘗百草作醫書等等。炎帝在位70年,逝後被遷回作為其祖居地和建都地的商丘柘城安葬,現柘城縣東十里的朱襄陵,即為炎帝之墓,世代祭祀。
朱襄氏為伏羲時的諸侯。又號飛龍氏,稱子襄。元
鄭杓《衍極》卷一《至朴篇》
劉有定注云:“太昊之時,龍馬負圖出於滎河。帝則之,畫八卦,以龍紀官,乃命飛龍朱襄氏造六書,於是始有
龍書。”
陵墓規模
炎帝朱襄氏陵,是上古炎帝朱襄氏之陵墓。陵墓呈圓形,粘土結構,陵高10.9米,周長158米,直徑50米。墓周邊用青石疊砌,高1.5米,墓四周用青石砌成高50厘米的台階,意為“天圓地方”。陵墓規模龐大、氣勢恢宏,陵前有“炎帝朱襄陵”碑刻一通,香池一個,碑樓4座。
據《
辭源》註:“朱襄氏,炎帝之別號。”《呂氏春秋》和《路史》記載:“柘城為朱襄氏之邑。”《寰宇記》“陳有株邑,蓋朱寰之地。”據《柘城縣誌》載:“朱襄氏之陵在縣城之東,久淤。”“城關十里有朱固寺以守焉。”明清以後歷經修復。傳說明惠帝朱允炆避難逃至仵家集(大仵集),常往陵前朱固寺燒香祭祖,並在陵前親植皂角樹一棵,今猶枝繁葉茂,亭亭如蓋。解放後,省、市文化部門多次派人前來考證。
文獻記載
據司馬負《
三皇本紀》載:“太昊伏羲氏,日月象其明,龍河馬圖神其應,洩陰陽之秘,奧八卦爻象之先,配乾支,作甲子。而曆象以興嫁娶,正姓氏而大婚伊始,代結繩(指燧人氏結繩記事,代者接代也,燧人氏四傳無懷、葛天、女媧至伏羲,繼承基業),為禮道重人倫,作二十五玹之瑟,龍師紀官。始庖廚,倡六獸,之先帝也。端拱於上,朱襄諸臣分理於下。嗚呼,此天所以開炎帝之盛也。”因為當時為禪通紀十九氏時代,故伏羲氏禪位於第一重臣朱襄氏,即炎帝也。所以有“此天所以開炎帝之盛也”之論。據《辭源·二》解:“朱襄氏,炎帝的別名,給以充分認可”。
墓地保護
墓地原有土丘一座,前有石碑,上刻:“朱襄氏之墓”。解放初由於保護不善,人們積肥挖土,陵墓逐步被削小;墓前寺院也在解放初被毀,其房料用作建國小。現存三間大殿原為國小校舍,其房頂所用均為寺院的建築材料,古式跺樑上雕樑畫棟,工筆精緻;大磚小瓦,古色古香。國小搬遷後,這裡只剩下一座高約1米的土丘、三間大殿和院內一棵皂角樹。2001年,縣人民政府為發展旅遊業,撥款30萬元,將陵墓加高至10.9米,四周修上高1.5米的青石圍牆,周長158米,直徑50米。陵墓四周用青石砌成高50米的台階,意為“天圓地方”。陵前有“炎帝朱襄陵”碑刻一通,香池一個,碑樓4座。2001年,該遺址被
商丘市人民政府批准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後,又撥款修復了山門,為寺院建上圍牆,樹立了保護標誌,劃定了保護範圍。
柘城歷史
柘城歷史悠久,文緒錦長。上古之世即為朱襄氏故居。朱囊氏即炎帝也.據《辭源·二》解:“朱襄氏,炎帝的別名,給以充分認可”。《辭源》又解:“《呂氏春秋·古樂》云:“昔古朱襄氏治天下也,多風而陽氣蓄積。”從此句之意也說明了,朱襄氏受伏羲氏禪位而有天下,故記載“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在據《古史考》載:“陳之秋邑,朱襄氏之邑”,給以明確提出,朱襄都於邑地陳(指陳州)。又據《寰宇記》載:“柘城為朱襄氏之邑”,給以指明了地點,在當時的陳州的柘城。就是今天的商丘市柘城縣,在縣城東十里朱崮寺,上有朱襄陵。當時屬陳州轄區,而屬商丘,故曰:“炎帝神農氏都於商丘。”據《淮南子》曰:“乘火德而王天下,三歲知稼稽之宜,天生菽粟八蜡合萬國之享民重農功。以其神於農業,故曰神農。神農之教曰:丈夫丁壯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飢者,婦人當年而不織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親蠶以為天下先。”據司馬貞《三皇本紀》載:“味草木之滋作方書以療疾(察其寒溫平熱之性,辦其君臣佐使之義,常一日而遇七十毒)。作曰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因風沙之叛而增修其德,琴五弦,帝於此未嘗敢一日自遺也。後遷於曲阜,在位一百四十年。其後臨魁六帝僅可持世,至榆罔,遭蚩尤之亂,而不能制,有公孫軒轅孰能擒之哉”。炎帝神農氏,儘管後來遷於曲阜,因為他對人類的發展與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而德高望重,卒後人們把他運回祖居地柘城家葬,故此至今柘城朱崮寺有朱襄陵,後建祠以供世代祭祀。五千多年來,口碑至此,豐碑至此。
考證
《辭源》載:朱襄氏,“炎帝的別號”。 但在《漢書·古今人表》中,除將“炎帝神農氏”和“黃帝軒轅氏”列為“上上”等外,炎黃之前的19位先帝被列為“上中仁人”,先帝的名氏分別為:
女媧氏、共工氏、容成氏、大廷氏、柏皇氏、中央氏、
栗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廬氏、沌渾氏、
昊英氏、
有巢氏、
朱襄氏、
葛天氏、陰康氏、亡懷氏、東扈氏、帝鴻氏。依照上述排序,炎帝朱襄氏在先帝中不屬最早,但要早於炎帝神農氏。
炎帝朱襄氏陵位於柘城縣大仵鄉朱堌寺村西北角,是原始社會末期部落首領朱襄氏的陵墓。關於朱襄氏,光緒二十二年版《柘城縣誌》記載很詳細:“有巢氏沒,數閱世而朱襄氏立,群陰閟遏,諸陽不成,百物散解,而果蓏草木不遂;遲春而黃落,盛夏而疝痎。乃令士達作五弦瑟,以來陰風,以定群生。令曰‘來陰’,都於朱,故號曰‘朱襄氏’。傳三世沒。”
朱襄氏何許人也?據《帝王世紀》載,三皇之一的“伏羲氏(傳說中的人祖爺,中華民族的始祖)之後,為女媧氏、大庭氏、柏黃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廬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陰康氏、朱襄氏、無懷氏,凡十六世,皆襲伏羲氏之號。是朱襄氏,乃伏羲氏之後也。”而《辭源》引《呂氏春秋》注釋云:“朱襄氏,古天子,炎帝之別號也。”於是又有“朱襄氏”是“炎帝神農氏”之別號的說法。然而按《帝王世紀》排序,炎帝神農氏當在以上所列十六帝之後。故而,到底朱襄氏是不是炎帝神農氏別號尚有爭議。但不管如何,朱襄氏定居於朱(柘城故稱)、歸葬於朱,卻是無可爭議的。其主要原因在於朱襄氏在柘城故城內留有朱襄王廟,在大仵留有
炎帝朱襄氏陵。
朱襄氏傳說
相傳,朱襄氏初在“朱”地施政時常刮怪風,大風起時天昏地暗,飛砂走石,天干地裂,草木枯黃,五穀不收。自然災害危及人類,使人無法生息,甚至面臨滅頂之災。朱襄氏憂心如焚,決定為民除害,降服惡魔,拯救萬民。於是令大臣士達以柘絲、良桐為原料,製作一把五弦瑟。當黃風攪天,拔禾折樹之時,朱襄氏憑高端坐,撥動瑟弦,瑟聲激越聲振高空,怪風漸息,頃刻間天空彤雲密布,下起大雨,百草萌發。從此風調雨順,年年豐收,倉廩俱滿。群民安居樂業,繁衍生息。
朱襄氏在朱邑某政一世,活到109歲。做了大量好事,深孚眾望。“歿後葬於城東15里,其墓如丘,稱朱堌(見古《柘城縣誌》)。”據說朱襄氏死後,朱邑全境人人添土,墓大如丘,民心所寄。此墓雖多次遭洪水淹浸、沖刷,卻依然如故。到了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這裡有了人家,成了一個小村落。村西北隅有一顆皂角樹,據傳為明惠帝朱允炆逃難於此,拜祭其朱姓先祖朱襄氏時所栽,此樹枝葉茂密,濃蔭如蓋。一年夏季,眾街坊在樹下乘涼時,發現一頭豬在朱襄氏墓前拱食,拱出了一塊黑乎乎的東西,眾人拾起細看,都為之驚訝。原來是一尊觀音菩薩雕像。此事傳到官府,縣官就在朱襄氏墓前修了一座寺院。大殿、山門各三間,東西廂房數間,規模頗大,香火稱盛。始稱觀音寺。因廟在朱襄氏陵前,後稱朱堌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