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變因子

災變因子是災變發生的主要影響因子。研究災變發生與流行因子的關係,對災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為該病的預測預報方法,建立相關 預測模型,開展病害預測預報,科學指導病害預防和控制提供重要依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災變因子
  • 外文名:cataclysm ic factors
  • 獲得方式:調查
  • 舉例:農作物病蟲災害
  • 作用:病害預測預報和防控
  • 影響因素:耕作制度、氣候要素、施藥等
水稻黑條矮縮病災變因子,菸草黃瓜花葉病毒病災變因子,

水稻黑條矮縮病災變因子

水稻黑條矮縮病的發生災害,主要取決於介體灰飛虱蟲源基數與帶毒率、耕作制度、氣候要素、施藥防治等環境條件相互作用關係。
水稻黑條矮縮病發生流行主要取決於灰飛虱種群數量及其帶毒率高低。其中灰飛虱帶毒率是在一定的生產環境條件下,與毒源、介體和感病品種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據多年調查試驗,灰飛虱帶毒率與水稻黑條矮縮病存在極顯著相關關係;
根據帶毒灰飛虱對水稻不同生育期接種測定,秧苗2葉期至分孽末期接種都易感染髮病,並以秧苗2一5葉期傳毒感染最敏感,所以秧苗期是灰飛虱傳毒的關鍵期,即為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關鍵期,也往往是灰飛虱遷移期。因此,灰飛虱發生數量大,帶毒率,則水稻黑條矮縮病發生趨勢嚴重。
農業耕作制度特別是冬春栽培制度,對灰飛虱發生影響很大。麥稻稻三熟制地區有利灰飛虱發生為害。
一是冬春田間有小麥、玉米及大棚蔬菜等等,有利於灰飛虱越冬為害;
二是免耕栽培,有利於提高灰飛虱種群基數;
三是田間雜草,灰飛虱越冬為害,是田間雜草,群落改變且發生較多,有利於灰飛虱越冬和水稻黑條矮縮病毒源過渡。隨著種植結構的調整,耕作制度多樣多,尤其在冬春期間插花田多,越冬環境改善,有利越冬灰飛虱發生和轉移,是造成灰飛虱越冬基數提高的主要原因。
灰飛虱發育的適宜溫度為15一28℃,最適溫度25℃,30℃以上高溫不利於發育繁殖。灰飛虱全年種群發生以7月上中旬的第二、第三代數量最大。冬季溫度乾燥有利於灰飛虱安全越冬。春季雨量偏少有利於灰飛虱冬後若蟲的羽化繁殖;夏季降雨偏多,氣溫偏低有利於灰飛虱發育繁殖。

菸草黃瓜花葉病毒病災變因子

菸草黃瓜花葉病毒病災變主要影響因子是煙田蚜蟲的消長動態、周圍環境和移栽期。關於菸草黃瓜花葉病的防治,應以防治傳毒介體蚜蟲為中心,抓住3個環節:
(1)選擇適當的育苗和種植地塊。烤菸育苗和種植的地塊,不能選在油菜、蔬菜和村莊附近,以免加重病害流行年份的危害程度;
(2)控制周圍環境的蚜蟲數量。在煙田防治蚜蟲的同時,也應注意周圍作物上的蚜蟲防治,儘可能減少遷入煙田的有翅蚜蟲量;
(3)做好煙田有翅蚜遷入高峰期的治蚜工作,壓低煙田有翅蚜的數量。田間發現病株,及時拔除,防止再浸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