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灰鶺鴒加納利亞種雄鳥前額、頭頂、枕和後頸灰色或深灰色;肩、背、腰灰色沾暗綠褐色或暗灰褐色。尾上覆羽鮮黃色,部分沾有褐色,中央尾羽黑色或黑褐色、具黃綠色羽緣,外側3對尾羽除第一對全為白色外,第二、三對外翈黑色或大部分黑色,內翈白色。兩翅覆羽和飛羽黑褐色,初級飛羽除第一、二、三對外,其餘初級飛羽內翈具白色羽緣,次級飛羽基部白色,形成一道明顯的白色翼斑,三級飛羽外翈具寬闊的白色或黃白色羽緣。眉紋和顴紋白色,眼先、耳羽灰黑色。頦、喉夏季為黑色,冬季為白色,其餘下體鮮黃色。 雌鳥和雄鳥相似,但雌鳥上體較綠灰,頦、喉白色、不為黑色。 虹膜褐色,嘴黑褐色或黑色,跗蹠和趾暗綠色或角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14~22g,♀15~20g;體長♂170~190mm,♀170~187mm;嘴峰♂12~14mm,♀12~14mm;翅♂76~85mm,♀75~85mm;尾♂85~96mm,♀80~99mm;跗蹠♂19~25mm,♂18~22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溪流、河谷、湖泊、水塘、沼澤等水域岸邊或水域附近的草地、農田、住宅和林區居民點,尤其喜歡在山區河流岸邊和道路上活動,也出現在林中溪流和城市公園中。海拔高度從2000米的平原草地到2000米以上的高山荒原濕地均有棲息。
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也集成小群或與白鶺鴒混群。飛行時兩翅一展一收,呈波浪式前進,並不斷發出‘ja-ja-ja-ja……’的鳴叫聲。常停棲於水邊、岩石、電線桿、屋頂等突出物體上,有時也棲於小樹頂端枝頭和水中露出水面的石頭上,尾不斷地上下擺動。被驚動以後則沿著河谷上下飛行,並不停地鳴叫。常沿河邊或道路行走捕食。主要以昆蟲為食。其中雛鳥主要以石蛾、石蠅等水生昆蟲為食,也吃少量鞘翅目昆蟲。成鳥主要以石蠶、蠅、甲蟲、螞蟻、蝗蟲、縷蛄、蚱蜢、蜂、蝽象、毛蟲等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半翅目、雙翅目、膜翅目等昆蟲為食。此外也吃蜘蛛等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多在水邊行走或跑步捕食,有時也在空中捕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加納利群島。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繁殖開始前雌雄鳥常成對沿河谷飛行活動,覓找巢位。當巢域選定以後,活動範圍才比較固定。此時雌雄親鳥不僅常在一定的區域內活動,而且極為活躍,鳴叫也頻繁,時常雙雙在巢區內位置較高的屋頂和樹上鳴叫追逐,並不時地飛向空中,彼此像撕打一樣在空中上下翻滾飛舞。
營巢於河流兩岸的各式生境中。營巢位置多樣,在河邊土坑、水壩、石頭縫隙、石崖台階、河岸倒木樹洞、房屋牆壁縫隙等各類生境中均有營巢。營巢由雌雄親鳥共同進行。築巢材料通常就地取得,因此常因營巢環境不同而巢材有所變化,特別是內墊物。如在林區營巢者,內墊物多系各種樹皮纖維和獸毛,而在居民點及其附近營巢者,則多以人類廢棄的麻、氈、家禽和家畜毛作內墊。巢外壁則多以枯草葉、枯草莖、枯草根和苔蘚構成。營巢位置一般都較隱蔽,即使在開闊地面上的巢,也都隱蔽和偽裝得很好。如在裸露岩石平台上的巢,由於巢材顏色和石崖很相似,一般也很難發現。巢區大小隨可利用食物資源和營巢材料豐富度而變化,一般在直徑500~600米範圍活動。營巢期間雌雄親鳥不再那么頻繁地在空中或地面追逐和鳴叫,而是不停地覓找巢材築巢。築巢時先築巢的四周外壁輪廓,最後再鋪底和內墊。
巢築好後即開始產卵,也有築好巢後間隔1天再產卵的。產卵期間雌雄親鳥均少活動和鳴叫,當雌鳥在巢中產卵時,雄鳥多在巢附近守候和覓食。當有人進入巢區時,雄鳥首先發出‘jaja-jaja-’的警叫聲,雌鳥立即從巢中飛出,因此一般很難在巢中遇見成鳥。雌鳥產完卵後也立即離巢,到巢附近的水邊同雄鳥一起休息和覓食。但若有人驚擾巢時,則雌雄雙雙飛回,不停地在巢上空跟隨著干擾者鳴叫,直至把干擾者逐出巢區,叫聲方才停止。
通常1天產卵1枚,卵多為尖卵圓形和卵圓形,少數為鈍卵圓形。顏色變化也較大,有呈白色沾黃、光滑無斑,有呈灰白色、染以黃色,鈍端較暗,呈褐灰色;有呈棕灰色、帶褐色斑。卵的大小平均為18毫米×14毫米,平均重量為1.52克。每窩為4~6枚,通常為5枚,卵產齊後即開始孵卵,也有在產最後1枚卵時即已開始孵卵。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孵化期12天。
雛鳥晚成性,剛出殼時體重1克,體長30毫米,全身肉紅色,除眼泡之間、枕部、背中心、後背和肩部有少許灰白色絨羽外,其餘體表赤裸無羽。5日齡時開始睜眼和露出羽軸芽,10日齡時身體大部為羽毛所覆蓋,並能站立跳躍,14日齡時出飛,留巢期14天。雌雄親鳥共同育雛。
保護級別
-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